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明星六篇

文化啦!文化啦!
我一直搞不清楚文化这词的准确定义,也懒得查字典,似乎什么东西都可以和文化掺和到一起,也似乎什么东
西被叫做“文化”便能引起注意,所以,网络没什么,网络文化就值钱了;厕所不过是个排泄的所在,但一叫
厕所文化就不一样了,甚至还听说过什么厕所“文化”专家,和《围城》里那位导师制专家有得一比:兄弟我
在意大利的时候,人家那厕所,啧啧……
我不是说厕所不值得重视,相反,在城市里把厕所的事弄好,是和修桥补路一样的积德,应该是评价地方官政
绩的条件之一。但是,这东西也弄出个专家了,倒也“味道”十足。
文化啦,文化啦,满大街的人都在“文化”,倒让我想起《芙蓉镇》里那个王秋赦,敲个破锣尖叫:运动啦,
运动啦……文化大革命,七八年一次啊,运动啦,运动啦……他的叫声让人异常揪心,是人类有史以来最恐怖
的声音之一。
我也搞不清楚身处一个什么样的时代,我只知道,这个时代是一个“文化”可以“叫卖”的时代,这等于在众
目睽睽之下剥掉人的最后一件遮羞布,当文化被赤裸裸地出售的时候,还有什么不可以出卖?
当我看到《杨澜现身上海书市叫卖“文化”》这样的标题,便猜到又是一次哗众取宠的表演,果然内文里说:
“正在上海安心做妈妈的杨澜日前出现在上海书市上,为新出版的阳光文化系列丛书吆喝。杨澜回答:这种吆
喝对她来说已非首次。她说,市场本身并不庸俗,把文化叫卖出去,是一件很值得去做的事情。”
杨澜是个机灵的人,无论是做主持人还是做商人,无论是工作还是家庭,都做得十分到位,但是——想当年,
我出于对她的喜爱,曾经花了20余元人民的币买了一本她的自传《凭海临风》,阅读后大呼上当,且不说其文
字功力如何,就说只有7万字的内容用乱七八糟的方式敷衍成厚厚的一本本身就是对“文化”的不尊重,也是
对读者的不尊重。
这回,已经成了富婆的杨澜又出来“吆喝”了,但卖书不过就是卖书,用得着说自己是“叫卖文化”吗。
当然,话说回来,没文化也是一种文化,谁也管不着。
卖吧,随便卖,就这点家底,卖光了算。
杨晨活该
文/王小山
10几年前,我还在上大学,一次和一个同学去看他的表哥,该表哥比我们大不了几岁,在工厂做焊工,身材不
高,身型也不魁伟,但是住在一个院子里的同厂同事无论少长对他都很客气,甚至我们也很客气——因为我们
是他的客人。
后来,喝酒的时候,表哥道出了天机,别人之所以对他表示尊重,是因为他的技术一流,没人比得过。他深有
感触地说:人啊,无论如何都得先把自己的活干好,才能谈其他的东西,活干不好的人,没人会把你当回事。
这些事说起来简单,估计也没谁以为错,但是,做起来就没那么简单了。
德国法兰克福俱乐部的主教练马加特绝对不是一个善人,恰好正是我讨厌的那种人,刚愎自用到无以复加的程
度。我喜欢杨晨,中国球迷不喜欢杨晨的大概不会很多,这小伙子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快乐,甚至带来了希
望。
但是目前杨晨的处境,真的只能用两个字来说:活该。
我不是幸灾乐祸,杨晨处境不好,对我也没什么好处——当然,他处境好了,我还是没什么好处。
杨晨认为,自己和马加特交流得不够,按阿村的说法,他没本事为自己取得话语权。两年的时间啊,在一个语
言环境生活了两年时间,愣是没法交流,这实在怪不得马加特,一天学两个单词,两年时间下来,基本的交流
肯定会没有问题,可是杨晨这两年都干什么去了?
别的先不说,临阵脱逃是所有带兵的人最痛恨的现象,但杨晨这么做了,在比赛即将到来的时候,他借口有病
退出了。医生并没有查出他有什么病痛,如果你是马加特,你会怎么做?
我不知道上次的临阵脱逃是不是他的新经纪人盖夫特的主意,无论这种混蛋主意出自谁的大脑,这颗脑袋都该
清理一下积水了。
回到前边的话,杨晨是一个职业球员,但是他的这种行为的确不够尊重自己的职业,让人很是失望。
我的老家有句俗话:脚上的泡都是自己走出来的。
职业毕竟是职业,别拿这个开玩笑。你拿职业开玩笑,笑到最后的肯定不是你。

