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篇

为父不仁
诗人伊沙有言:你是某某人的儿子,我是我自己的爹。
给自己当爹,在物理层面上是不可能的,即使采用克隆技术,生出来的孩子也不是你自己,当然我们知道,伊
沙如此说法是在表明他的一种处世态度而已,并不是真想体验高科技带来的好处。
宣言自己是自己的爹不算什么毛病,反正都是自己的事,别人管不着,问题是许多人都渴望给别人当爹,就像
小时侯和邻居家孩子打架打不过,冲着对方大喊一声“我是你爸爸”便觉得占了人家的便宜一样。
当然,除了王朔的一本《我是你爸爸》有点直接骗爹的嫌疑外,还没谁明目张胆地给人当长辈,但暗的就多了
去了。刘心武板着面孔和小女孩大谈不准非法性交的时候,使用的“职称”比爹还高一级;而鄢烈山在文章
《我耻于与他们为伍》中骂王朔是“破落户子弟”时那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和王朔“我是你爸爸”的口气如出一
辙,有趣。
但这些还都是小菜,跟更年轻的一批人比起来,他们“装爹”的手法已经不新鲜了,比如最近在诗江湖网站上
的一次“战争”就直接生动得多。
其实,我大可不必在战争两个字上加引号的,因为那的的确确就是一场战争。
战争的双方一个是诗人,另一个居然也是诗人,这两个人就是韩东和沈浩波。我不太看得懂诗,所以对他们争
论的原因不甚了了,我赶过去看时,只见人声汹涌,板砖遍地,棍子横飞。年轻一点的支持沈浩波,上了岁数
的支持韩东,甚至听说前辈诗人吕德安也从美国打了越洋电话加入战团,好不热闹。
我之所以说不知道他们争什么,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后来已经不争了,直接上升到人身攻击,“你日俺
娘,俺要你祖宗”地破口大骂,直接给别人当爹了。
诗人嘛,闹一点就闹一点吧,反正现在看诗的人也不是很多了,没什么人在乎诗人之间这点破事,但是既当诗
人又当爹是件困难的事,我认识的诗人中就有很多不要孩子的——不过自己的孩子不要,跑到网上给别人当爹
也要小心,别让还喜欢诗歌的人失望。
直接说吧,当爹首先得把人做好,否则就叫——请看标题。

做,并扯淡着
“做”作为一个动词,不意味着什么,关键是它后边接着什么。做工,可以联想到辛苦,也可以联想到收获;
做爱,可以联想到愉快,也可以联想到淫荡;惟独做秀,只能让我联想到好笑。
有人说,现在中国没有小说家了,因为写小说的人甚至没有想死后流芳,而只想当世捞钱,所以文学界——假
如还有文学的话——的人做秀的本事越来越大,直追娱乐明星了。
邱华栋曾经在网上玩过王熙凤“一夜北风紧,出门雪尚飘”类的接龙游戏,当然,他玩的是小说接龙(他写的
开头如果拍成电影接近三级片),还不至于接诗,不是说他不屑,而是估计他没本事写出像林黛玉和史湘云接
出的“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这种水平的句子。
现在,邱华栋又写了小说《正午的供词》(相关报道见本报昨日C42版),如果不算其结尾,故事情节和张艺
谋的经历极其接近,同样是国外拿大奖的导演,同样是三角恋爱,同样的停妻不娶,同样的……这些故事发生
在谁身上都无所谓,都属于个人爱好;而且这样的故事谁写都无所谓,只是写作者自己的事情,估计张艺谋也
没心思学一把秋菊,去打什么官司。
但是,邱华栋频频向媒体表白:我没有影射张艺谋,一切都是我的心灵史。
这就是所谓的“秀”了,作品写出来,就和作者无关了,误读也罢,正解也好,都是读者的事。一个不停地唠
叨自己作品的小说家,和下了蛋就四处“咯咯咯”报喜的母鸡一样。
钱锺书说:你吃了一只好蛋,并不一定要见那个下蛋的鸡。
但是现在,到了鸡四处炫耀的年代了。
这是为什么?其实很容易理解,无非是一些散碎银两而已。
我得郑重声明:我喜欢钱,也很想能像这些作家一样赚钱。之所以写下这种做秀伎俩,只是想让还没明白过来
的人明白一下,作家们的声明没有什么实在意义,而已。
现在,我想起了20年前看过的一幅漫画,是讽刺美国人的,漫画里,一个“作家”愤怒地对法官说:什么?你
居然不判我的刑?那我的书怎么卖出去啊。

