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网络妙龄少女的忠告
-模仿刘心武搞搞笑

模仿刘心武搞搞笑:给网络妙龄少女的忠告

文/王小山
一位在网上认识的妙龄少女,忽然要我给她些上网忠告,承她不弃,开列了数条:
  (1)要十分诊视你的第一次网恋。千万不要因为读了某些文字,比如宁财神、李寻欢等人的小说,便以为
自己尚未网恋是落伍、保守、不懂得享受网络的自由。
  要把第一次网恋郑重地奉献给真正值得的人,比如猛小蛇、韦一笑等人,因为据我的经验这些人很好面
子,会踊跃买单而不必让你破费。我特别不希望你为网恋而网恋,糊里糊涂地恋了之后还不知道对方是男的
还是女的。需知你的初次网恋只有一次,一但开始了,下一个就是第二次了。在网事上的开放与自由,根据
我的理解,是不但要摆脱那些没上过网的“老朽”的“陈规陋习”,而且也要摆脱像叼得一那样同时跟好几
个人网恋的人所谓“新俏”的“时尚指引”;应该完全听命于你独特而真实的感受,以及发自灵魂深处的愿
望,这意思就是——如果真喜欢,想和他上床就上吧,谁也管不着你。
  (2)在发生性行为这个问题上,要有一道底线,无论是网上还是网下。为金钱,为虚荣,以及任何掺有欺
骗成分的性行为,都是不道德的,对此内心里应有耻感,宋朝老网虫朱熹教导我们,饿死是小,失节是大,
如果有网友要强奸你,坚决不能答应,无论前方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都要义无返顾地跳下去,以保持处
女膜的完整。乱伦的性行为至少是不正当的、病态的,我比你大这么多岁,还沾亲带故的,你就别想勾引我
了,至于我怎么想是我的事,我是个成熟的男人,知道该做什么。多人乱交的性行为至少是丑恶的、变态
的,所以你和网友约会一定要单独约,免得发生意外。和同性网友约会如果是出于自愿,那是仅关乎他们(或
她们)双方的私事,可对之持宽容态度;但要总和同性约会,并且视为一种时髦,似乎不尝试一下就不算
“新”的“人”,则是糊涂想法。一句话:不要像朱大善人和从良匪兵那样随便和人上床——在我所知道与
理解的西方,这个原则于大多数少女而言,也仍属至理名言,她们从不和人随便上床,每次上床前都精心挑
选对手的,免得得不到高潮还弄一身病——包括生理得和心理的。当然上了就上了,但男人床上的话千万别
信,当然信了就信了,但吃亏只能往肚子里咽,千万别说出去,如果让人知道你已经不是处女,麻烦就大
了。
  (3)不能吸毒,即使网友给的也不能吸,即使是大麻那种所谓比较“轻微”的毒品,也千万不能“尝
尝”,大麻的确轻微,你问我怎么知道的?呵呵,我是文人,要体验生活嘛,这不一样。吸毒不仅可耻、可
鄙,而且是犯罪,万一被抓住麻烦就大了,现在捞人价钱越来越贵,别说我没提醒你。你问:有的人吸毒后
戒了毒,显示出才华,得到社会承认,为什么我就不能也把吸毒当作一种生命体验,一种艺术创作的“原始
