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得承认,我有美化赵飞燕姐妹的倾向。
在我的合理想像中,赵飞燕姐妹是一对孤儿,而且是美女孤儿,她们应该拥有一种孤独的美,残缺的美,
她们应该不谙世事,渴望真情。
但是中国的考据家们不太喜欢合理想像,尤其不喜欢对于美女的合理想像。像我这样天真的合理想像恐怕
会令他们笑掉大牙的。这些考据家们在很多大事上奉行老祖宗孔夫子的春秋笔法,一笔带过,含糊其辞,偏偏
对美女们从不手下留情。他们手中总是掌握着一切风流韵事的一手材料,好像他们的书就是扒在床底下写出来
似的。不过,即使他们的书确实是扒在床底下写出来的,那也不算什么丑闻,中国历史上就有一种史官,专门
跟在皇帝屁股后面,记录皇帝吃了几碗饭,放了几个屁,那是合法的隐私收藏家。并且,据说,这种史官还被
赋予了职业的特权,连皇上也不敢随便更正他的记录。
英国的那些小报记者如果知道中国还有这样的职业,一定羡慕得不得了,恨不得立马透过月光宝盒飞到中
国应聘这一职位,并且连声称赞中国的民主历史。不过他们不知道,皇上虽然不能随便改史,但是他可以随便
撤史官的职,并且还可以随便用史官的头磨磨铡刀,所以司马迁以后,中国的史官就不大跟皇帝对着干了。说
到底,历史不就是皇上的一支神笔嘛。皇上说,我打江山的时候根本没有这个人,刷,这个名字立马在所有存
档里一笔勾销;皇上说,喂,我说过这么一句话哦,刷,这句话立刻成为每部典籍上的警句。在这个基础上,
中国的皇帝对于史官就有了一点民主,假如史官们对他的私生活感兴趣,他也乐得在纸上风流一回。对一个皇
帝来说,他不在乎隐私,只因为稳私影响不了他的前程。
隐私史官往往肩负这样的使命,当那些在正史上人模狗样的皇帝老儿们出了屁漏,他们得负责把屎盆子扣
在他相好的那个女人身上。每当这个时候,隐私史官们总是很兴奋的。他们搜集到这么多“佐料”,却往往终
其一生也做不成一道历史的正餐,能够有一个上菜的机会,他们已经很满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