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心武什么毛病?
-文/王小山

刘心武什么毛病?
文/王小山

  寂寞了许久的刘心武突然在《光明日报》上忠告起了妙龄少女,好在他后面比较谦虚,说什么"还盼方
家,不吝赐教",我倒不是什么"方家",不过就文论文,教教你没什么问题。

  在这篇文章《给妙龄少女的忠告》里,我只看到了两个字:意淫。

  刘心武岁数不小了,摆出一付老人家的样子,和某些器官退化了只能动嘴人一样,腻在少女面前,说些不
三不四的话,满足自己器官上难以满足的欲望,但是你满足你的,干吗还恬不知耻地发表在报纸上呢?真的不
怕丢人现眼?

  妙龄少女,年龄应该在16-20岁左右吧,这个年龄的女孩子大都天真烂漫,对未来、对生活、对爱情充满
幻想,而刘心武对"一位沾亲带故的妙龄少女"的引导简直是可笑之极。

  看:

  (1)要十分诊视你的童贞。千万不要因为读了某些文字,便以为自己尚未解除童贞是落伍、保守、不懂得
享受生活或丧失了个人自由。

  要把童贞郑重地奉献给真正的爱情与健康的欲望。我特别不希望你为"开放"而"开放",糊里糊涂地在某一
刻丧失了你的童贞。需知你的生命只有一次,你的童贞一旦丧失便不可能有第二个"初夜"。在性事上的开放与
自由,根据我的理解,是不但要摆脱长辈"老朽"的"陈规陋习",而且也要摆脱"新俏"的"时尚指引";应该完全
听命于你独特而真实的感受,以及发自灵魂深处的愿望。

  王小山评论:又要"十分珍视你的童贞",又"应该完全听命于你独特而真实的感受,以及发自灵魂深处的
愿望",真是让孩子为难,如果真的听命于独特而真实的感受,以及发自灵魂深处的愿望,那么没有任何女孩
子能在婚前保持什么童贞,这根本就是一对矛盾,刘心武用他那一代的"处女膜情结"来劝导"妙龄少女",大概
是被某种油蒙了心了。生命只有一次,童贞也只有一次,既然没有第二个"初夜",那就只好让它没有了。要第
二个初夜干吗?

  (2)在性观念,特别是性行为上,要有一道底线。为金钱,为虚荣,以及任何掺有欺骗成分的性行为,都
是不道德的,对此内心里应有耻感。乱伦的性行为至少是不正当的、病态的。多人乱交的性行为至少是丑恶
的、变态的。同性恋如果是出于自愿,那是仅关乎他们(或她们)双方的私事,可对之持宽容态度;但把同性恋
视为一种时髦,似乎不尝试一下就不算"新"的"人",则是糊涂想法。一句话:不要随便和人上床--在我所知道
与理解的西方,这个原则于大多数少女而言,也仍属至理名言。

  王小山评论:但凡伪善的道德家、假洋鬼子都有这些个道德底线,虽然这并不妨碍他们以看处女落红为乐
或者"10年一觉扬州梦",反倒不如杜牧或者柳咏这些人可爱。当然,今天的从业妇女里也很少有李香君、柳如
是了。但是,对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卖身的女人,你是不能用你这些所谓的道德底线去加以鞭挞的,莫非真
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乱伦、乱交、同性恋、和人随便上床。刘心武,面对一个"妙龄少女",还"沾亲带故"的,你说起这些,是
不是觉得很过瘾?

