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蝉

                食蝉
马上就又要到蝉鸣的季节了,记得去年我给一个外专做翻译,听到树上蝉的叫声,我说:“我们吃它。”外专
说“I know , we don’t !(我知道,但我们不吃!)”表情非常轻松愉快,好像在说:“幸亏我不是中国
人”。
其实就这一点来说,不做中国人是太亏了。昆虫确实美味,而且营养价值极高,西方在近几十年一直有人推广
昆虫食品,应者廖廖,说明他们没有中国人的口福。蝉做为大型昆虫,味道尤其淳厚鲜美。在中国食蝉由来已
久,在《庄子》中一个痀偻者粘蝉的故事,大意是说孔子见到一个痀偻者用竹竿粘蝉就像探囊取物,就问他是
不是“有道”, 痀偻者说他练习在竹竿上放上弹子不掉下来,从两个开始,再逐渐增加,等到放上五个而不
掉下来,用竹竿粘蝉就如探囊取物了,可见用心专一之重要,也可见蝉之美味,不然不必下这么大的功夫去
捉。
除粘以外,古人还利用蝉的驱光性捕捉它,《荀子》记:“耀蝉者务明其火,振其树。”生起明火,振动树,
则蝉会自投火海,烧死后即可食用。除这种炙食外,还可蒸食,氽食,做汤做羹。《齐民要术》中引崔浩的
《食经》,有“蝉脯菹法:捶之,火炙令熟,细擘,下酢。”酢就是醋,加工后的蝉脯,可以“蒸之,细切香
菜,置上。”也可以“下沸汤中,即出,擘如上,香菜蓼法。”也可制蝉酱。
现今云南傣族人也好吃蝉,多种吃法中有一种最复杂的:将翅、足去掉后,洗净,用刀划开蝉的背部,把剁碎
的猪肉和葱、蒜、辣椒面及适量的酱油、盐拌合好,塞进蝉的背部,再把其背合拢,用细绳绑住,放入油锅炸
成金黄。炸完之后,皮脆肉松,滋味独特。
我的老家苏北丰县也好食蝉,但不吃蜕壳后的蝉,而是吃它蜕壳前的若虫,即我们叫做“唧鸟猴”的,唧鸟即
知了,也即蝉,叫它猴是因为它的头部很像猴,又爱爬树。吃法很简单,把“唧鸟猴”放到水碗里,利用它自
身挣扎的力量把身上的土洗净,然后用浓盐水腌上,几天后取出,在油里炸着吃。“唧鸟猴”未出壳,体积小
于蝉,所以肉更凿实好吃。而且“唧鸟猴”在黑暗的地下呆了四、五年,怀着渴望来到外面的世界,一下子被
我们抓来吃了,确实惨得很,可越惨的东西越好吃。“唧鸟猴”的味道好得很难形容,只能告诉你它的味道好
像会拐弯,开始时是一种美味,两秒钟后另一种更香的美味又涌上来了。我私下认为,唧鸟猴是世界上第一好
吃的东西。
有趣的是,蝉在中国又是君子的象征,因为它餐风饮露居高声远确实非常高尚。一方面歌颂人家的精神,另一
方面又惦记人家的肉体,中国文化的实用主义真是令人佩服。可是老外对我们的这种物尽其用的方针却无法参
透,当他看到有人用竹笼装蝈蝈卖的时候就问我:“你们要它干什么,吃吗?”


养个小孩当老师
飞毛毛
纪念查尔斯·舒尔兹
纪念伊丽莎白·毕晓普
小鸡还在过马路
Previous PageNext Page


看留言 | 写留言 | 虚心向大家学习 | 大门口 | 泡网俱乐部




Copyright © 1998-2024 Pao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