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大一座钟—— 解读大钟寺隐含的重大秘密
--------------------------------------------------------------------------------
张角 零二年零二月零二日零二时 于 消元城
纯 属 天 意 ? —— 四子三帝明清暗合
千 古 奇 迹 ! —— 两寸钉悬巨大铜钟
十万斤古钟地上平移数十里,没有机械全靠人力,今人未必能够
五百年前全球最强冶炼工艺,如非铸钟而来锻炮,历史定会改写 大钟寺坐落在北三环西路,毗邻中关村。因其地处交通要道,繁华地带,在北京生活过一年以上的人应该
都知道这里。但真正游人不算多,据管理者估计,正月里来赶庙会者大概占全年的三分之一,余下大部分都是
旅游团,国内外各半,真正来这里的散客很少。 我作为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多年来从未进去过,因寺院不大,每过三环主路尽收眼底,虽知里面是古钟博
物馆,但感觉钟都一样,放多少也大同小异。就这样路过无数次却从没有想进去的愿望,估计人同此想。相比
北京古文化的标志长城故宫天坛颐和园,众多的寺庙院观很难吸引观光客的目光。 冬访古迹夏游名山是我一贯作为,尤其今年这样一个暖冬,每日天空明亮,十分难得。大钟寺作为首站本
属偶然,没想到一入即留连忘返,直至闭馆被保安请出,大改旧日观念,颇感相见恨晚。了解北京甚至于古代
王朝,这里是很好的敲门砖,就好象进入了时空隧道,明清盛世浮现在眼前。 游历大钟寺,首先要讲这寺的由来。1733年,康熙的第四个儿子雍正在位已十一载,亲自下令建此寺庙,
并御笔——敕建觉生寺。当时这里是远郊,没有今日的繁华,是“右隔城市之嚣,左绕山川之盛”的“寂静清
修之地”。按当时城市规模,这里相当于现在的五环以外,书中记载那时候还是茂密的树林,甚至于没有耕种
的农田。 觉生寺是典型的明清建筑,中规中矩,遍布全国的古寺名刹大抵如此,所以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也是
以前认为不过如此的主要原因。但走遍寺院深处也没找到建寺的原因,初建时应该不是为了专门放钟。其象传
统寺院坐北朝南,前殿两边有钟楼鼓楼,中有大雄宝殿,后有后殿,再后是藏经阁,按说一般寺院这样就十分
完整了。但最后面却是大钟殿,这样格局稍有些费解,估计不是一期工程,而是后来准备迁入大钟时专门建造
的,这也是本殿和大钟十分默契的原因,但本寺的整体就显得过于狭长,相对于当时四周的空旷,格局上就有
点不完美了。大钟殿为青石基座,看起来十分宏伟,下方上圆代表天圆地方,这样的形式一般庙宇不能使用,
由此可见大钟在当时的地位。 中国的封建王朝重视农业,而古代是靠天吃饭,北方常有久旱无雨的年景,当时又不能人工降雨,所以皇
帝祈雨是大事。乾隆末年,觉生寺成了正式祈雨场所,地位堪比先农坛。后来的皇帝,大都到过这里,所以名
气甚大,百姓的香火也就十分旺盛。逐渐每年都有庙会,这里也就成为了京城八大庙会之一,最著名的活动就
是打金钱眼。民间认为能在新春将铜钱掷进大钟顶部碗口大的洞里就代表来年财运亨通,十分吉利。 从帝王到百姓,都把未来的前途寄托于天地神佛和迷信不能说不是一个悲哀,当时的西方注重科学,历经
变革,政治经济空前发展,已经有了现代社会的雏形,而中国还是千百年不变,封建专制越发完善,方方面面
都能得到体现。百年之后中国就遭到列强侵略,可以说也是一个必然。 再说说钟。自古以来,钟是一种皇家重要礼器,原用于典礼奏乐,后演变为报时工具。早年间并非圆形剖
面,形体也不甚巨大,宋之后,逐渐演变成垂直桶型,到明朝,钟口外张成喇叭状。
http://www.365km.com/beijing/dazhongsi 大钟寺供奉的是千古一绝的“永乐大钟”。永乐是明成祖朱棣的年号,为公元十五世纪初叶。朱棣是现代
北京格局的奠基人,可以说北京真正成为中国的首善之都,离不开这位夺了自己亲侄子江山的朱元璋第四子。
有时觉得历史十分巧合,建大钟寺的是清朝第三个皇帝,而寺中的大钟又是明朝第三个皇帝铸造的,两人排行
相同也都夺嫡即位,又都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君王。大钟寺正是这两个皇帝留给我们的杰作,由此可以领略到
中国最后两个封建王朝盛时的缩影,从中也可以看到衰亡的伏笔。 大钟寺的永乐大钟并不是最大的,其重量46吨,而现在北京钟楼上的永乐大钟重量有63吨。千古第一的大
钟并非以重量取胜,而是其铸造工艺的精美,艺术价值的辉煌。朱棣铸钟尊佛是因早年腥风血雨杀人无数,天
子虽至高无上,但心中还是充满恐惧,可能是害怕鬼魂,超度亡灵,所以他就铸造大钟以求安心。经文铸于钟
上,每敲击一下,字字都算发出声响,等于将经咒全部诵念一遍,这样偷懒的办法却被正而重之,倾举国之
力,也算是自欺欺人的典范了。 大钟全高近七米,最大直径三米多,壁厚处达六寸,耗铜材五立方米,最重要的是钟体内外全部铸有经