  (3)不能吸毒。即使是大麻那种所谓比较"轻微"的毒品,也千万不能"尝尝"。吸毒不仅可耻、可鄙,而且
是犯罪。你问:有的人吸毒后戒了毒,显示出才华,得到社会承认,为什么我就不能也把吸毒当作一种生命体
验,一种艺术创作的"原始积累"?"有的人"的那个情况我不清楚,但你一定不能有这样的想法。总之:不要沾
毒。我倒知道,有的毒贩子自己并不吸毒,至少并不真的吸毒。美国最新的奥斯卡大奖片《美国美人》里头,
那个把中年男主人公迷得夜里在性幻想里手淫的美少女,总是津津乐道她如何与男人共渡良宵,其实,影片最
后揭示,她却并未被任何一个男人破瓜--你好好琢磨一下这个细节的意蕴吧!你最信"西方新潮",那么,《美
国美人》是原版的,正宗的,为奥斯卡奖镀了金的,总比"二手货"、"三级倒"的"西新"更可成为你的参照吧!

  王小山评论:吸毒是犯罪吗?什么法律的规定?列出来看看。

  毒品绝对不能沾,但是既然给人忠告,告诉别人原因好吗?不能说"那个情况我不清楚",反正你不能干就
是了,起码举几个例子不难吧。

  "我倒知道,有的毒贩子自己并不吸毒",我也知道,有的毒品贩子自己也吸毒的,这不是理由。

  至于我,我也不清楚,所以我也从来不给谁什么忠告。

  (4)读书,不要轻易相信所谓批评家的言论(无论推荐还是"酷评"),不是他们这些人没水平,而是--他们
往往并没有读那些书,至少是没有细读,更别说读过两遍以上。这也不能全怪他们,他们也要生存,写那些文
字是他们的生存方式,而他们的生存方式并不能由他们自主设定,往往书商、传媒、作者逼得很紧,而书商、
传媒、作者也都大体是些好人,是市场把他们逼得必须"短、平、快"地把"批评"抛向消费者,否则就"错过商
机"。我偶尔也写些批评文字,其中有的,虽不多,却也属于"不得已而为之"的东西,这是可怜可叹的事,愿
你这辈人以后不至于再如此"面情难却"。因此,我建议,你要多听书友们的口碑,书友说某书不错,起码是他
真的读了,那读后感就很值得参考。当然,人家觉得好的,你读了也可能仍觉不好。

  王小山评论:都是"好人",把自己不了解的东西随便抛给读者,这是什么"好人"?既然劝人别信这些这
些"书评",干吗自己要写呢?什么叫"不得已而为之"?有人按住你的手,不写就给你动刑吗?为了自己那点可
怜的"情面"就可以如此地不负责任吗?

  (5)人家说你"怎么还在读《简爱》?",你何必惭愧?你说自己"怎么就是喜欢不起张爱玲呢?"仿佛做错
了什么事,这算是什么错失呢?不要为赢得别人夸你"有品味"而去读某些书。不要因为怕别人讥讽你"没赶上
趟"而放弃去读某些书。真正的品味是超脱于他人的眼光褒贬,在多元的文化格局里找到自己钟情的精神空
间。

  王小山评论:看不明白,这段说了等于没说。

  (6)不要为同一张报纸上,或同一个电视台里所出现的,不同文章与节目之间,"正文"与广告之间,那些
互相抵牾的价值观念、审美指向而大惊小怪,尤其不必茫然失措。其实这也许正证明着时代的脚步在一左一右
地迈进。把它当作好事,起码是趣事。你不是因此有了更多的选择,引发出了更深长的思考吗?

  王小山:一个多元的社会,或者说一个正常的社会,当然会有各种观点、各种互相矛盾的价值观。这段忠
告倒真像个忠告,但都是废话。

  总评:道貌岸然。

  老了,刘心武,你,该歇就歇吧。


快乐地上网,让电子商务见鬼吧 -/王小山
【黑通社简讯】阎世铎细说净胜球 -黑通社记者 黑心杀手
我们有理由相信…… -王小山
眼泪与鲜花共舞 -为【电脑报·中关村夜话】乱写。
【黑通社消息】中国文艺圈写手大比拼 -黑通社记者 黑心杀手
Previous PageNext Page


看留言 | 写留言 | 板砖买卖中心 | 天下文章数三江…… | 大门口 | 泡网俱乐部




Copyright © 1998-2025 Pao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