李谷一呢?
李谷一呢?怎么一个月都过去了,没有她老人家的一点消息了,这很不正常。
两个月前,李谷一鼓气勇气要揭露东方歌舞团腐败内幕的消息经过伊夫等名记披露后,在全社会引起了巨大反
响,我当时满怀希望地梦想着她能引起什么好的后果,但是只闹了一个月,现在竟然悄无声息了,奇怪。
我不隐瞒,我的确是个喜欢热闹的人,并且是那种越热闹越好,惟恐天下不乱的家伙,但是这次,我是真心希
望李谷一能够得到胜利,绝对不是想幸灾乐祸。
余少镭在写“娱乐圈36计”的专栏,在借刀杀人一计中,举的例子就是李谷一“反腐”事件,当时,李谷一约
见了三名记者,向他们抖出了猛料,声称东方歌舞团领导集体腐败,并列举了将近10个例子。余少镭称,这是
借刀杀人——当然,这个词被许多人理解成了贬义——是借媒体之刀,杀腐败这个“人”。
如果媒体是一把刀,李谷一就应该借它“杀”人,媒体是一把刀吗?是,所以李谷一借了。一切看上去是那么
的顺理成章,但是,她要杀的“人”安然无恙。
为什么呢?我不知道,但是可以分析一下,原因大致有三:
1、 李谷一无理取闹,东方歌舞团的领导们都很清廉;
2、 东方歌舞团的领导们腐败,但李谷一决定忍了,双方达成某种默契;
3、 上级领导不想让这件事情无法收拾,用某种暗示或者指示平息了此事。
出于一惯对领导的信任,我不相信会是第三种情况,如果真是那样,我决定再也不相信领导了。所以,我推论
应该是第一或者第二种——当然,你要能推测出更多可能我绝对一点意见没有。
但是,如果是第一种的话我要收回从前为李谷一唱赞歌的话,如果是第二种情况,我虽然不收回对李谷一的赞
歌,但是感到悲哀。
可是无论到底怎么了,不应该如此死水般地一潭啊,不知道在将来的日子里能迸发出什么或者我们会看到什么
沉沦下去。
李谷一呢?她不是挺爱说话的吗?现在为什么不说了;不是要追查到底,一定要个说法吗?为什么沉默了。
死一般地寂静啊!

明星情事
我就是搞不清楚到底谁和谁在谈恋爱。
很多年前,我听说中央XX学院的人互相都谈恋爱,也就是所有人和所有人都谈——当然了,不只是谈谈而已的
问题,但少男少女在一起,做点什么也不能说不正常,都是人家的事,谁也管不着,那学院人数也并不是很
多,加上老师不过几百人,就当是在艺术创作的准备期体验生活也行啊。
但是事情还真没那么简单,现在我才知道,谈恋爱这话题并不只是谈恋爱,往往还伴着其他东西。也是很多年
前,美国魔术师大卫·柯伯斐尔和模特克劳蒂亚·西弗就上演过一出恋爱秀。
听起来情节很动人。话说某一天,西弗来到剧场观看柯伯斐尔的演出,两人一见钟情,柯伯斐尔邀请西弗登
台,四目传情后,他神奇地变出了一束玫瑰,当场送出。第二天,各大报纸便爆出二人坠入情网的新闻。
多年以后,当读者知道真相的时候,他们有理由感到愤怒——当然,也没谁真的愤怒——因为这是一场事先密
谋好的恋爱,创意者就是柯伯斐尔本人,他为了挽救自己日薄西山的名声,付了一大笔钱给西弗邀请她来“谈
恋爱”,而西弗呢,既能赚些银两,也能在声名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又何乐而不为呢。
这种手法已经传到了中国——奇怪,好东西没学到手,这种手段我们到是学得蛮快的——于是,林志颖和林心
茹开始了同姓恋。
林志颖我知道,这哥们天生就很漂亮,漂亮程度甚至超过了毛宁和蔡国庆。但是当有人说他要和林心茹谈恋爱
的时候,还是让人大吃一惊。再但是——
“在访问节目中,心如被问及她与林志颖旧情复炽的报道,心如称,这是他们公司之间的宣传手法而已,希望
藉此来找些宣传话题。早前其公司秘密请来林志颖,出席她在台湾的写真集宣传活动,心如坦言事先她是不知
道的。当见到林志颖出现时,的确吓了她一跳。对方更送了很多祝福的话给她,令她很开心。”
如果说大卫·柯伯斐尔和克劳蒂亚·西弗制造恋爱事件还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话,林志颖和林心茹所在的公司已
经是赤裸裸的了。
我现在有理由怀疑,所有的明星恋爱都是扯淡了。