咒,近代统计,一共二十三万字,全部手写,工整隽秀难以言表。可惜的是,通篇都是佛经,仅朱棣亲编的
《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神僧名经》的前二十卷字数就达到了十三万七千个,而这部经的内容几乎全是佛菩萨
尊者神僧的名号。好在没把全部内容铸在上面,否则就成了一本最沉重的书,而研究这成千上万的名字确实对
现代没什么大的意义。就好象现在一本书内容的一半以上全是编委名单职位,这么掺水的东西只能叫人生气,
可见当年铸钟最大的目的就在于为自己消业,相对于明朝的气数,这个目的也算达到了。可惜的是他另外一项
伟业《永乐大典》就没有大钟这样幸运,末年的战乱使之散秩不全,假如当年将一部分精华铸在大钟上,这份
功绩就更大了。 这大钟的铸造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历时十余年,但确是传世珍品,集冶金、铸造、声学、力学等等于一
身。即使现代,想要铸造这样一个大物件都不容易,而经过今人科学测量和分析,得到的一些参数和现代方法
精密计算得出的没什么出入,而那时根本没有现代的数学物理化学知识,全凭工匠的经验和感觉,套句俗话,
这大钟再次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明朝的钟移进清朝的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清初比较务实,所以不劳民伤财造这么大的钟,且并不忌讳
前朝法器,自然要利用起这在明末就闲置的大钟。这钟本来是在钟鼓楼旁边的铸钟场造的,一直放在景山附近
的汉经厂,万历年间移到京西紫竹院边万寿寺(万寿寺也牵扯了很多明清典故,现号称北京艺术博物馆,主要
放置金属佛像,今后会详写一篇游记)。明末清初动乱频生,自然就没人顾及到这大钟了。经历了顺治入关一
统中原,康熙平靖四边文治武功,雍正年间可以算是太平盛世了,重礼事佛也就成了必然,当然也是为了沾满
鲜血的家族消业。 然而移动大钟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能拆不能卸不能磕不能碰就算是现在也不简单,雍正年间就准备
把钟移到觉生寺,可十几年后的乾隆年间才真正移走,还是参考了明朝的办法,我当时在想这钟是怎么搬的,
就向管理人员请教,遭到人家表扬,认为我提出的这个问题很有水平,这确实是古代一件十分艰难的事情,比
铸钟的难度不低,这里先卖个关子,最后在说。 钟进寺后,大钟寺的名字就此流传,渐渐超过觉生寺,至今二百五十年有余,可能是大钟保佑,连年的战
火动乱天灾人祸没伤本寺片瓦,可以说在北京诸多的寺庙中并不多见。而这片地方也历经沧桑,由林而田,由
野而城,从荒凉之地变成人声鼎沸,喧嚣中难再觅清静。每天路过何止万人,而大家浑没感到其存在,寺中照
样门可罗雀,甚至有房地产商看中此地皮,言这里是整个中关村最没“效益”之处,白白浪费,不如开发云
云。靠,世风日下,可见一斑,心中有气,难以言表,这也正是我查经阅典两入古寺写此文的直接动因。 了解越多越觉得自己知识贫乏,很多资料没有查到十分遗憾,但限于精力,也难以刨根问底。我一直就很
喜欢雕铸器物(重金属情结?!),只是对于材质及式样一知半解,寺中值得一观的还有四尊真人大小菩萨铜
像,但不知为何门神一样漏天放在两边办公室门口左右,好象又不是正式展品,看其风吹日晒觉得十分可惜,
估计不是什么贵重什物,然其花纹之精美令我驻足良久。
永乐大钟九万余斤的分量竟然是用一根六厘米粗一米长的铜钉悬挂在梁上,举世赞叹其鬼斧神工。钟上可
观之处难以尽述,我知道了钟纽上的图案是“龙生九子”中的“蒲牢”,而其他几个有驮碑的,有装饰于兵
器,也有蹲在房檐上的。赞叹中国古典文化想象力的丰富,虚幻的龙的儿子们各司其职,更有等级层次之分。
古代把这些东西搞的这么清楚真不知道有多少现实意义。被全世界学者们赞叹的大钟确实是当时最先进科技产
品,但实际上也只是最高级专制皇权的象征,这些当时最优秀的工艺如果使用在枪炮轮船机械上该有多好。那
时候是十五世纪初,离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还有差不多一百年,而我们就在研究龙子的等级与神佛的名号中把这
些宝贵的时间度过。
我们没有能力扭转过去,了解历史更多的是不犯同样的错误,不要让后世子孙“为古人担忧”,哀之不幸
怒之不争。 现在再说大钟的移动,我本以为利用的是北京城内水系,但其时河道并不能经受百吨之船,且景山到万寿
寺,万寿寺到大钟寺并没有直接水路,为了挪钟而开河太过劳民伤财。我们伟大的祖先真是无比智慧,寒冬里
在所经过路面浇水造冰再滚木拉动而行,全靠人力。说来简单,实则不易,但比我想的办法也好多了。 我仿佛看到几百年前的某个寒冬时节成千人喊着号子拉动着古钟,必然是当时全城轰动的一大新闻。想象
着当时北京古朴典雅的风貌,却不能亲眼目睹这壮观宏大的场面,只能在同样的冬季里对祖先进行深表敬意的
缅怀。 张角 零二年零二月零二日零二时 于 消元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