April 29, 2002

2002年4月29日,陰雨轉晴

今天當了一回觀光客,帶著媽媽女兒坐了一趟王府井的觀光巴士,車程總共四十五分鐘,全線我認為值得觀看的景觀合著加起來大概不會超過十分鐘。不過我還是很高興坐了一回,至少不費力的把王府井這一帶大致的看了一遍。

陪著媽媽瞎拼血拼了一陣以後,終於女兒也心滿意足的溜了一回麥當勞的滑梯,吃了滿心滿口的蛋捲冰淇淋,我們搭上回家的出租車。出租車司機是個性子非常急的人,見塞車嚴重,左拐右拐的他揚長著喇叭聲拐進了一條胡同。

這是一條胡同啊!我張大了眼睛。灰磚灰瓦窄窄的胡同,裡面的人來人往擁擠得令我吃驚。放學的學生在路邊小攤買著冰棍;疲累的一群工人每人端了一個鐵盆擠在一個小小的窗口打菜;一個個皺著眉的中老年人在熙來人往的胡同裡欠著身子急著趕往哪裡去;帶著孩子的婦人因為路邊隨地拆房引起的漫天灰塵而掩鼻前行。我往虛掩著的胡同門內望去,陰暗潮濕的角落裡移動著幾個生活著的身影,我依稀可以想見那黃昏中為忙吃食而碰撞出來的鍋鏟碗盤的聲音。

我坐在車裡,車子佔去了小小胡同大部份的空間,擁擠的人們小心的閃著身子避過車,避過人。路邊一簍蝦子,毫無生氣的晾在一邊乏人問津。殘破的胡同裡,每一對皺著的眉,都像在說著一個苦澀的故事,每一個佝僂的背影,似乎都寫著一段蜿蜒崎嶇的人生。

我望望胡同裡的嘈雜人群,再望望身邊已經因為遊戲疲倦而睡著的女兒,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相較於大馬路上的新建大樓、都市綠化、道路重整、城市更新,也許這胡同裡的光景,才是更貼近於北京小市民們生活的真實面貌。

Posted by 江映慧 at 12:02 PM | Comments (0)

April 27, 2002

2002年4月27日,晴

女兒芊芊已經陪我在北京住了一個多月,生性活潑的她,每天從房子裡跳呀跳的跳到院子裡,然後再爬呀爬的爬上院子裡的玩具屋頂上 yoho yoho 的大叫,像個快樂的小野人。

芊芊說話的聲音好聽極了,清清脆脆的帶著動人的天真。她有一雙眨巴眨巴的大眼睛,還有一生氣就翹嘟嘟的小嘴,她總是開懷的大笑,放肆的大哭。芊芊在很多時候是任性的,明知道不可為的事,卻常常故意去做,我無法過於責備她,因為我想過,她身上的那些缺點都是我給她的,看到她那個任性的樣子,我才真切的看清楚遺傳的可怕。她的外婆說了,她是她媽媽的翻版。

我的芊芊已經四歲了,她告訴我她喜歡大鳥姐姐,喜歡芭比娃娃,但她最喜歡的還是她的媽媽。她在睡覺前,會突然世故的提醒我藥吃了沒有,然後天真快樂的問我說:「我們就算死了也沒關係,對不對媽媽? 因為我們都是好人,死了就會住到耶穌那裡的天堂。」

芊芊陪著媽媽離開熟悉的家在遙遠的城市裡住著,她隱約的知道媽媽生了病,連媽媽練氣功的幾項要訣,她都能有模有樣的學起來。這在她的腦海中,將是怎樣的一段童年回憶呢?

