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声太大——北京球迷的SB情结
(《足球》报专稿,不得转载转贴)
一般来说,人体的某些器官是不应该在公众场合亮出来的,不过在北京就不太一样,依我在北京生活14
年的经历,我发现某些北京人就经常把应该放在裤裆底下的东西挂在嘴上,很像网络女作家南琛,他们
最经常的口头语就是夸自己人的NB和“夸”对方的SB。
得声明,我说的是“某些”,而不是全部。我自己也算北京人,也喜欢国安队,但实在看不出来这些不
错的小伙子可以用B来形容。
在国安对波导所谓的德比战中,波导队在北京球迷的谩骂声中失败。其实,波导也不是被骂败的,真正
的原因还是李铁犯混,和兰柯维奇发生冲突被双双罚下。这场比赛简直就是1990年世界杯上荷德大战的
翻版,同样都是同时被罚下一个人,下前锋的胜利,下后腰的失败。球队没了后腰自然像断了脊梁骨,
输球也在情理之中。
我要说的其实不是足球,而是某些北京人那种莫名其妙的优越感,用东北话说,这部分人的心态就是
“狗尿苔长在金銮殿上了”。《北京青年报》曾经刊登过一个中学生的来信,该学生十分讨厌民工,问
道:“为什么他们不好好在家呆着,非到别人的地方来?”这孩子就是这种狗尿苔心态的受害者。
上次回北京,和一个做导演的师兄说到这个问题,他说,其实北京有两个,一个是北京的北京,一个是
首都的北京。比如南京是数朝古都,但现在,剩下的只是南京的南京了。如果国家迁都,北京还能剩下
些什么呢?我不知道。
做一个首都人,值得自豪,但这种自豪无限膨胀的话,实在是很危险,很容易觑天下为无物,目空一
切,直接的结果就是眼高手低,小事不愿意做,大事又干不了。吃着八元钱的涮羊肉畅谈几千万的买
卖,梦想赚洪都拉斯的钱。就像国安队一样,空喊永远争第一,结果永远排第七。精神可嘉,能力不
足。
反映到球迷身上,工体那种整齐划一的无数人嘴里发出的B声至今让我心有余悸。外省人是永远S,北京
永远的N。那个赛际最后一场,国安对辽宁,1比1,国安逼平辽宁,踢得十分英勇好看,但坐在工体看
台上,我突然明白了文化大革命是怎么发生的了,也似乎知道了纳粹的来由。
我绝对没有说“北京的北京”这些人能鼓捣出什么纳粹来,兹体甚大,他们还没这个本事,最多也就吊
吊嗓子罢了。
热爱首都就要保护首都,别让美丽的北京受到污染,从出租车宰客、沙尘暴到NB、SB,都不太美好。
NB、SB这种话,当成口头语,朋友间开开玩笑没什么问题,要总是几千人伸着胳膊扯着嗓子狂呼就有问
题了。其实我要说的也不是NB、SB,而是群体心态,高声大嗓还真不是有理的必要条件,无论是疯狂英
语、唱忠字歌,还是看球的时候,都一样。(王小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