积累”?“有的人”的那个情况我不清楚,但你一定不能有这样的想法。总之:不要沾毒。什么,我说不清
楚你不服气?不服气也得听,是你问我的,又不是我主动告诉你的。
  还有,最好干脆别上网了,我知道,有的网络公司老板自己也不上网的,至少并不经常上网,比如
ALIBABA的老总就连EMAIL都不会发,还不一样发财。在最新中国富翁排行榜上,几个老总总是大谈网络经
济,但是他们根本就没上过网,这你还不明白?
(4)读网络文学,不要轻易相信所谓网络批评家的言论,不管是方兴东也好、IT99也好、许许、幼虫也好,
不是他们这些人没水平,而是——他们往往并没有读那些文章,至少是没有细读,更别说读过两遍以上,当
然,好多文章就是读了他们也读不懂。这也不能全怪他们,他们也要生存,写那些文字是他们的生存方式,
而他们的生存方式并不能由他们自主设定,往往网站和斑竹逼得很紧,而他们也都大体是些好人,是网络发
展造成的竞争把他们逼得必须“短、平、快”地把“批评”贴出来,否则就“错过商机”。我偶尔也写些网
络评论,其中有的,虽不多,却也属于“不得已而为之”的东西,这是可怜可叹的事,愿你这辈人以后不至
于再如此“面情难却”。因此,我建议,你要多听网友们的口碑,网友说某个人的网恋故事写的不错的话,
起码是他真的读了,那读后感就很值得参考。当然,人家觉得好的,你读了也可能仍觉不好。什么,你说我
为了照顾面子乱写是欺骗读者?我没想骗啊,像我这么聪明的人,他们的破网文还用看吗?
  现在出了名的几个都不认真写了,唉,都忙着做网站的CAO,或者写电视剧赚钱去了,世道就是这样。
  (5)人家说你“怎么还在读小容儿、王猫猫?”你何必惭愧?你说自己“怎么就是喜欢不起心有些乱和痞
子蔡呢?”仿佛做错了什么事,这算是什么错失呢?不要为赢得别人夸你“有品味”而去读某些网络文字。
不要因为怕别人讥讽你“没赶上趟”而放弃去读某些书,如沙子的武侠什么的。真正的品味是超脱于他人的
眼光褒贬,喜欢尚爱蓝或者那么蓝有什么错呢?反正都很蓝嘛。在多元的网络格局里找到自己钟情的精神空
间,不要只看新浪、网易、搜狐,要看也要先看我的个人主页。尤其在网络上,读邢育森和安妮宝贝并不代
表你没品位,能把吴过的网络访谈录和方舟子的科普文章看完,起码是很有耐心吧?又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呢?
  (6)不要为同一个网站上,或同一个评论家不同文章之间,那些互相抵牾的价值观念、审美指向而大惊小
怪,尤其不必茫然失措。其实这也许正证明着时代的脚步在一左一右地迈进。把它当作好事,起码是趣事。
你不是因此有了更多的选择,引发出了更深长的思考吗?比如多事昨天声称自己是土匪,明天就说自己要做
流氓,你就可以思考为什么了,是不是腿被媳妇打断了,剪径不灵,只能耍流氓了呢?要多思考啊。
  这些忠告也许亦可供另一些人参考?不揣浅陋,将其公开,还盼方家,不吝赐教。