芊芊,我的芊芊,媽媽真高興妳在身邊。

Posted by 江映慧 at 12:00 PM | Comments (0)

April 17, 2002

2002年4月17日,晴

北京的天氣真是變幻莫測,讓人無從捉摸,昨天還狠狠的刮著漫天黃沙,今天整個天卻藍得出奇,連一片雲都沒有。真要形容起來,絕不是小女人的陰晴脾氣可比擬的,簡直就像個世紀暴君,你要不服,它隨時都能刮你一鼻子一臉的灰。

父親一個結拜幾十年的兄弟在北京投資開了一家泰國菜的餐廳,由他的姪媳婦管理著餐廳的大小事務。姪媳婦是個長得小巧秀氣的台灣女孩,談吐進退得宜,我去吃過一次,菜色氣氛都很合我的意,趁著中午天氣不錯,帶著爸爸媽媽又去吃了一回,除了菜合味口外,果汁咖啡都是現打現煮,就著陽光坐在樹下的玻璃窗內吃飯,兩老也覺得非常不錯。爸爸在菜單中,一眼就看到特別列出的幾樣台灣菜,所有的菜肴他最中意的就是那碗口味道地的台灣魯肉飯,思鄉之情可以想見。

媽媽應大姊的要求,從台灣帶了一些粽葉子到北京,逛了大大小小幾個超市,好不容易才買齊了配料,炒料包粽,忙了一整個下午,綁好了幾大串的肉粽,掛在竹竿上晃呀晃的,滿室粽香。大姊到北京住了五年,最懷念的就是各種台灣小吃,蚵仔煎、炒米粉、魷魚羹、豬血糕。她說她有一次在北京的街頭遠遠看見一個攤子賣著形狀類似肉圓的東西,她像發現新大陸一樣的衝向攤子,才發現賣的根本不是肉圓,聽她描述,就能明白當時她有多失望。

北京的環境是適合發展的,北京的生活機能是合人心意的,但在台灣人的心裡,總有一塊地方,是永遠屬於台灣的。

Posted by 江映慧 at 12:00 PM | Comments (0)

April 13, 2002

2002年4月13日,晴

吃西藥吃了將近一個星期,中藥已經不打算吃了。原來困擾我的問題基本上已經解決,但服用荷爾蒙類藥物卻使我老是覺得有些惡心,並且相當煩燥。不過比較起來,還是比先前要好得多。

北京的天氣愈來愈暖和,已經到了穿件薄衫就可以出門的溫度。在這季節交替的氣候下,我沒有感冒,卻開始患了思鄉病。在大姊家住得十分舒服,大姊總是把我的事當成第一要務來處理,爸爸媽媽還有女兒都在身邊,到了這把年紀還能被父母這樣天天寵愛著,說起來真是讓很多人羨慕得不得了。但即使是這樣,我還是非常想念台灣。想念台灣不鹹不膩的清淡口味,想念台灣濕潤溫暖的海島空氣,想念台灣天天上演的政治荒謬劇,想念老公睡前的撓背。缺少一個肩膀胸膛來倚靠,缺少一個人在心煩難過的時候摸摸頭、抱一抱。

網友廚子給我講了一個戰爭中為求生存自切小腿的故事,他要我改正多愁善感的毛病,天天上去報告與癌細胞的戰鬥指數,我很謝謝他花心思苦口婆心的勸我。我已經開始漸漸修正自己的心態,儘量把自己當成一個健康的人來過日子,雖然體力各方面還是與病前有很大的差異,但總體來說是往好的方向在進步。

據說多愁善感和基因也有點關係。鬥志是需要的,但鮮花也是需要的。是不是太貪心了呀我?

Posted by 江映慧 at 11:59 AM | Comments (1)

April 09, 2002

2002年4月9日,晴

北京今天的風還是不小,但比起前兩天,已經好得多了,至少陽光露了臉,晒在身上暖暖的。昨天cissy請假花了一下午的時間陪我到301醫院做了檢查,大致看來不是什麼太大的問題,醫生開了些藥,暫時覺得安心了些。我們還去了307醫院的腫瘤科請專家給了些建議,專家一看我的病歷,毫不留情的說,以我這樣嚴重的情形,大概有 80%的病人會在幾年內再度出現問題,而目前唯一的救命稻草就是tamoxifen。Cissy 體貼的注意到了我的感受,頻頻的安慰我,其實她不知道,我早就不是第一回聽到醫師這樣的宣判警告了,對於我自己的病情,我能接受的程度比她想像的還要強得多。

