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曼是很值得说几句的。 舒曼是浪漫派作曲家中的杰出代表,他的浪漫不仅表
现在作品里,还贯穿了其的一生经历。 舒曼出生在一个对他期望很高的家庭,而他却执意选
择了更具挑战的职业──献身音乐。起先他想做一名肖邦、
李斯特那样的钢琴家,总是随身带着练习用的键盘,甚至
不惜用机械方法扩张手指,不幸落下残疾,因而最终打消
了这个念头,历史却给我们留下了作曲家舒曼。 浪漫作曲家舒曼的文学功底自然深厚,因而就有了一
个评论家舒曼,他的评论文笔犀利,时时迸发出思想的火
花,在现在看来都是杰作,并且在字里行间常常慧眼识真,
勃拉姆斯、德沃夏克等人刚出道时都得到了舒曼的热情洋
溢的赞扬和推荐,甚至对他们给予物质和事业上的资助,
可见其心胸之开阔。舒曼与纯粹的评论家汉斯立克等相比,
后者显得渺小得多,因为汉斯立克曾经因为布鲁克纳赞赏
瓦格纳而对这位归依天主与世无争的老实人作曲家进行了
无情的口诛笔伐,并造成了严重的心灵伤害。 舒曼与钢琴家克拉拉的爱情可谓惊天地泣鬼神,因为
女方家庭的反对这段恋情历尽苦难,幸而终成眷属。有好
几部电影就取材于他们的这段经历。由于儿时过大的心理
压力,舒曼与克拉拉走上幸福路后不久,他出现了精神疾
病的征兆,并日益严重,以致于被迫住进了精神病院,最
后在那里英年早逝,此后克拉拉坚强地在巡回演出的同时,
抚养着他们的孩子,并终生未再嫁。正象浪漫时期文艺作
品里的人物(柏辽兹“幻想”交响曲里的“我”以及拜伦
诗篇里的“曼弗雷得”)最终都以悲剧收场,而舒曼在实
际生活中扮演了这类角色。更加节外生枝的是被舒曼发掘
出来的勃拉姆斯也鬼使神差的爱上了克拉拉,他竭尽所能
帮助舒曼的遗孀,对其一直存有一种柏拉图式的感情,在
克拉拉去世后不久,孤身一人的勃拉姆斯也很快在痛苦中
走完了自己的人生旅程。 舒曼虽然因疾患不能把钢琴弹得更好,但是他的钢琴
作品却是浪漫派里的代表作之一,不管是小品还是各种套
曲,以及交响化的协奏曲,都充分体现了那个阶段的音乐
精神和理念。 舒曼的交响曲只有四部,虽然某些严厉的乐评家指责
他的作品配器色彩的馈乏,但是这个缺点被其中的充满活
力的青春激情所巧妙掩盖。第一交响曲写于作者新婚时期,
充满了一种幸福的喜悦氛围,此曲又被称为“春天”,这
种感受也许只有过来人才能深深体会到,但也不失为未过
来人墙上用来充饥的大饼。舒曼的旋律应该用简单而向上
来概括,他的后三部作品(其中包括“莱茵”)尽显舒曼
这种鲜明的个人色彩,有很长一段时间俺下班后边吃饭边
听二四交响曲,其中大段辉煌的使人奋进的乐句往往使我
拿着饭勺手舞足蹈,工作的疲惫在不经意间便消散殆尽。 1999.8.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