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垃圾
-还没写完,怕机器崩了白写了,先放这

三大垃圾

文/王小山

首先我得声明,说某个网站是垃圾,绝对不是说它全无可取之处,垃圾也可以回收,那些我不愿意提的网站,
连垃圾可能都不如。再说了,垃圾也要分类的,其中工业垃圾回收利用的可能性要大一些,生活垃圾恶心的程
度大一些,除此之外,据说我们的外太空也充满了垃圾,大部分是飞船和人造卫星带去的——这些可是高科技
产品,而我眼中的三大网站,正是这样带着高科技光环的东东,虽然是垃圾,但是的确绚目。
目前,中国的网站,尤其是ICP中,还没有一个看起来不太像垃圾的,在一大堆垃圾里,已经成功地登陆那死
大个(NASDAQ)并持续排在CNNIC前三名的,就是新浪、网易和搜狐了。
比较这几个网站有什么区别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他们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如果一定要区别的话,不过是新浪在
那死大个的股票价格稍微高点,另两个价格已经真真的成为垃圾了——垃圾股。
这三个网站最大的共同点,就是抄袭起来绝不手软,作为内容提供商,他们的内容90%不是原创的。
不是原创,从哪来呢?只有抄袭。
一、新浪
我不掩饰自己对新浪的情感,从98年初开始,我一直在新浪里生活,我亲眼目睹了它成长的过程,也亲眼目睹
了它是怎样成为网友的鸡肋的。
我最早到新浪的时候,它还叫四通利方,有两个论坛而已,一个是谈天说地,一个是体育沙龙,据比我到得早
的网友回忆,先有谈天说地,后来有了体育沙龙。那时节,四通的体育沙龙也许是中文网络最兴旺的BBS了,
活跃着一大批水平很高的网友,比如北京厨子、韦一笑、老榕、老北风、从良匪兵等人,在这些人的高质量的
帖子(文章)的带动下,沙龙里每天都熙熙攘攘,往来宾客络绎不绝,许多体育类的报纸编辑、记者都参与其
中,甚至当时的冲突看起来都很可爱,都是些纯粹足球方面的探讨,虽然偶尔也有激烈的冲突,但是在大家的
劝解下也能很快化干戈为玉帛。记得那时候,最快乐的的就是COPY那些精彩的帖子,98年法国世界杯之前,我
每天都能保存20000字左右的精彩文章,那些文章在今天读起来,都一点不逊色,其中老榕的《1031大连金州
没有眼泪》更是家喻户晓,成了四通体育沙龙的头号招牌菜。
应该说,这种兴旺的局面和当时担任沙龙斑竹的GOOOOOOAL(陈彤)和NELSONDAN(董纳新)是分不开的,他
们良好的调节管理才能和与网友的融洽关心是我在后来呆过的所有论坛的斑竹都难以相比的。
但是,随着四通利方扩充为新浪,这两个人的职位升高了,而后来的斑竹再也无法获得网友的欢心了,许多网
友淡出了体育沙龙,转向新浪其他论坛。同样的过程或早或晚地发生在了几乎新浪所有BBS里,从时尚广场
(情感画廊)到金庸客栈,从谈天说地到IT业界论坛,莫不如此。这些从前火暴异常的论坛不可避免地衰落
了,究其原因,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新浪的转向。
从四通利方化为新浪的那一天起,新浪高层的决策就是向新闻转向,我不否认新浪目前的新闻是成功的,但
是,作为新浪,向新闻转向至少存在着这样几个问题:
1、 网站,尤其是ICP,最应该重视的应该是用户的忠诚度而不是盲目的用户数量,谁都知道,一个忠诚的用
户潜在的商业价值是巨大的,是那些匆匆过客无法相提并论的。而新浪转向新闻,固然能使短期内的PAGEVIEW
数迅速上升,但是单纯的PAGEVIEW的增加不等于网站价值的提升,也许这样对融资有利,但是从长远看,如果
一个网站发展方向错误,融资越多(包括上市)越不利,这就是所谓的南辕北辙吧。
1、 新浪没有新闻采编权。我不知道为什么新浪的决策者们会忽略这个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忽略带来的后果是
致命的。我猜测,当时新浪的高层可能得到了一些有关新闻采编权的默许,但是最终没有达成协议。如果真是
这样,新浪是悲惨的,他们在一个错误的时刻采取了错误的措施,这也许是造成新浪日后必然失利的重要原
因。听起来很搞笑,但是许多历史就是这么一点点失误造成的。现在,做新闻的网站已经有了一个后起之秀—
—千龙网,如果不是因为千龙网不争气的话,新浪的新闻现在早就自生自灭了,原因非常之简单,千龙网有自
己的记者队伍,并且,他们有采编权。这就很清楚了,没有了采编权的新浪制作的新闻,只能是拾人牙慧,除
了少部分网友来稿外,他们的大部分新闻都是来自其他传统媒体,虽然他们和传统媒体有着合作的合同,但是
这种合作是非常脆弱的,当传统媒体自己也具备网站制作能力的话,他们必将弃新浪而去。目前,许多传统媒
体还没有意识到网络版权的重要性,新浪抄了也就抄了,但是,一旦——其实,这种事情已经发生过了,对比
一下新浪一年前和现在合作的传统媒体数量,就可以得出结论——危险在一步步的逼近,而他们,竟然浑然不
觉,当然,“觉”了也无可挽回,一点办法都没有,除非某一天,他们忽然获得了采编权……不过那时候,他
们会后悔地发现,现培养记者队伍的工作量要大到他们自己都会吃惊的地步。
