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蓉如何利用郭靖


  谢有顺老师为他的读书版起了一个非常得意的版名,看书吧,
语带双关,是看书的酒吧,也是看书的口号。其实这个版名的来历
我比较清楚:两年前谢老师在中山海上庄园遇台风,几乎以为逃不
上岸了,心中忽生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之豪迈情绪,煽动几位同行壮
士一道“裸奔”,顿时几道白光在海上庄园的荷塘上掠过。其时荷
塘边就有一个小酒吧,名叫“荷醉吧”。这“看书吧”三个字应该
是从那里来的。
  其实我很想建议谢有顺老师把这个版改为“看武侠吧”,因为
这个版的两位大侠都在笑傲江湖,可能刀头上舔血的日子比较快活
,稍微有点自由,不至于“欲采苹花”。实在来说,这年头,除了
看看武侠,或者上网看看武侠体的帖子,那沉闷的教科书也就不必
读了。
  我比较喜欢“听书”。比如说最近有人告诉我莫言老师新写了
一本《檀香刑》,用三十多页描绘凌迟之刑每一刀的美学效果,我
就听得很带劲。听书之所以有趣,第一在于它有一个想像空间,从
刀尖上的第一滴血开始想像,到最后一滴血之“滴滴香浓,意犹未
尽”,佐以王家卫式的镜头和王菲的靡靡之音,你就很畅快地“听
”了一部电影,比吴宇森的暴力美学还要过瘾。假如真的去看那一
刀又一刀的,不免有旁观杀猪之感,声色俱厉,莫若似听未听,似
见未见。听书的第二个好处是可以观察说书人的表现,有的说书人
感情澎湃,但是口才有限,说了半天,也只知道“写得真是好,太
好了”,但是他的真诚能够打动你;有的说书人受人之惠,替人说
书,说得天花乱坠,而且把自己的意见到处乱张帖,但是听起来很
假;还有的说书人旁敲侧击,把书中的好处一语带出,弄得人心生
想往(我今天算是替莫言说了一回书)……现在书出得太多,买书
前不免要多听听书,听着听着就明白了,明白的结果有两个,一个
是不买了,一个是立刻去买,不过前一种情况往往多一些。也有的
人喜欢听书的目的就是为了不用看书,这种人你一般看不出来,因
为他们知识非常“渊博”,是快乐的二道知识贩子,也就是所谓的
“知道分子”。人活在社会上,累就累在这里,若是一个人活着,
管它什么知识渊博不渊博,不如每天懒懒地躺在沙发上追追剧集;
活在这个鸟社会上,硬有人逼你去看那些跟你的快乐隔着一个城墙
的书,硬要知道城墙后面的事,也真难为了读书人。
  写到这里不免回到这个时代快乐的公共载体——武侠小说上。
《射雕英雄传》里有一个叫黄蓉的丫头,是我非常喜欢的人物。她
像我一样喜欢听书,听她爸爸黄老邪把他当作宝贝的知识灌输给她
,记住了一些乌七八糟的风雅颂,但是黄蓉的心里压根没把老爸一
生奉行的“知道主义”当回事,知识对她来说只不过是跟“渔樵耕
读”玩的游戏罢了。黄蓉其实是个帅才,她肚子里有足够的智慧可
以用来调兵遣将,智慧才是她终生快乐的秘诀,不像她那个没用的
老爸,看似潇洒,其实终生背负两座大山,第一座大山是像当官的
崇拜官印一样崇拜书本,为一本武林秘笈不惜牺牲最爱的人;第二
座大山就是扮酷,一辈子躲在世界上最美丽的桃花岛上,心里却偷
偷摸摸地想着独步武林。黄蓉好在没有步老爸之后尘,把自己变成
李莫愁,她找了郭靖作老公。郭靖这人是个最最不懂风雅的男人,
举国上下为之扼腕,至今以为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但是嫁给郭
靖其实是黄蓉一辈子干得最最聪明的事情,第一,她无须崇拜她丈
夫;第二,她无须像李清照那样,把陪丈夫吟诗作赋的游戏作为终
生的职业;第三,她的丈夫就像她的另一个身体,可以拿来做实验
,看看那些武林秘笈是否可以拔苗助长;第四,不至于被喜欢自作
聪明的老公(如黄老邪之流)利用,死在记忆力虐待狂手里……黄
蓉善于用人,郭靖善于被利用,公主和王子于是才能幸福地生活在
一起。
  《射雕英雄传》的故事如果阴阳倒转来就可怕了。设想黄蓉是
一英俊儿郎,郭靖是一敦厚少女,少年黄蓉把少女郭靖培养成绝世
高手,再辅佐少女郭靖成就抗金大业……
  恐怖吧?其实也没什么,只是你不习惯罢了。要让我们的性别
习惯正常运转,还是鼓励女人像黄蓉一样利用男人,鼓励男人像郭
靖一样被女人利用罢。



记忆受虐狂
落花生
彼得潘 隐身网络永无岛
《卧虎藏龙》奥斯卡全攻略
四大名著的一个中心思想 -——论网络第一小说《悟空传》的悟空情结
Previous PageNext Page


看留言 | 写留言 | 国色天香 | 大门口 | 泡网俱乐部




Copyright © 1998-2025 Pao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