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明星]床笫之间 一些网络理论家提出了“注意力经济”这样一个概念,大致的意思是对门户网站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能够引起使
用者的注意力,并能让他们长久地将眼球集中到自己的网站,就算取得了成功,或者是这样是成功必不可少的
条件。我搞不太清楚这里面的逻辑关系,但是我分明看到了这种说法已经在各行各业弥散开来,比如娱乐圈,
很多人越来越看中自己的“出镜率”,为此不遗余力。
比如,英国女星伊莉莎白·赫莉把独家消息放给美国知名女性杂志《Jane》,说自己和前男友休·葛兰特“做
爱,如同嚼蜡般乏味”。然后不久,又对《太阳报》强调,休·葛兰特床上工夫极棒,还要控告《Jane》蓄意
毁谤。幸亏《Jane》的编辑有她的全程录音,才让这丫头乖乖闭嘴。
中国的一些演员也学会了这一招,于是便有50几岁的半老徐娘有几个私生女的报道和随后的否认,也有了谁是
谁的初恋情人的报道,当然后面也跟着否认的声明,无论前后消息放在一起看多么的可笑,当事人得到的注意
力增加了是确实的。
如果说这些还算是正常炒作的话,那么拿自己和名人交往的那点破事使劲渲染,实在是让人反胃。若干年前,
我们看过一本书,书名大致是“我和谁谁谁,不得不说的故事”,几年过去了,作者的名字实在记不住了,只
能记住一些罗里罗嗦的话,似乎是主人公停妻再娶,娶了个名女人,名女人又有了另外的男人,男人好象也比
较有名,于是主人公不甘心,又要和人动手打架什么的。看起来很热闹,实际上很无聊,作者应该是很赚了些
稿费,但是不知道于名何益?
最近,又有一个歌手写了书,听说还是在网上发行,要讲讲自己和前著名歌星同居,又被甩了的故事,似乎还
和一个香港最红的歌星插足又关。真让人感慨,我们喜欢名人,名人的名大多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获得的,
如果没什么出名的真正资本还不如塌实地呆着,通过各种手段渲染这些床笫之事,固然能够在短期内被人注
意,但是时间长了,也只能是个笑柄。
你看,我记忆力就够好的了,但是写什么“不得不说的故事”那个人的名字到现在我还没想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