附:
观点:给妙龄少女的忠告

http://www.sina.com.cn 2000年05月18日11:16 光明日报
  一位沾亲带故的妙龄少女,忽然要我给她些涉世忠告,承她不弃,开列了数条:
  (1)要十分诊视你的童贞。千万不要因为读了某些文字,便以为自己尚未解除童贞是落伍、保守、不懂得
享受生活或丧失了个人自由。
  要把童贞郑重地奉献给真正的爱情与健康的欲望。我特别不希望你为“开放”而“开放”,糊里糊涂地
在某一刻丧失了你的童贞。需知你的生命只有一次,你的童贞一旦丧失便不可能有第二个“初夜”。在性事
上的开放与自由,根据我的理解,是不但要摆脱长辈“老朽”的“陈规陋习”,而且也要摆脱“新俏”的
“时尚指引”;应该完全听命于你独特而真实的感受,以及发自灵魂深处的愿望。
  (2)在性观念,特别是性行为上,要有一道底线。为金钱,为虚荣,以及任何掺有欺骗成分的性行为,都
是不道德的,对此内心里应有耻感。乱伦的性行为至少是不正当的、病态的。多人乱交的性行为至少是丑恶
的、变态的。同性恋如果是出于自愿,那是仅关乎他们(或她们)双方的私事,可对之持宽容态度;但把同性
恋视为一种时髦,似乎不尝试一下就不算“新”的“人”,则是糊涂想法。一句话:不要随便和人上床--在
我所知道与理解的西方,这个原则于大多数少女而言,也仍属至理名言。
  (3)不能吸毒。即使是大麻那种所谓比较“轻微”的毒品,也千万不能“尝尝”。吸毒不仅可耻、可鄙,
而且是犯罪。你问:有的人吸毒后戒了毒,显示出才华,得到社会承认,为什么我就不能也把吸毒当作一种
生命体验,一种艺术创作的“原始积累”?“有的人”的那个情况我不清楚,但你一定不能有这样的想法。
总之:不要沾毒。
  我倒知道,有的毒贩子自己并不吸毒,至少并不真的吸毒。美国最新的奥斯卡大奖片《美国美人》里
头,那个把中年男主人公迷得夜里在性幻想里手淫的美少女,总是津津乐道她如何与男人共渡良宵,其实,
影片最后揭示,她却并未被任何一个男人破瓜--你好好琢磨一下这个细节的意蕴吧!你最信“西方新潮”,
那么,《美国美人》是原版的,正宗的,为奥斯卡奖镀了金的,总比“二手货”、“三级倒”的“西新”更
可成为你的参照吧!
  (4)读书,不要轻易相信所谓批评家的言论(无论推荐还是“酷评”),不是他们这些人没水平,而是--
他们往往并没有读那些书,至少是没有细读,更别说读过两遍以上。这也不能全怪他们,他们也要生存,写
那些文字是他们的生存方式,而他们的生存方式并不能由他们自主设定,往往书商、传媒、作者逼得很紧,
而书商、传媒、作者也都大体是些好人,是市场把他们逼得必须“短、平、快”地把“批评”抛向消费者,
否则就“错过商机”。我偶尔也写些批评文字,其中有的,虽不多,却也属于“不得已而为之”的东西,这
是可怜可叹的事,愿你这辈人以后不至于再如此“面情难却”。因此,我建议,你要多听书友们的口碑,书
友说某书不错,起码是他真的读了,那读后感就很值得参考。当然,人家觉得好的,你读了也可能仍觉不
好。
  现在真正遇到一本好的新书不容易。世道就是这样。
  (5)人家说你“怎么还在读《简爱》?”,你何必惭愧?你说自己“怎么就是喜欢不起张爱玲呢?”仿佛
做错了什么事,这算是什么错失呢?不要为赢得别人夸你“有品味”而去读某些书。不要因为怕别人讥讽你
“没赶上趟”而放弃去读某些书。真正的品味是超脱于他人的眼光褒贬,在多元的文化格局里找到自己钟情
的精神空间。
  (6)不要为同一张报纸上,或同一个电视台里所出现的,不同文章与节目之间,“正文”与广告之间,那
些互相抵牾的价值观念、审美指向而大惊小怪,尤其不必茫然失措。其实这也许正证明着时代的脚步在一左
一右地迈进。把它当作好事,起码是趣事。你不是因此有了更多的选择,引发出了更深长的思考吗?
  这些忠告也许亦可供另一些人参考?不揣浅陋,将其公开,还盼方家,不吝赐教。刘心武


--------------------------------------------------------------------------------


【黑通社消息】中国互联网事业再攀高峰 -黑通社记者 黑心杀手
网上网下一盘棋 -为<南方都市报>写.
【黑通社评论】可笑人物一箩筐 -黑通社记者 黑心杀手
《大话西游》乱弹 -文/王小山
[黑通社专访]中华网CEO叶克勇:我不和儿子比大小 -黑通社记者 黑心杀手
Previous PageNext Page


看留言 | 写留言 | 板砖买卖中心 | 天下文章数三江…… | 大门口 | 泡网俱乐部




Copyright © 1998-2025 Pao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