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水果之前言 瓜果城的称号对于兰州来说是当之无愧的,据多年前的
一次统计,当时兰州人均水果消费量是三十多公斤,居全国
省会以上级城市之首。
^^^^^^^^^^^^^^
请看清了,烟台、砀山、吐鲁番的同胞可别扔我臭鸡
蛋,当然其它地方也求您别浪费西红柿,现在挺贵的 由于周边各下属县乡村遍布沙地,加之日照充足、气候
相对干燥和早晚温差较大(便于糖分蓄积),病虫害少(许
多地方都是虫口夺果),所以这里成了瓜果天堂。 桃、杏、李、葡萄,西瓜、香瓜等通常的北方水果在这
里都可找到并且生长旺盛。 比如桃,在兰州的几座山上遍布桃树,绵延数百亩,每
年这几天,粉红色的花浪随微风(使我想起前版主)起伏,
届时都有桃花盛会,市民们扶老携幼,真正的人花掩映,还请
来原唱在此高歌《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桃树的矮种高产
技术就是由此推广到全国的,所以在桃上市季节,也成了它的
泛滥季节。亏了有‘杏伤人,桃养人,李子树下埋死人”的说
法,所以桃每年还是宁滥勿缺。 再如西瓜,兰州的西瓜个头并不很大,但是含糖量极高,
有年叫做“金花宝”的品种在全国还获了头奖。某次在某地吃
当地的优良品种,我吃出了黄瓜的味道,可能是因为当地多雨
且属于早熟品种的缘故。从床下用脚勾出一个西瓜,然后一劈
两半,用勺挖着看电视,是每年夏天最惬意的事。 下文将只就白兰瓜、铁蛋子、冬果、软儿梨等兰州特色水
果谝一谝,暄一暄,白或白或,吹一吹,摆摆龙门阵(都是一
个意思:o))。 兰州水果之白兰瓜 从字面上来看,这可能是一种白色的兰州出的瓜的意思,权
威们引经据典来驳斥我时俺应该是毫无还手之力的,这分明是瞎
猜。但是白兰瓜之于兰州水果就象牛肉面之于兰州小吃一样,是
象征,也是大使,在北京的秋天就随处可见水果摊上显眼的白兰
瓜,而且价格不菲,这就是一个鲜活的实例。 老实讲,白兰瓜其实引种自北美,在兰州安家落户已有百多
年啦。 我印象中的白兰瓜呈青白色,真正的上品捏上去微软(跟盖
茨无关),切开后一股酒香扑鼻,果肉呈瓜汁浸润后的深绿色,
入口后非常的甜,并有点刺激舌头,但不象菠萝那么火爆持久,
更不要什么盐水浸泡。 但是很长时间也没吃到这样的白兰瓜了,主要原因是兰州地
区的品种退化,优质品产地逐渐西移,甚至到了河西走廊一带,
不过近些年又推出了叫做“黄河密”的新品种,通体金黄(应该
叫金兰瓜:-)),里面还是一样,而且内蒙一带也有引种,产量很
大,外地经常看到。 兰州水果之铁蛋子 铁蛋子真正名副其实,外表看来就象一个经年生锈的铁球,
表面斑驳陆离,貌似故宫的门环,它也是一种瓜类。 虽说面目狰狞,可它的果肉呈细腻的金黄色,往往给食者一
个意外的惊喜,口感和果肉颜色与哈密瓜颇为相似,二者的主要
区别在于外表--哈密瓜是椭球形的。 兰州水果之白萝卜
“什么?白萝卜?有没搞错,拿菜来冒充水果。” 但是,至少在俺儿时,这白萝卜还真是一种可口的水果。 兰州地区能生长的植物的确不多,但是只要可活,往往会长
得特别好,比如蒜苗,我从老家刚到兰州时,远看常把它当成葱,
因为从没见过如此粗壮的蒜苗。 这白萝卜也一样,长到五六斤的是家常便饭,而且除了表皮
微辣以外,里面的果肉竟是甜美多汁的,并且越往心儿里越甜,