明星短信息
“你帅,你帅,你天下最帅,头顶一窝白菜,身披一条麻袋,腰缠一根海带,你以为你是东方不败,其实你是
衰神二代。”
这是情人节当天我收到的最搞笑的手机短信息,如果让汪丁丁等学者看到,估计又能写出一大篇我看不懂的文
章来(我承认我没学问),会分析出后现代,后后现代之类,新后现代一类的特色来。
我虽然弄不清这信息能套进什么理论里,但是它很好玩我还是能感觉到的,于是又转发给无数的朋友,把一些
人逗笑了,也招来一些人骂我无聊,还有一个朋友说:你洗了头上街,被风一吹的的样子的确像是头顶一窝白
菜。
我忽然想到,这个短信息用来形容一些人的心态倒是比较恰当,比如郭达——虽然郭达的头不太像白菜,倒像
拔光了白菜的地(开个玩笑)。有记者在文章里说郭达老实敦厚,由于我不认识郭达,无从确认,只能相信记
者的话,但是老实是做人的本分,不老实的人不是人。
记者在采访郭达的文章中“夸”郭达:无论台上台下,他都习惯于被蔡明“挤兑”;生活中他不肯求人办事,
宁愿让夫人在家“待业”;儿子到英国求学,他也忍心让他和普通人家的孩子一样刷盘子;下部队演出,他经
常到哨所里专门给一两个哨兵表演节目;有人批评他演小品时有“喊”的“毛病”,他马上进行了“技术处
理”;即便吃了记者的“哑巴亏”,他也只是一笑而已。
现在你看明白了吧?郭达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就这么让记者给毁了,这些话里,除了到哨所给一两个哨兵演出
外,没有一点能和老实沾边。即使是给哨兵演出,也是他的工作职责——做好工作,是必须的,和老实无关。
被蔡明“挤兑”,是因为他们关系好,朋友之间开玩笑不生气,和老实不老实没关系;不给老婆走后门,也是
应该的,如果走了后门,就不是不老实的问题了,而是违纪;我尤其不明白的是这句话:“儿子到英国求学,
他也忍心让他和普通人家的孩子一样刷盘子。”这不是把郭达往老百姓的对立面推吗?郭达的小品虽然越来越
差,但毕竟也是人民中的一员——这记者真黑。


个人英雄主义时代的结束
上网超过一年以上的人,大概很少有不知道高春辉这个名字的,在网络上,他一度是辉煌的象征。他和李嵩
波、老榕(王峻涛)等都是中国第一代网民,上网时间大概在1994年。
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早期,高春辉(网名破锣糕、PaulGao)的个人主页是中文网络浏览量最多的页面,里面充满
了网虫们渴望的应用软件,该网站创办于1997年7月,1998年度最早进入CNNIC排名,号称中国第一个人网
站。后来,他被金山公司从沈阳“挖”到了北京,担任金山卓越网的总经理。再后来,由于金山业务的转型,
他不得不离开,自己创办了天下网(www.tiandown.com),继续着他为网民提供软件下载的梦想,号称要为
中国软件行业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深度垂直服务。
2000年5月,高春辉刚刚离开金山的时候,我们在北京苏州桥下的一家小饭馆里把酒侃山,在座的还有我的朋
友猛小蛇以及几个跟随高春辉离开金山公司的弟兄。其时,他们雄心勃勃,立志把天下网做大,我和小蛇也高
兴地为他们祝福。
然而,8个月过后的今天,天下网面临着倒闭的危险了。
在他们的说明中,有这样的言语:由于北京天下网讯科技有限公司资金严重短缺,虽然经过多方面积极的努
力,但目前仍然没有结果。经公司研究决定,如果在最近一周时间内没有新资金介入,我们将无限期关闭本公
司所属网站。
我当然不相信在一周内会有新的资金介入他的网站,在NASDAQ犹如哈尔滨的气温一样直线下降的今天,风险投
资者已经视互联网企业如畏途,天下网的倒闭和哈尔滨的气温一定会回升一样自然。
我感觉到悲哀,为了粗犷直率的高春辉,也为了互联网一个时代的结束。当初,李嵩波和汪延会同王志东创办
新浪网、老榕北上融资操办起8848的时候,就已经宣告了江湖好汉式的个人英雄主义末日的到来,而高春辉执
拗的性格又很难和大公司合作到底,更意味着今天的必然结局。
地球既然已经是一个村子,个人当然成为一台机器的零件,这是一个合作的时代,高春辉的失败只是为整体主
义的到来写下一篇序言而已。我相信,杨致远和贝索斯的神话也只能成为真正的神话了。
祝高春辉好运。

