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惜
五一长假马上就要到了。四月三十号不是平安夜也不是除夕,什么也不是。但在德国人的传说中,四月三十日夜里,德国各地,乃至全欧洲的女巫、巫师、大小妖魔鬼怪,都会飞赴德国中部哈尔茨山脉的布罗肯峰,参加魔鬼的宴会。这一晚,就叫做瓦尔普吉斯之夜,亦可称作布罗肯峰之夜。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布罗肯峰上有类似“峨眉佛光”一样的奇景。当人在山顶,背向晨、昏的太阳而面向前方薄雾站立时,身影巨大地辉映在薄雾中,身体周遭形成一轮光圈。当地人以为是闹了鬼,管它叫做“布罗肯幽灵”。这幽灵最有力的传播者,当属德国大诗人歌德,他花费了六十年时间写作的长诗《浮士德》里,描绘了浮士德冷酷地撇下了刚刚经历了丧母和丧兄之痛的情人玛甘泪,被靡非斯特拖去参加这个宴会的情景:鬼火荧荧、枭声桀桀、群魔乱舞、齐声高唱撒旦之歌。浮士德天良未泯,在人群中仿佛看见了玛甘泪被囚的幻影,却被靡非斯特给岔开了,歌德还仿照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的写法在此加入了一段瓦尔普吉斯之梦,以突出其迷幻色彩。
后来者纷纷将布罗肯峰之夜作为“群魔夜”的代言词,有份参与宴会的魔鬼与巫师也将这个当成了一种身份象征;巴尔扎克在《驴皮记》中亦提过一个神秘的群巫晚会,“那荒唐怪诞的场面,堪与浮士德博士当年在布罗肯峰所见到的情景媲美。”前苏联作家米尔加科夫的《大师与玛格丽特》里,魔鬼沃兰德也声称曾去布罗肯峰与魔女偷欢过,还染上了关节炎。更有趣的是,德国童话大师米切尔·恩德的《愿望潘趣酒》中,那个与魔鬼联手毁坏生态环境、毒害人类的现代巫师伊尔维策尔,在隐秘住所墙上,把自己能获得的所有头衔都挂了出来。与他所有的同行一样,伊尔维策尔是很看重这些头衔的。一张证书上写着“妖术学院院士”;另一张证书上写着“恐怖因果学博士”;第三张证书上写着“应用卑鄙无耻学讲师”;最后一张证书上则写着:“布罗肯峰之夜的成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