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提到了赵飞燕姐妹之母的婚外恋,我想把话题稍微岔开一下,说一说现代人的幸福生活。
昨天我在互联网上看到一条消息,某国人民发明了一种可以显示伴侣是否红杏出墙的内裤。这种内裤的
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它能够准确地记录下穿著者一天内脱裤的次数和每次脱裤的时间,比如说一个男人如果
脱裤时间超过半个小时,他的太太就有理由怀疑他的清白。
这条新闻非常有趣,以至于我看到它时立刻抬头看了看日历,并非愚人节。我的这个看日历的动作说
明,因为现实过于黯淡,我怀疑一切貌似有趣的东西的真实性。印象中邦德片(007)里有一个情节,邦德在
监狱里对付一群非法鸡奸者的办法是,穿上一条加了锁的铁短裤。防出墙内裤发明者大概从这里得到了灵
感。但是邦德的铁短裤用来对付外来的非法入侵,防出墙内裤其实是想防止自己出轨的欲望。
防出墙内裤一方面否定了道德的约束力,一方面又肯定了人性的脆弱,这种创意很到位地展示了后现代
社会里道德替代物的需求。一方面是人类有关性的理论在一次又一次地“出轨”,义无反顾地为男人与女人
的出轨开脱罪责,另一方面性生活财富又仍属婚姻的对方私有,性理论支持出轨,性道德要求守贞,怎么
办?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物化管理。
什么情况下需要防出墙内裤?据我想有六种情况:一个管不住男人的女人想锁住自己的丈夫;一个管不
住自己的男人想给自己加锁;一个道德家想向他的女人示意他的安全可靠。这三种情况男女互换亦然。
在赵飞燕时代,防止红杏出墙当然不需要什么内裤,一个女人在出轨前就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等待迎
接出轨后的地狱生活。在那个时代,道德舆论就是一条最有效的防出墙内裤,终生贴身穿著,无法除下,当
然,它是对女不对男。
不过,相对于人类所有欲望里最强大的性的欲望,任何道德的内裤都是有缝隙的。比如说赵飞燕的母
亲,私情竟然是发生在丈夫的眼皮下,再比如说赵飞燕,在皇宫里也敢养面首。所以还是现代人来得实在,
我不相信你,我更相信那条裤子,裤子可以告诉我......面对这条防出墙短裤,古代的人们大概会想,现代
人为什么要这样自讨苦吃呢,他们知不知道什么叫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