一夜成名
我从来不觉得出名有什么好处,在我看来,中国的名人得到善终的不是很多,但是这不妨碍人们对名声的热
爱。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名来利往,出名就能得利,自古名利两个字就是连在一起的,要从这个角度看,出名
当然是好事,谁都能随手举出无数出名后获利的例子来,可我也随手能举出出名后罹罪遭难的例子来,所谓枪
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都是这个道理。但是要我说出名后获利和遭难分别所占的百分比,我肯定算不出
来,倒不是我数学学得不好,而是实在工作量太大了,没必要。
其实,出名最大的好处应该不是单纯在经济上获利,而应该是精神上的获利,那种山拥海呼,众星捧月般受宠
的感觉是任何经济上的利益无法相比的,更何况两种好处都能在出名后同时获得呢。
所以,人们热中于出名自然是可以理解的,古时候的某些人为了出名不惜跑到深山老林里先当若干年的“隐
士”,李白听到皇帝召见自己的消息甚至发了神经,写出了“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种得意洋
洋的狗屁诗,可谓一朝名在手,不知如何行了。
美国唯一一个拒绝过奥斯卡奖的演员,就是扮演巴顿将军的那个,曾经说过:名利于我如浮云。我相信他是真
诚的。我的朋友路人说:只有出了名的人才会这么说。我反驳:你以为古代的隐士只有留下名字的那些吗?真
正的隐士都是“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只有他们才能真正体会什么叫“如浮云”。
不过路人说的还是很有道理,人在出名后总要做一些姿态,这种例子不胜枚举。比如,最近关于董洁的新闻,
董洁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说:,“很多人都把我和幸福连在一起,其实我就是个普通的女孩子,是不是明星
对我不重要。”还说自己并不想一夜成名。
这话当然只有她能说得出口,按照路人的说法就是,只有真正一夜成名的人才能说出不想一夜成名的话来,谁
要是在没有出名的时候怎么说,就非常之幽默了。
急了
今年的春节比往年早了很多天,所以关于春节联欢晚会的新闻也就比往年早热闹了很多天,连歌坛的“大姐
大”那英都不得不收拾起与高峰的爱情,通过经纪人对打探风声的娱记说:玩命也要挤上春节联欢晚会。“就
这样被你征服”,这里的“你”不再是高峰了,而变成了春节联欢晚会。
没有任何一个艺人不会被春节联欢晚会征服,这个节目的吸引力实在太大,大到什么程度?只要看看陈佩斯和
朱时茂最近的说法就知道了。
朱陈二人联袂演出的小品历来是春节联欢晚会的招牌菜,没有这两个人出现的春节联欢晚会甚至被认为是不完
整的,但是,就在不久前,二人在一场和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的官司中竟然赢了,连中央电视台的公司他们都
敢告,你想他们还有可能出现在明年春节晚上千家万户的电视屏幕上吗?
跟你赌10块钱,我说不可能。
但是,“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上”,前些天,陈佩斯愤愤不平,说中央电视台对他和朱时茂进
行“软封杀”,但是现在,他又否认的这个说法,“每年我们都会接到邀请,今年也有可能有别的原因,比如
和编导的个人喜好有关。但绝不是我们的节目不叫好了,因为我们最后一次参加春节晚会的小品‘王爷与邮
差’,还获得了观众投票的‘我最喜爱的春节联欢晚会的评选活动’的一等奖。”
要我说,除了官司以外,不可能有别的原因,现在官司也打了,陈佩斯说什么都没用了,所以他急了,想用这
种方式和中央电视台重修旧好,甚至表示要把打官司赢得的30余万人民币都捐给公益事业。
可惜啊,晚了,中央电视台难道是你想告就告想上就上的吗?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总裁李培森对记者说,我虽
然不是春节晚会的导演,但可以负责任地讲,以中央电视台的级别和胸襟绝不会因为个别官司与演员较劲甚至
封杀他人。至于陈、朱二人如果今年没能上春节晚会也是正常之举,不能所有演员参加每届的春节晚会。他们
二人能否上春节晚会完全是因为作品和艺术上的原因。
当然会说是艺术上的原因,难道他们会说是官司的原因吗?别天真了。
要我看,这两位也用不着急,回家睡觉挺好,反正急也没用。


特务接头
明星是骂出来的
余香
早恋
[大话明星]正确的姿态
Previous PageNext Page


看留言 | 写留言 | 板砖买卖中心 | 天下文章数三江…… | 大门口 | 泡网俱乐部




Copyright © 1998-2025 Pao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