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佳人的鼻祖
-中国宝贝53-崔莺莺1

  首先声明,崔莺莺是《莺莺传》里的那个莺莺,不是《西厢记》
里的莺莺。《西厢记》里的莺莺是经过戏剧加工的人物,这个人物要
到元稹写的《莺莺传》中才能得到还原。
  为什么要还原莺莺这个不起眼的小女子?因为这个女子在中国的
爱情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她促成了一种才子佳人思想的泛滥以及
随之而来的才子佳人小说的风行。但是这种风行是王实甫造成的一种
误会。在他改编的《西厢记》中,崔莺莺与张生其实是另外两个更像
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人物。真正的莺莺是谁?后世人已经不再关心。
  王实甫选择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故事来改编《莺莺传》其实也很
有道理。卓文君当年追随司马相如,帮助夫婿用文字展开对上流社会
的进攻,正是才子佳人的鼻祖。但是卓文君和司马相如都是有名的历
史人物,改编起来不好随意发挥,并且不具有邻家私情的谈资效果,
所以王实甫借了《莺莺传》的壳,把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故事糅进去
,制造了中国文学史上最经典的爱情形象--才子佳人。
  从人物性格上来讲,卓文君比崔莺莺更明朗,有进攻性,易于把
握脉胳,易于理解。她在对司马相如一见倾心后,毫不犹豫地跟他私
奔,还在父亲的门前开个小酒铺,当垆卖酒。比起卓文君旺盛的生命
力,崔莺莺就暧昧得多,她先是告诫张君瑞不要“以乱易乱”,接下
来又“自荐枕席”,张生要去长安,她也并不要求长相厮守,只是叹
息“始乱终弃,愚不敢恨”……凡此种种,都是一般人很难理解的东
西。
  王实甫要改编《莺莺传》,就得为这样一种难以理解的爱情和暧
昧不清的人物添加一些道理,比如说,他要增加一些外在的阻力,把
不能相守的原因归结于母亲、事业等等。
  《西厢记》经历了长久的改编过程。在王实甫之前,金国人董解
元就《莺莺传》改编的“董西厢”更加像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故事,
崔莺莺携张君瑞私奔,成就了美满姻缘。这样浪漫的结局虽然完满,
但是不符合道德的框架,终于要等到王实甫改编成“落魄才子中状元
,奉旨成婚大团圆”,才完全被时人接受,成为定格的才子与佳人的
经典。


两性阅读四则 -中国宝贝专栏52
王菲与舒淇的攻守同盟 -娱乐真相专栏
三等礼乐难救国 -中国宝贝专栏51-薛涛15
把爱散尽 -中国宝贝专栏50-薛涛14
兄妹与姐弟 -中国宝贝专栏49-薛涛13
Previous PageNext Page


看留言 | 写留言 | 国色天香 | 大门口 | 泡网俱乐部




Copyright © 1998-2025 Pao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