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很多年没有听广播了,上个月在肯德基得了个小收音机,于是偶尔听了起来。12点的节目时间很好,正是忙碌了一天可以安静的躺在床上的时候。惠子进入了我的耳机,因为她的声音不吵,带一点任性,有自己的鲜明的风格,没有大多数主持人咬文嚼字的修饰,或是拿腔拿调的夸张。节目有精华,比如谈西安的吃,幼年的漫画,或者感谢自己成长中的导师。这都能带给我一种积极快乐的情绪。
但,这挡节目连续听了几天后,我逐渐感到了失望。
我发现,不是每个主题惠子都认真的准备过,很多时候都是拿过于频繁的音乐穿插其间,一档节目像泡了水的海绵,挤干了发现没有多少实在的东西,是为败笔之一;
我发现,节目中惠子反复提起自己即将出版的新书,反复谈论自己对冒失听众的不满情绪,反复回忆自己的过去,甚至反复告诉大家自己不喜欢在下雨时打伞,使节目中充斥了太多的杂碎,是为败笔之二;
我还发现了很多,于是我找到了这个论坛,几次提笔,但不善表达。当我有一天,惊讶的听到了惠子对一个叫跑车的被惠子称为“帅哥”的聊天节目,我目瞪口呆。我只能说,这一挡充斥了无聊的甚至尴尬的笑声,几句话就来一个“帅哥”的打着聊音乐、聊人生旗号直播的节目,是我20几年以来听过的最垃圾的节目,他们甚至亵渎了他们所聊的我喜欢的音乐和歌手。我坚决的从此告别了惠声惠色。并且我相信,主持人的职业素养决定了惠声惠色的短命。
今天,惠施的真诚打动了我,我也真诚的说一下自己对惠子和这挡节目的感想。
惠子的文字我读的不多,不敢太多评价,(删去若干字)
惠子反复告诉我的她20出头的副主编经历和所谓的新华社记者经历,只能折射了她不成熟的小姑娘的虚荣心,“副主编和新华社记者”,有这个称号的人并不代表她一定具备了这个称号在普通百姓心中的分量。
我一直很欣赏惠子的领导,能给这个节目如此自由的空间,但惠子没有,或者不懂得,或者不想认真去珍惜这种自由,这也许是一种必然的结局。我个人感觉,惠子并没有太看得上这个直播间的位置,她的离开我将毫不意外。
抛开主持人身份的惠子,我想我其实是很喜欢这样一个独立,有个性的姑娘。我喜欢惠子的漂亮,我喜欢惠子雨天的不打伞,我喜欢惠子透过节目表现出来的强烈的个性,和文章中无处不在的敏锐的心绪,我还喜欢她的坚强,聪慧,爱心,任性,对于文字的执著,一个人在异乡坚持的信念,和谈家乡小吃时偷偷咽口水的声音。
好几年以前,我知道江苏文艺台有个叫林北的主持人,她想出国,甚至请假偷偷跑到北京上新东方,所以她也不怎么喜欢她所主持的网络、音乐、新闻、电影几个主题的节目,但有一次,我听到她在节目中讲到当时的电影《玻璃樽》时,突然绘声绘色的模仿起舒淇扮演的那个??说的一段话,唯美之极。我完全被感动了。甚至节目后回味良久,至今仍能想起。我当时想,能够这样在直播间如此信手拈来的出彩,至少我是学不来的。一个勤奋的主持人,未必能成为一个好的主持人;一个不勤奋的主持人,也许却是一个有天赋的好主持人。可惜,惠子这两方面都不是。只有灵气、悟性,远远不够。
再如11点的男生宿舍吧,虽然对于工作多年的我来说,这是一个幼稚的名字,但三位主持人的职业素养,远在惠子之上。我听的第一期是谈广告,最近一期是成杰思到南理工做现场。有人觉得成杰思的活泼有点幼稚,但我想他更明白他的这种角色扮演在自己的节目中的重要性。能把看似随意的聊天做的条理分明的主持人,在生活中一定比他们在节目中谈论的,扮演的,展现的更深刻。
我有时奇怪,节目很久不听了,为什么还经常到惠声惠色这个版呢?现在我明白了,因为抛开了惠声惠色这挡节目,惠子作为一个仅仅20多岁的年轻姑娘,她身上散发的魅力,她独自在外闯荡的勇气,她成长中的故事,还是远远超过了大多数同龄人;或者这样说更准确一些:惠子通过她的节目,无意识地展现了她的节目之外的魅力,虽然,这样也使她不可避免地抛弃了她的节目。
我也许说得太多了,我曾想学习布衣的沉默。但肯德基的小小收音机告诉我,一切存在都是一个难解的谜,还是珍惜时空的这段短暂交错吧。说出来,了却一个耳机那头的听众失望与欣赏甚至爱怜交织的情绪。
惠子的声音离开这个城市的上空的时候,我想我会难过的。虽然这一切,似乎不可避免。 20021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