所以中小学时经常见到同学嘎嘣嘎嘣的举着个白萝卜吃得挺香,
刚开始还纳闷,后来尝过以后,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 顺便说一句,白萝卜是兰州牛肉面最重要的配菜之一,用
“清”汤将其炖烂,特别能够去油腻。如果你发现那家牛肉面里
没有切成片状的白萝卜,那一定是李鬼了。 兰州水果之籽瓜 有没有花钱为别人工作的感觉,而且是大庭广众。在兰州街
头吃籽瓜时就这样,不过花钱不多,五分一个。 这籽瓜外形跟西瓜差不多,不过瓜纹较淡。 在人们琢磨如何使西瓜籽更小,甚至无籽时,籽瓜却要求籽
越大越好,越多越好。的确它的瓜籽很多,每个都有一般西瓜籽
数倍大,且中央有个白斑。它是制作零食瓜子的最好原料,兰州
每年有大量籽瓜籽输往外地甚至出口,当然本地也有高质量的成
品,在国内食品超市内你会经常看到许多种类。 所以籽瓜的价值在于籽,吃完后一定要留下它,然后摊主把
它卖给加工厂,由加工厂消毒使用。如果想抱个籽瓜回家享受,
那时一种奢侈,因为将要花费五分的数十倍的价钱。不过现在街
上的籽瓜摊越来越少,听传言有了加工机械,可能叫做“吃瓜机”
吧。:o) 籽瓜的瓤呈淡黄色,不是很甜,但据说是一味中药,有益气
补肾之功效。 兰州水果之冬果 冬果是一种梨,一种很大的梨,一种金灿灿的梨,一种又酸
又甜的梨,啦~啦~~,呵呵,就差谱曲了。 冬果梨通常有一两斤重,通体明黄色,肉白细腻多汁,而且
是俺心目中真正酸甜的梨味,我个人对白糖水一样的梨不甚喜好。 冬果梨秋天从树上摘下时可不是这样┈┈绿皮,果肉又粗又
酸,跟野梨一样,除了个头大点。但是,窖藏数月,再于冬天上
市时(故称冬果),丑小鸭变成了天鹅。 两人是不能分梨的,由于冬果梨得天独厚的条件,即使三人
来分每位都不觉得吃亏。 还有一种与其相关的兰州小吃,叫做热冬果。即把整个冬果
与冰糖在铁锅里炖,直至褐色。用小碗盛着以瓷勺进食,甚是美
味,并且有润肺止咳之功效。
兰州水果之软儿梨
同冬果相比。软儿梨的遭遇更加坎坷。
秋天下树后,没有地窖那样的星级宾馆供修身养性,它被扔
在了露天里,顶多盖个草席,任凭冬日的风雪蹂躏,最后变成了
一堆似煤球大小黑不流秋的东西,主人才想起来该推车出去卖了。 出人意料的是,往往生意很好。 软儿梨的吃法很别致,准备一碗清水,将其浸泡其中,等上
一刻钟(急性子不行),取出敲开它外面的冰甲,揭了皮,就可
享受其柔软酸甜的果肉了,虽说色香味缺乏第一项,但好吃的最
终还要靠口鼻下定论。不象小鬼子的寿司,只有个色。 在浸泡之前,软儿梨一点都不软,由于它里面的果汁全部结
为冰茬,故坚硬无比。据说冬天其它的水果商贩不敢招惹卖软儿
梨的摊主,因为到时动起手来,中上几颗,可是不好消受的。 兰州水果之后记 终于又完成了一个系列,可以松口气,歇歇啦。 以前称自己不是一个美食家,但得承认,我是一个水果爱好
者,准确地说,应该是水果桶、水果仓┈┈只要是水果,我都爱
吃,家里每年剩下的水果都是我给报销了的。初中时一个暑假的
下午,俺偷吃了五六斤家里不知从哪儿弄来的刚下树的软儿梨
(你们不知道它有多酸;o)),害得家人担心了几天,最后倒也没
事。 好了,关于吃就此应该打住啦。再写下去顶多只能换回自己
更多的口水。:-)~~~~~~~ 也许得响应版主号召来点精神食粮……
199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