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观中文之星与中文视窗 第一次知道中文之星是在大学图书老馆翻看一本91年的台湾
电脑杂志,当时好象叫BDWin汉字系统,还处于研制阶段,就把双
桥、倚天等当地商品化产品打落马下,得到那本杂志的最高评价。
记得那是92年。 93年从1.1版开始用起,经历了1.2,1.3版,屏幕下方有个
长长的输入条,需要用Ctrl+Alt来切换,输入法不多,但在Windows3.1
上处理汉字很管用。不久便出现了中文视窗3.1,也是屏幕下方有
个长长的输入条,切换要用Ctrl+右Shift,其它操作大同小异,
只不过系统菜单和帮助都是汉字了,兼容性很差,显示字体象是从
小日本那儿弄来的,在我国算异体字。同时也听说新天地和微软合
作愉快,怪不得中文版象是抄袭作品。后来王志东离开新天地去了
清华紫光,作了个专门修补中文版漏洞的软件,名字我忘了,不过
觉得很有意思。:o) 94年下半年便有了中文之星2.0版,广告词为面向方案的中文
平台,很古怪,但没了王志东的新天地还有廖恒毅,他领导开发的
2.0版是中文之星的质的飞跃,外表至今未变(这也许是个悲哀),
链形菜单条(与Office 4.x界面相近),小巧的输入条,可以在
几乎所有的英文视窗软件中处理汉字,艺术汉字,动态汉化,英汉
字典,轻松表格,逻辑字体,新全拼…… 此时微软推出了视窗3.2
版,这个世界仅有的奇怪版本,无非是改正了大量错误,改进了显
示字体,我也用了一段时间,后来因为兼容太差而只好作罢。以后
有人问我中文版上的一些奇怪问题时,我的回答一般是用西文版加
中文之星肯定没事,此时中文之星如日中天。后来听说我国政府和
微软达成了汉化妥协,新天地和微软闹崩了。 这时又涌现了一些其它外挂平台,王志东又到四通利方推出了
Richwin,具有多内码和调用中文版Truetype字的优点,且动作飞
快得率先推出NT版和95版外挂平台,咄咄逼人,但产品稍显粗糙,
界面沿袭中文之星2.0版风格。95年10月,新天地推出了2.0+版中
文之星,除了支持视窗95外无甚变化,也许2.0版太超前,此版虽
继承了前版所有优点,仍使人觉得改进太小。半年后微软推出中文
九五,输入接口又是一次对中文之星的抄袭,此时又传来廖恒毅出
走微软的消息。 96年下半年新天地推出了2.5版中文之星,其支持Office95中
文版和所有使用936代码页汉化的软件,但因为大改95内核而造成许
多不良后果,且有了“请合法使用软件”的恶作剧,应用程序不但没
增加反而减少,这个版本尽管在零售市场仍高居榜首,但未能根本挡
住微软以八美元OEM倾销其中文95,且促使一部分用户倒向中文95。
近来新天地看样子吸取了2.5版的教训,先后推出支持Office97和
NT4的中文之星,对Richedit控件实施了彻底汉化,稳扎稳打,给人
以耳目一新之感,2.97版也许是其重铸辉煌的开始。 外挂平台和中文视窗的竞争从来就不是公平竞争。 软件的实力真正体现在其零售市场的占有量。在这一点上CStar 和
Richwin至今都从未输于PWIN。 然而当微软以8美元(可能更低)的OEM价格向中国倾销其PWIN时,
实际已实现其垄断中国字处理市场的野心。如果微软公开其操作系
统语言处理核心代码,并将其PWIN只推向零售市场,就不会有民族
中文平台现今的被动局面。假使有人站出来控告微软在中文市场的
垄断,公正的法律(中国如果存在)一定会使微软败下阵来,就象
最近的WIN98+IE4事件一样。然而中国人生来以礼让为本,耻于打
官司,战后日本利用了这一点,现在微软也在利用这一点。 对于使用者来说,我个人的建议如下:如果你是新手,你可以使用
PWIN学习,达到一定程度后,改用EWIN+外挂平台(CStar、Richwin
等),因为中文版总是姗姗来迟,而更多的软件都不会有中文版。 1997.11于水木清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