大腕的葬礼
今年贺岁片整体感觉很差,从张艺谋的《幸福时光》到梁天的《防守反击》,都没有给人一种惊艳的感觉,尤
其是《幸福时光》,一点张艺谋的感觉都没有。于是有人怀念起冯小刚来。
冯小刚自己在整个2000年里,忽左忽右,一会声称自己是商人不是艺术家,一会又做愤怒青年状,声讨起金鸡
奖来,说金鸡奖不发给他对他无所谓,但是是金鸡奖的损失。这种双重生活过下来,自然也就没什么新东西在
过年期间奉献出来了。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你做多了其他的事情,当然没时间做正事了。
其实,冯小刚今年贺岁片市场上不出手是一个聪明的举动,去年他的《没完没了》已经给了人“没完没了”的
感觉了,如果今年不能收复失地,重新拾起《不见不散》和《甲方乙方》上映时带来的信心的话,今年即使出
手也只能是一地鸡毛而已。
虽然冯小刚高姿态地说:“我还是很愿意为观众效劳拍贺岁片的。”但是今年没拍本身就说明问题了。
现在,冯小刚又开始鼓捣他已经折腾了不少日子的《大腕的葬礼》了,这出戏原来好象是要邀请赵丽蓉和马龙
·白兰度的,可惜赵丽蓉已经作古,马龙·白兰度估计也“度”不了冯小刚了。所以冯小刚又翻回来找葛优。
但是葛优并不买帐,有报道说葛优觉得剧本不理想,而和冯小刚合作的哥伦比亚公司又很倨傲,所以打算放
弃。
葛优也是聪明人,要是真放弃了,我准备对他“滔滔江水”一把。很明显,如果再跟冯小刚干下去,表演上难
免动力定型,估计再也演不了福贵(《活着》),只能当一辈子李东宝(《编辑部的故事》)了——冯小刚片
子中的男主角基本脱胎于李东宝,就是把自己当成活宝来耍的那种感觉。
没有了葛优,冯小刚很难发挥自己的特色了,最多也就把《大腕的葬礼》弄得“一声叹息”,但愿他能搞得好
点,别把这部电影变成他自己这个大腕的葬礼。

别添乱
文/王小山
想当初,俺那体育运动里只爱看拳击、连什么是越位都搞不清楚的老爸忽然迷上了足球,弄得俺纳了半天的
闷:老爷子哪上来的邪火,怎么开始看起足球来了?后来仔细琢磨才发现,他只看有范志毅上场的比赛,连夸
“这孩子踢得好”。后来我也没好跟他说其实范志毅飞腿踹球迷的时候动作更标准,绝对超过入门三年以内的
少林弟子。我担心的是老爷子一生气摔电视,挺贵的,真摔了太可惜——以俺爸的脾气,摔个电视没什么可奇
怪的。
说起来也是,范志毅无疑是中国足球界知名度仅次于孙雯的第二号人物,怎么说也是跨出国门踢球人员里混得
最好的一个了。
但是混得再不错,也只是身处英格兰三流球队而已,虽然号称利物浦看上他了,可迟迟不见动静,其实,就真
是进了利物浦,也只能起到把人家的板凳稍微加深一点而已。
我没有想贬低范志毅的意思,我反倒是比较欣赏他,用“五文弄墨”张小舟的话说:范志毅是中国球员中最有
敬业精神的一个。
现在的问题是他不但敬自己的“业”,连别人的“业”也开始插手了。这次米卢带领中国队奔泰国打“泰王
杯”,每有比赛,范志毅都要指手画脚评论一番,比如中国和卡塔尔1比1踢平后,他就总结了中国队的10大致
命伤:阵型散、出脚慢、转移乱、速度慢、逼抢松、判断差、动作大、能力差、斗志差、思想乱。
这么一看,中国队简直毫无可取之处了。其实,米卢用一半的替补上场,能逼平对手已经很不容易了。1997年
10月31日,中国队在主场(大连)以全部主力对卡塔尔,还被人打了个落花流水万紫千红的1比3,可见米卢已
经很不错了。
范志毅还说:“说句心里话,就我对卡塔尔的了解,他们还真打不过中国队!”
这就纯粹是给自己壮胆了,我清楚地记得,1997年的那场比赛,范志毅就在场上。
范志毅有志气,退役后准备做教练,这是好事,但现在你还不是教练,这个时候给米卢添乱是不明智的表现。
别人都可以说,并且说什么都可以,但是范志毅不能说,你是有一定影响力的,这种做法无疑是火上浇油。
现在,我们有了米卢这样大师级的教练,如果再不好好珍惜,那中国足球可真就没什么指望了。所以,现在他
需要的是支持,而不是指教,你再高明,也不至于高明过米卢吧,不好听的话还是少说为佳。
我担心的是我爸,他现在每天都关心足球消息,万一这次再因为内讧一类不值当的事打不进世界杯,我真得给
他老人家这位岁数不小资格不老的球迷准备点钱买个新电视了。


球评三篇
[大话明星]猜一猜,谁来吃晚餐
春天的故事·无能的力量
足球明星走向预测(玩笑版)
[大话明星]50万算个P
Previous PageNext Page


看留言 | 写留言 | 板砖买卖中心 | 天下文章数三江…… | 大门口 | 泡网俱乐部




Copyright © 1998-2025 Pao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