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西欧有些人对于柴科夫斯基等俄罗斯甚至东欧北欧南欧
音乐家的评论一直抱着一种不公正的态度。
先来看看法国音乐评论家保罗·朗多尔米(Paul Landormy)
在他的《音乐史》(HISTOIRE DE LA MUSIQUE )一书里对柴
可夫斯基的评论:“在五人团的同时代人物中,还必须提及二
位较为平凡的音乐家:鲁宾斯坦和柴科夫斯基,他们生前可能
声望很高,因为他俩当时很受欢迎。他们的作品冗长罗嗦,音
乐往往有令人生厌之感,而且表现出的特点与其说是俄罗斯的,
不如说是德意志的。……柴科夫斯基的民族性可能较强一点,
但他没有足够有力的个性来打破日耳曼艺术的束缚,他很早就
受到这种艺术的影响,而且以后又追求平庸浅薄的成功。”“著
名音乐评论家”费巴里奥也说:“除了他大约十五首风格多变的
钢琴作品富有创造性的韵味之外,其他的作品都限于假古典主义,
假浪漫主义艺术(在性质上有些世界主义)的不良倾向,这妨碍
了他取得象其他一些近代大师们所应有的发展。”对鲁宾斯坦的
评论我不想表示异议,而柴科夫斯基则完全不同。 这些评论出现于本世纪三四十年代,当时边缘人(出生于捷克的
犹太人)马勒的作品正被类似的评论大肆抨击,很少公演。维也
纳到处充斥着小施特劳斯家族似乎只有旋律的小曲,至今不衰。 先说说音乐家的个性与心理。“个性神经质,内向,忧郁,甚至
有‘断袖’之嫌。”这话一点没错。那么其他伟大的作曲家就没
有个性的缺陷了?!我看恰恰相反。贝多芬暴躁,勃拉姆斯孤僻,
舒曼最终精神崩溃,柏辽兹反复无常,瓦格纳的阳奉阴违,理查
·施特劳斯的狂妄自大,我看音乐史上响当当的人物没有一个是
有完整人格的。再说“断袖”之嫌,的确有这个嫌疑,然而终归
是嫌疑。按照现在的猜测法则,3B中2B终生未婚,也有这个嫌疑。
梅兰芳先生终生扮女人,还有一个非常女性化的名字,猜测也许
会更多,可他还是有世界声望的人民艺术家。即使这是一个事实,
这与柴科夫斯基的艺术又有何干呢?达芬奇是同性恋已经得到公
认,也没见他的那幅没眉毛的孕妇的画作有所贬值,比尔·盖茨
到处搜罗这位全能型天才的画作及飞艇飞机的设计图纸,并把它
做成了瘟都死的屏幕保护让全世界人欣赏,那么这位当今世界首
富似乎也有某种嫌疑了?何况他四张的年纪才结的婚……俺顺着
这条思路往下,自己都觉得十分无味。个性与音乐作品的水准没
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再说说音乐家的作品的价值。“一切艺术形式更重要的任务是要
解释生活,判断生活,再更进一步去启示生活!”这句话也是一
点错都没有。作为实现这个目标的典范人物瓦格纳他的作品到底
启示了什么样的生活呢?希特勒从中得到启示杀害了几百万犹太
人和几千万的其他民族。至今在欧洲二战中受害的人民听到他的
汤豪舍与女武神出骑的乐段都不寒而栗。当然贝多芬和布鲁克纳
也被其利用,然而瓦格纳是彻头彻尾就宣扬一种德意志至上主义
的艺术家。当然,纯粹从音乐角度来说瓦格纳攀上了贝多芬之后
的艺术高峰。但不能说柴科夫斯基就一无是处,曼弗雷德交响曲
的浪漫主义水准比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丝毫不差,而恰恰与瓦格
纳在对立的一面,第五交响曲的英雄性主题自始至终鼓舞着俄罗
斯甚至整个前苏联人民抗击纳粹的入侵的伟大卫国战争(肖斯塔
科维奇的第七交响曲出现在战争的后期)。推广开去,意大利的
歌剧作曲家,以及德沃夏克、格里格、西贝柳斯、德·法雅都应
具有同德奥法等西欧作曲家同等重要的地位。其中主要的争执在
于旋律的运用,可以这样来解释,西欧在巴赫和莫扎特、贝多芬
之后,旋律宝库已被挖掘的近乎枯竭,而其他各民族的因为起步
较晚,本民族的音乐土壤依然丰厚,在作品中充分取材的余地极
大,所以显得格外突出。我们国家自己的保留曲目梁祝协奏曲几
十年长盛不衰的主要原因就是其充分得益于民间丰厚的音乐素材。
据我所知,柴科夫斯基是一个极其谦虚的作曲家,他曾经花费数
周的时间听完瓦格纳指环的全剧,在其间多次被感动得泪湿衣襟,
并给予极高的评价,他没想到半世纪之后自己的祖国成为剧中宣
扬思想的最大受害者。柴科夫斯基的创作态度一直是认真严谨的,
他的1812序曲与贝多芬的威灵顿的胜利交响曲,同样重金之下的
应约之作,抛开那些现在唱片公司炒作的炮声之外,1812的艺术
价值显然比后者的要高。显然柴科夫斯基是第一个能与西欧抗衡
的俄罗斯作曲家,他的身后伫立着拉赫马尼诺夫,哈恰图良,普
罗科菲耶夫,肖斯塔科维奇等伟大的继承者。 最后说说音乐评论。俺觉得音乐评论家是一个怪异的群体,他们
在音乐发展中起了多少积极的作用让人怀疑。其中的代表人物可
能就是汉斯立克了,他当年力保勃拉姆斯,极其尖刻的贬斥布鲁
克纳,给后者造成了极大的内心伤害。仅此而已,他在历史上为
我们留下了什么音乐作品没有就不得而知了。而布鲁克纳依然是
布鲁克纳,他和后来的继承者马勒开创了古典音乐的新局面。我
更喜欢舒曼的音乐评论,他的文笔和专业水准以及豁达的胸怀实
在令人敬佩。看过一本和我一样的音乐业余爱好者所写的书,前
言里有一句话:“不要被评论家文章里面的音乐专业术语所吓倒,
你应该明白他们也不懂你所从事专业的知识。”因此不迷信那些
所谓音乐评论家所写的东西,完全靠自己的耳朵与心灵来评判吧,
音乐艺术特别需要这样。 3/12/2000初稿
3/16/2000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