到北京已經將近一個月了,心情一直覺得鬱鬱寡歡,除了勤練氣功以外,我想目前我最大的課題就是想辦法讓自己開心起來。氣功老師說得好,她說如果不讓自己開心振作起來,那就乾脆選擇快點死亡,免得拖累身邊最親愛的人,如果不想死,就算躺在床上也要想辦法振作著爬起來。我是不想死的,所以我必須想辦法放開心胸,學著去當那20%活下來的人。

早上練氣功的時候,一個久未連絡的朋友給我打了一個長途電話,那時我站在水邊,陽光正好。朋友的問候讓我受到了很大的鼓舞,就在談笑的同時,我眼前出現一道彩虹,隔著電話,我給他描述了彩虹的美麗跟運河上遊船的悠閒。關心我的朋友給我帶來了美麗的心情,人生也就是這樣了,抓住每個美好的剎那,還有什麼想不開的呢?

Posted by 江映慧 at 11:58 AM | Comments (1)

April 07, 2002

2002年4月7日,陰

自從兩星期前吃了中藥以後,身體起很大的反應,原本穩定的狀況,產生了一些麻煩的情形,於是把藥停了下來,心情也隨之顯得煩燥。因為身體狀況是屬於比較緊急的情形,明天打算拜託朋友帶我到北京設備比較好的西醫醫院做一下檢查,初步瞭解一下情況。

所幸氣功練了一星期,到目前為止都非常順利。每當心情煩燥不安時,就練練升降開合功,放鬆精神讓氣運行,心情就能沈靜下來,效果相當不錯。練氣功的老師學員們全都是癌症的病友,對我非常照顧,知道我遠從台灣過來學,都熱心的提供我很多癌病的相關資訊。

今天在前往練氣功的途中,看到路上一輛出租車,在後車窗用宣紙寫上了兩個大大的毛筆字「磨合」貼在車窗上,不禁讓人覺得會心一笑。是啊,凡事不都是這樣嗎?磨合磨合,要磨才會合。對於不能順乎自己心意的事,我常覺得急燥或無法平心靜氣的去思考調解,也許往後,真該多花點心思,去好好體會一下磨合這二字的精義。

Posted by 江映慧 at 11:58 AM | Comments (0)

April 03, 2002

2002年4月3日,晴

昨天見到了北京春天的第一絲柳絮,輕輕巧巧的,兩三朵飄過眼前。時序進入四月,北京的天氣已經不再寒冷,乾燥暖和的空氣夾著桃花櫻花的香氣有一陣沒一陣的拂面而來。清晨六點起來,走在住宅社區內的道上,兩旁的樹木不斷冒出新綠,粉紅色桃花像爆竹一樣在一夕之間炸開滿枝。北京郊區的清晨聲響,除了鳥鳴雞啼,沒有別的。

我的身體已經適應了北京的氣候,除了剛吃中藥身體仍有些不調適的反應以外,情況應該算是相當好的。郭林氣功也上了第一堂課,練起來自然不費力,但最大的問題是練功地點距離住的地方實在太遠了,光是舟車勞頓,就耗去了我相當多的體力跟精神。北京最大的一個壞處就是地方太大了,而且市區的路上車輛擁擠,往往從城市的這一端到另一端,隨隨便便就要開上一個多小時的車程。

為了我到北京來養病,大姊把家裡佈置成最適合我居住的環境。寬闊漂亮的居室,體貼的放上了我需要的各式用品,家裡每個合適的角落都擺上典雅的鮮花。白天裡,只要推開我房間的窗,就能聽到悅耳的鳥鳴,看見青翠的草地。我最喜歡什麼事也不做的坐在窗邊,看女兒躺在院子的搖椅上燦爛的衝著我傻笑。

前兩天大姊還帶我去麗都訂做了兩套中國式服裝,聽說料子都是從上海來的。我對旗袍一直情有獨衷,但因為目前身體狀況不是非常好,看了老半天還是放棄了做旗袍的念頭,改做比較寬鬆舒服的樣式。在北京的街上穿著唐裝到處晃,不知道會不會給人一種傻觀光客的感覺,不過我自己是非常喜歡這樣子的衣服的。

這已經是第四次到北京了,但仍覺得有很多很有風味的地方沒有逛過。古老和現代的交錯,北京正以她多樣的面貌對我展露迷人的微笑。

Posted by 江映慧 at 11:57 AM |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