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与艺术家
有一个故事:一个好客的主人请了一批商人做客,席间宾主谈笑风生,有人刚看了毕加索的画展,赞不绝口;
有人读了诺贝尔文学奖最新得主的小说,自然免不了夸耀一番。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一个客人问主人:听说
你这经常来一些艺术家,他们对艺术都有什么独到见解?主人笑笑说:没听除什么见解,他们在一起谈论的,
无非是怎么赚钱罢了。
这个故事说明,人们经常喜欢谈一些自己一知半解的东西(比如笔者),对本行反倒只是默默地做,很少谈
论。
懂艺术的商人和懂商业的艺术家数量不是很多,这不多的人都是人精,很是让人景仰。所以有想让人景仰的商
人便经常买些名画点缀门面,艺术家呢,则经常成为商人们的走狗。
看起来我们这个社会很健康,既有商人,又有艺术家,这真让人高兴。我只是想说清楚一件事,那就是商人和
艺术家这两种东西都是健康社会不可缺少的零件。看起来艺术家要高明些,其实也不尽然,好的商人对社会的
贡献不见得就比艺术家少。
冯小刚无疑就是这么一个好的商人,更加可贵的是,他曾经在公开场合承认自己是商人,不是艺术家,这种实
话实说,不装孙子的态度在下很是敬佩。冯小刚的三部贺岁片《甲方乙方》、《不见不散》和《没完没了》也
的确创造了中国电影史上不小的奇迹——当然,我指的是票房。商人嘛,票房最重要,没有经济效益的商人绝
对不是好商人。
前面说了,不是所有的商人都有资格谈论艺术;前面也说了,偏偏就有很多商人谈论艺术——当然,任何人都
有资格谈论艺术的自由;更当然,任何人也都有不听别人谈论艺术的自由。
现在,冯小刚开始谈论王家卫了,在被问到对香港导演王家卫(小图者)的感觉时表示,曾经看过对方的《重庆
森林》和《春光乍泄》两部电影,没有太特别感觉,因为每个导演都有自己不同的执导方法,但他却以“香港
商业社会一个怪胎”来形容王家卫。
王家卫是不是怪胎,他的电影究竟如何,这里不做评论。对于商人冯小刚,他说的话愿意听你可疑听,不愿意
的话你也完全可以不听,因为——我第三遍重复,实在不是所有的商人都懂艺术的,很遗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