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普天下的人们有几个不是吃妈妈做的饭长大的?现在服务业
发展了,当代母亲们买现成的食品供孩子充饥的越来越多,而吃
妈妈奶的婴儿却越来越少,他们的奶娘变成牛大嫂或者某个营养
专家的配方了。 近来俺娘年事已高,本来今年十月中旬打算让她过来到北京
转转,可是由于腿的骨刺,造成行动不便,加之家里琐碎小事脱
不开,最终未能成行,不能不说是个很大的遗憾,只有等到明年
开春了,谁知那时侯又会怎样?唉。 其实写这篇文字无非是为了抛砖引玉,谁家的妈妈没有几个
拿手的好饭菜?!真希望大家能都来说说自己妈妈的好手艺。 兔子灯笼与花馍
我八岁以前的主要岁月是在老家渡过的,那是秦岭脚下的一
个村庄,四周竹林环绕,除了村东的一片墨竹林外,其它三面皆
为翠绿的毛竹,记得村西有条竹叶遮掩的小径,路边小溪里的细
砂中用手就能摸出许多杏核大小的河蚌,是“抓子”游戏的好材
料。家建于百年前,有个百多平米的大院子,后面是平房数间,
我国传统的屋檐和雕花的黑瓦屋顶,天井一个。推开后屋的窗户,
透过种着几颗香椿树的后院,青黑高耸的秦岭就在眼前,往东张
望,还能看见华山的主峰。 那时最盼的是过年。因为过年有花馍吃,有兔子灯笼可以玩。
而这两样都出自母亲之手。
先说兔子灯笼。这是一种在地上走的灯笼,以竹篾做框架,
专门请做棒槌的匠人做了木轱辘,以白色的纸糊制并用彩笔绘制
眉眼,里面点蜡,我们兄妹几个每人一个,在年节期间的夜晚拉
着自己的兔子到处晃荡,直到正月十六那天撞击烧毁,老家称之
为“呼喽”。 花馍的制作也挺复杂,用新麦子磨的白面粉和面,不放碱蒸
熟。给全家都每人都分别做只老虎,纯粹使用手工加上剪刀的辅
助,做出随年龄性别不同的面老虎,跟兔子灯笼一样,越大的孩
子个头越大,男孩是“跑虎”,女孩是“卧虎”,每只老虎的眼
睛是由红色的豆子做的,既喜庆又传神。另外还有由九颗红枣镶
嵌其中的盘子馍。吃它们真是在破坏一件艺术品。 花馍的制作不仅在春节,清明时家里的每个男士还有一个
叉状的花馍,叫做“顶门杠子”,据说此物与远古时当地华夏
民族的图腾崇拜有关。而婚礼上还会有一种更复杂的花馍,是
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龙的样子,此物不可能由一人完成,通
常妈妈是参与其中的主力队员。 花馍有个官方的称呼叫“面塑”,是当之无愧的一样民粹。 1999.1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