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理由相信……
王小山
我们有理由相信……“不知道是哪个老记老编最先说出了这句话,很久以来
这句话已经成了媒体从业人员的口头语,不论是刘建洪鼓着越来越庞大的腮帮子
用字正腔圆的普通话说出来,还是记者们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敲出来,总之现在
一看到这7 个字,我本能的反映就是:“我有理由相信,很可能一段谣言又开始
了。”最近看到这句话是在《半岛晨报》上的文章《一次意外的痛楚里》,在评
价辽宁队三名队员张玉宁、曲乐恒和王刚车祸受伤的时候,作者说:“由此我们
有理由相信,车祸发生的路上,并没有弥漫着酒香,在没上场的日子里,他们有
的是时间去喝酒。”我不知道我们的记者编辑们是什么学历,这么一段毫无逻辑
的话就被堂而皇之地印成了铅字。其中强烈的暗示甚至能让人们的思维发生变形。
由此我知道,当人们信誓旦旦地说“有理由”的时候,其实是最没理由的时
候,颇有点“没P硬挤,锻炼身体”的味道。 媒体记者们扑风捉影、见缝插针、指鹿为马、无中生有的本事越来越大了,
而且手法越来越巧妙,为了获得眼前那针尖大的利益,不惜在被报道者的伤口中
撒下大把的氯化钠。 这次辽宁三名队员车祸遭创从本质上说只是一次普通的交通事故,但是由于
当事人是公众人物,加上辽宁队目前的内忧外患,所以格外引人注目,但是在这
样有人严重受伤性命几乎不保的事件中,这些半梦半醒的报道最起码是不够厚道
。 如果说《半岛晨报》的报道还是故做冷静地装模做样的话,那么《天津日报》
的报道几乎可以用无耻来形容了,在《辽足横祸前车之鉴泰山不准驾车外出》的
消息里,天津的记者写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辽籍泰山队球员讲:‘作为驾
驶员的张玉宁肯定喝酒了。’“我不相信这为泰山队的队员会这么说话,大家想
想,平时说话谁用过这种句式?当然,如果你是个领导,经常做大而无当的报告
的话除外。 换个角度来说,这种话刊登在报纸上,对张玉宁是个什么样的打击?张玉宁
和曲乐恒从小一起玩到大……我只知道,张玉宁心灵伤口上氯化钠数量也越来越
多了。 这个记者是聪明的,他引用了别人的话,自己却不加评论,但是这样就能摆
脱自己的心理负担吗?如果还有心的话。 根据无罪推定原则,在有证据证明张玉宁系酒后开车之前,我们只能认为他
没有喝酒,而且根据最新条例,即使他酒后开车,乘车人也有一定责任。但是,
在这里我们用不着操心这些事情,这些事情自然由司法机关和交警队处理。 我们已经因为车祸损失了一个曲乐恒,千万别因为记者造成的”人祸“再毁
了一个张玉宁。 美国一个摄影记者曾经叙述他在一次事故现场的感受,那是一个白发苍苍的
祖父在倒车时无意中将自己心爱的小孙女撞倒的事件,小孙女已经停止了呼吸,
祖父抱着孙女的尸体,难过之极。记者说:如果我当时按下快门,我肯定会获得
那年的普利策奖,但是我不能,我不能用别人的痛苦换取自己的荣誉。 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美国人未必是个好记者,但起码还是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