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叫王向红的女人先是开了一家晓庆实业有限公司,然后她的公司又抢注了“莱温斯基”的牌子。
这个新闻给了我很多猜想的趣味。我猜,这个女人的商业行为因为沾染了娱乐的特征有可能引发三种奇特
的后果。
第一,刘晓庆很烦恼。本来,像抢注“莱温斯基”牌这种出风头的事情绝对应该是刘晓庆公司的本份和专
利,现在,出来一个叫王向红的女人,她的思维居然走在了刘晓庆的前面,看来,刘晓庆公司的商业人才出现
了思维老化现象。好在,全中国爱看娱乐新闻的人都对刘晓庆公司产生了善于抢风头的印象,王向红事件发生
后,人们自然而然地以为这种好事只有刘晓庆才做得出来,甚至连恶毒吹捧家王小山也对晓庆二字发生了自然
而然的联想,并庄严地忠告刘晓庆女士“做名女人难,做不被人说三道四的名女人难上加难”。事件的结果令
小山先生大跌眼镜,感叹长江后浪推前浪,晓庆风格天下传。所以对于这件事,刘晓庆女士大可不必介意,她
应该以此为契机,开创一个晓庆风格研讨会,研讨一下晓庆风范之所以能够走红全国的历史意义以及现实价
值。
第二,刘晓庆的部下也很苦恼。她们一直以为靠刘晓庆这个名字就可以把出风头的事业进行到底,没想到
莱温斯基也这么出名,而且似乎比刘晓庆更出名,比如说,你在中国注册一个“莱温斯基”的牌子就可以与中
国人混个脸熟,假如你在美国注册一个“刘晓庆”的牌子,美国人一定不知所云。刘晓庆的部下在把刘晓庆牌
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路途中就碰到过这样的问题。所以王向红的超前思维令晓庆公司的人感到了生存的危机,
美女总是在以更大胆的姿态更新,而他们只能把刘晓庆进行到底。
第三,莱温斯基比较后悔。她没想到她的牌子在落后兼保守的中国也有市场,这应该归咎于张艺谋,他让
她对中国留下了贫穷落后的印象,以至于手袋生意做了这么久,从来没想到要在中国抢注商标。事件接下来的
合理发展应该是,中国留学生联同莱温斯基状告张艺谋,赔偿中美两国经济损失若干亿元。
当然,王向红的事件不单单可以引发我们的这些恼人猜想。在一种懒洋洋的心态下,我们可以试着想像一
次艳遇,想像我们在20世纪初的街头遇到一位穿着晓曼牌高跟鞋,梳着美玲式发型,拎着玲玉牌坤包的时髦女
人;而在21世纪初的街头,这个时髦的女人已经换上了舒淇牌内衣,王菲牌彩妆以及莱温斯基牌蓝裙子。
这个世界时髦的样板虽然在变,但是时髦所依托的风情的底蕴却是依然。我们100年的进步仅仅在于,面
对时髦,我们有了旁观的心理,而面对样板,我们有了戏说的才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