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了“后光”
-读《赵元任杨步伟浪漫人生》

看到了“后光”
----读《赵元任杨步伟浪漫人生》

第一次知道赵元任和杨步伟伉俪是听说他们的婚礼出奇的简单:由杨步伟下厨做四样小菜,请好朋友胡适等聚
一下,给亲朋好友寄一份自己写的结婚证书。上面写着:赵元人博士和杨步伟女医士十恭敬地对朋友们和亲戚
们送呈这份临时的通知书,告诉诸位他们两人在这信未到之先已经在1921年6月1日下午三点中东经百二十度平
均太阳标准时在北京自主结婚。并且声明,除了“抽象的好意,例如表示于书信,诗文,或音乐等,由送礼者
自创的非物质的贺礼”之外,礼物一概不收。事后因为真的退掉礼物而得罪了亲戚。记得当时听后震动很大,
他们拼命想表示的是“婚姻是两个人的关系,与家族无关”,我认为这完全正确,并从此以这样的婚礼精神和
观念为楷模,虽然直至今时今日一般人要做到这一点仍阻力重重。

读了手中江苏文艺出版社双叶丛书之一《赵元任杨步伟浪漫人生》后又知道了其后的趣事:素来喜好天文的赵
元任因为在通知书里写到“东经百二十度平均太阳标准时”,于是他的天文家朋友George van Biesbrook收
到了英文的通知书后就在他的yerkes观象台的“布勒登”牌子上贴起来,所以他们的结婚成了一种天文现象
了。杨步伟女士写道:“我们当时这无仪式的结婚仪式,不但是在那时轰动一时,就是一直到现在很多人还要
说学赵元任夫妇的结婚仪式,但是没有一次学象了的。就是我们自己的女儿们也学不象。”自豪得意之情躲藏
在字里行间。

之所以会出现杨步伟的自传是因为这本书在形式上分成前后两部分:横版的《一个女人的自传》和《杂记赵
家》的节选以及赵元任《早年回忆》,《第二个九年》和《在美十年》的部分译文,采用竖版的样子。由于夫
妇俩人的文字均是节选,读完后产生了对于没有收入本书部分的阅读渴望。

此书另外一个形式上的新奇之处是第一部分传记的注释部分的对话体。如,杨步伟写到双方都对旧式大家庭的
订婚安排作出反抗,并勇敢地阐明自己的婚姻立场时在该叶的“注释2”中问丈夫:“元任,我定的对不
对?”丈夫在底下加注到:“你退的对,定的对,我后来也是退的对,定的对,不然不是娶不到你了吗?----
元任”夫妇恩爱之情溢于纸外。

对于这本书中的一些文字,我是有些意见的。编者出于对作者的尊崇之情,因此哪怕是一些不合时宜的旧时用
法仍保留原样。例如《一个女人的自传》中几次提到的“做爱”一词依我的理解和上下文的含义必定是现在
“谈恋爱”的意思。那时白话文才刚刚兴起,许多的新概念和时髦词还无法在中文中找到合适的翻译或是表
达,自造词的现象比比皆是,有的成了日后的经典比如“幽默”“逻辑”等,而有的词义和现时的意义已是判
若云泥,怎好一味地尊崇原文呢?这会使现在的读者看起来极别扭。另一个词义变化较大的是“生产限制”,
完全可以换成现在所说的“节育”。此外,在《早年回忆》中将“横竖”一律写成“横是”,也颇让人费解,
看多了才反应过来到底是什么意思。

这本书的内容部分是极有吸引力的。我是一口气看完,不舍得留到日后慢慢分享。杨步伟的自传正如她的个性
一样----务实开通,爽快明白。许多令我不敢逼视的那个时代的大学问家象陈岱孙,叶企孙,胡适之,金岳霖
等无不在她的笔下显露最具人情趣味的一面。又因为是女性,杨女士自然也对生命中的情感格外细细描绘,这
也印证了绝大多数的女性对于恋爱中的细枝末节是纤毫必录的,录在心瓣之上。

和林语堂先生的《京华烟云》是由英文写作的一样,赵元任先生用英文写成的《早年回忆》也极其自然地提到
了中国目前还保留着的和已经消失了的一些个民俗民风以及他所生活的旧时大家庭中启蒙孩子的习俗。赵元任
先生是一位“通人”,哈佛的哲学博士,哈佛燕京社的起创人之一,同时是数学家,物理学家,音乐家和语言
学家,由“汉语言学之父”的美誉。赵元任杨步伟及其子女孙儿三代都在教育界上供职,共获得过包括文学,
科学和算学在内的十八个金钥匙奖。赵先生是用一个“完人”的标准来比量自己的,而这个几近完美的人早年
性格形成,对科学,语言之兴趣的萌发,赴美留学定夺科目的犹豫都在书中有所交待。读来令人对于教育的演
进和历史的细节都再一次做出审视和思索。

赵先生笔下有一股至真至善之气扑面而来,中译文用词的优雅明白可推知原文的精到流畅。我觉得工于自然科
学的赵先生笔下才气过人,高于专业文人的水平,蕴含着一种繁华尽去后难得的朴素和清灵的大师光泽。想起
了丰子恺先生曾提到过恩师李叔同先生“他博学多能,其国文比国文先生更高,其英文比英文先生更高,其历
史比历史先生更高,其常识比博物先生更富,又是书法金石的专家,中国话剧的鼻祖。他不是只能教图画音
乐,他是那许多别的学问为背景而教他的图画音乐。李先生的教师,是有后光的。”和李先生一样,赵元任先
生之令人折服,也是因为那份散淡背后的执著,和那种学问背后的人格的“后光”。

99.12.4.



想飞又怕飞
下海记
小马过河游周庄
一片没有记忆的海洋 -有感于《刺激1995》
一位医生的诗与爱
Previous PageNext Page


看留言 | 写留言 | 安妮之歌 | 大门口 | 泡网俱乐部




Copyright © 1998-2025 Pao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