1、 力量偏向新闻,自然忽略了社区的建设。可以说,包括陈彤在内的新浪的许多优秀人才转向了新闻的制作
和编辑,而陈彤们除了敬业精神外,对新闻事业并不熟悉,这是一个重大损失。如果陈彤们依然主持新浪的社
区的话,新浪网友的忠诚程度会比现在高很多,同时,流失的数量也不会有目前之巨大。如果像第二点里所
说,新浪突然获得了新闻采编权,他们会发现忠诚用户的流失还会带来另外一个负面影响——这些人里本来可
以有许多变成新浪的记者或者通讯员的,但是现在,很遗憾,他们走了。
新浪的决策里更让人看不明白的就是大约一年前,他们宣布了全面进军电子商务的计划,并且建立了新浪商城
栏目,但是,在这里卖上千块钱的领带有什么意义呢?在网上购物,除了可乐饼干和书等便宜货外,还真想不
出有什么好买的,反正我是不放心登陆那么多个人资料并把信用卡号码告诉对方,我不是怕新浪不讲信用,我
怕的是黑客。
作为一个ICP,尤其是新浪这样最吸引人的ICP,最好的办法就是击败其他对手,将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
上,然后出卖自己的广告位,逐两兔而一兔不得,什么都想做,什么都得歇菜。
新浪变了,不再是哪个把网友的利益当成自己利益的哪个四通利方了,这真遗憾,尤其最近他们的一些做法让
人难过,他们竟然把网友的作品无偿地提供给传统媒体以博取对方的青睐,并且没有任何明显的交代,这样下
去,失去的是人心,这种明显不利于自己的做法,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
王小山网络定律一:对忠诚度很高的网友的背叛,是走向垃圾的第一步。
二、搜狐
应该说,我对搜狐一直没有什么好感,这可能源于我对张朝阳的看法,张朝阳太招摇了,当然,你要说他有招
摇的本钱我没有意见,的确,目前来看,他个人是个成功者,但是,除了张朝阳本人,你还能想起搜狐其他的
东东吗?它那惨不忍睹的社区?还是那什么也搜不出来的引擎?别忘了,搜狐的宣传语可是“中国人的网络神
探”啊。
搜狐的失败应该是天生注定的,我不是宿命论者,但是这样靠照抄别人起家的网站是没有前途的,虽然他们后
来把域名从sohoo改成了sohu,极力想抹去模仿雅虎(yahoo)的痕迹,但是已经晚了。据说中文雅虎只有5个工
作人员,但是他们依然在CNNIC的排名里取得了不俗的战绩,甚至中文和英文雅虎的得票数相加已经超过了搜
狐,甚至超过了新浪,原创的东西最有生命力,无论是文章还是IDEA,而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的人,也只能
望见先行者的臀部而已。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张朝阳是炒作高手,他把自己打扮成了一个民族知本家,他的留洋北京和他的所谓老师
尼葛洛庞帝在他创业的初期给他的帮助是巨大的,在上海财富论坛上,两个人“妙语连珠”似的对话也的确赢
得了不少廉价的掌声。
张朝阳炒作的手法不落俗套,他有时候会穿上旱冰鞋在故宫里玩一把美国式的新新人类的把戏,有时候又徒步
走进地铁,把自己打扮成一个带有劳动人民本色的白领青年……于是,媒体上关于张朝阳的新闻不断,甚至他
丢了手机这样的事情都会变成报纸的头条……
有人说,在中国,不上网的人都知道搜狐,这话一定也不夸大,他们的宣传攻势猛烈到了不可思意的地步,有
一天,在北京生活了十几年的漫步在深圳街头看到搜狐的车身广告时,竟然产生了莫名其妙的亲切感。
应该说,这对搜狐来说,是一件好事,可惜,搜狐之所以成为垃圾并不仅仅是因为他和雅虎的定位几乎完全相
同。如果他们的工作真的出色的话,就算雅虎全面进入中国,花大力气整治他们的中文版,搜狐也完全可以分
一杯羹——市场虽然不是无限大,但还不至于容纳不下两个搜索引擎。
真正垃圾的是搜狐的内容,除了和新浪一样,搜狐的内容几乎完全来自抄袭外,它所依靠起家的搜索引擎已经
彻底退化成了二流——不是第二。
目前,就连后起之秀的中国人网站(chinaren)的搜索引擎都要比搜狐实用得多,而新浪稍微花了一点力气在
搜索引擎上便吸引了更多的使用者,我已经不知道还有什么人在使用搜狐的引擎,从上次我在那里一无所获后
我已经离开他很久了,而在一年前,它还是我的首选。我离开他,不怪我,只能怪他自己。
王小山网络定律二:如果内容没有长进的话,炒作只能使自己陷入更大的被动。
我看见了在那死大个,搜狐的股价在坠落着,坠落着……
三、网易
我很早就是网易的用户,但是,我很失望,因为网易“北伐”进京后,广州站的注册信息和新建的北京站竟然
不能兼容,这太莫名其妙了。
^^^^^^^^^^^^^^^^^^^^^^^^^^^^^


[大话明星]余秋雨,别答应 -南方都市报
[大话明星]齐秦疯了?
[大话明星]浪子高峰 -南方都市报
[四人吧]当然是钱的问题 -南方都市报
[大话明星]金庸是个什么侠 -南方都市报
Previous PageNext Page


看留言 | 写留言 | 板砖买卖中心 | 天下文章数三江…… | 大门口 | 泡网俱乐部




Copyright © 1998-2025 Pao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