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吧]当然是钱的问题 文/王小山
冯小刚在谈到电影剧本的时候,指出,目前国内的编剧人才奇缺,价钱要得不低,但水平极差。冯小刚说,在
好莱坞,有一个好想法,只要有钱,一定有几个编剧可以选择,在中国却没有选择。他认为王朔想象力不错,
但不写剧本,告诉想法后,他很多地方能沿着你的思路发挥到极致;姜文在细节上也能帮着发挥,但他也不写
剧本;梁左还行,但是他过多地依赖于意识形态的嘲弄;刘恒不是写商业电影剧本的人;苏童、莫言没有编剧
的能力;葛优是一个能够很好地去表现的人,不是一个创作的人。冯小刚说原以为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所以给
编剧明星价格,但是重赏之下看到的还是一堆垃圾,所以他认识到剧本数量少水平低不完全是因为钱的问题,
不过一、二十年后局面可能会改变。
前面引用的都是冯小刚的话,其实他这里有一个误区,比如他提到的这些人,如果能够联合起来,比如让苏童
来编故事,刘恒加些深沉,莫言制造气氛,王朔写对话,姜文还是抠细节,梁佐琢磨小道具的运用,冯小刚自
己来统筹,然后葛优主演,我想这个东西一定不坏。
但是,我知道,要想把这些“腕儿”级的人物聚到一起,基本是不可能的。那么,问题究竟出在那里呢?表面
看,是这些人的“大爷”脾气,轻易不肯出山——当然,要是张艺谋请就不一样了,莫言好象专门为张艺谋写
过一个《白棉花》,张艺谋没相中,只好当成小说发表了——实际上还是钱的问题。有钱能使磨推鬼啊,如果
钱给够了,他们没有理由不出山,不过这样估计片子的成本低不了。
好在天下会写字的不止这几位,肯定会有更会营造气氛更会编故事更会……的人存在,可惜没有一个良好的机
制把这些人发掘出来,这才是问题所在。
我想,能够给这些人相应的报酬,他们没有理由不出来干这个。所谓相应的报酬,意思是他们靠这个能赚到足
够养家糊口的钱并有所富余。所以,说到底,还是钱的问题。冯小刚所说的“重赏”,只是一时的行为,没人
会为了得到一次不错的收入而放弃自己的工作。如果有了保障他们能有持续的不错的收入,我想会有很多人愿
意从事这一事业的,注意,“持续”很重要。
现在,我们缺少的不是有编剧能力的人,而是缺少这个行业。没有这样的行业,这些人还是一盘散沙,不可能
像冯小刚理想中的好莱坞那样,就这么简单。为什么缺少这个行业?还是没人愿意出钱来支持这个行业。
当然还是钱的问题,我奶奶曾经告戒过我:如果有人跟你说,这不是钱的问题。你别相信,那一定是钱的问
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