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为止,我的叙述偏向于沿袭王实甫《西厢记》的戏剧性写
法,那就是,元稹在一个偶然的情境下,并且是在春天这样一个相思
的季节,见到崔莺莺,与之发生一见钟情,之后即为了爱情施展百般
手段,他的一切行为都围绕着爱情展开。这样写下去,有两种可能,
一种是元稹必须被写成情圣,为了爱情不顾一切;另一种是元稹必须
被写成情棍,为了女人不择手段。
元稹既非情圣,亦非情棍,他只是一个随波逐流、有爱谈爱、在
官言官的人。这一点,在元稹的忏悔录《莺莺传》里非常清楚。事实
上,我的内心更倾向于按照《莺莺传》的平实写法,摒弃一些传奇,
让爱情开始得更现实一点。
按照元稹的回忆,他遇到崔莺莺是在战乱之后,而且是崔莺莺的
母亲强迫他们以兄妹之礼见面的。据他说,蒲郡遇乱之前,他因为跟
崔莺莺一家同住普救寺,早已正式拜访过崔莺莺之母郑氏,并跟郑氏
叙上了亲,因为元稹的母亲亦姓郑,算来,崔母郑氏还是他的异派从
母。蒲郡之围当时也并没有那么严重,只是因为前蒲郡守军的将领暴
亡,继任将领不善治军,致军人时常扰掠蒲人。崔氏之家财产甚厚,
郑氏心下惶然,担心遭掠夺。元稹帮了她的忙,使她家免于被掠。但
是也并不是像传说中的那样,在乱军包围中修书给白马将军杜确,搬
来救兵,他只是跟蒲郡继任将军的党朋有交情,请他们保护崔氏一家
老小不受侵犯。不久,杜确将军整治军规,军乱遂止。战乱过后,崔
母郑氏非常感谢元稹的大恩大德,正式宴请了元稹,并命一子欢郎一
女莺莺出来,以仁兄之礼拜见元稹。
在接受新认的一弟一妹拜见时,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莺莺小姐
发了小姐脾气,不愿出来见元稹。本来,以元稹当时天下第一的才名
,崔小姐不可能不想看一眼大才子的相貌,但是这件事情被老母亲弄
糟了,第一,她不该在一对异姓男女见面之前就决定他们今后不可能
以爱人的身份相处;第二,她不该在决定了一对有可能相爱的男女不
能够相爱的命运之后,还让他们见面。莺莺小姐一听母亲让元稹做了
自己的哥哥,就知道这件事出了岔子。她只剩最后一个办法抵抗那个
不可避免的哀怨结局:永不见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