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信天游

  写过两位西方作曲家,该写写我们自己的东西了。

  有句话很有道理,“民族艺术就是世界艺术”。

  当今世界流行音乐的主流,起源于非洲丛林及草原的
隆隆鼓声和美洲大陆受压迫者的吟唱,可以说是这个黑肤
色的民族对人类文化的最大贡献。

  《勇敢的心》(Braveheart)中为烈士所奏的哀乐和
香港回归时殖民军队的离别曲同属表达悲壮的情绪,但性
质截然不同,同样的民族站在了正邪两个位置。但是,苏
格兰风笛无罪,它永远是那样迷人。

  没有哪位西方古典作曲名家不从本民族的音乐土壤中
吸取养分,因为他们很清楚只有这东西才经得住时间的考
验。

  我从小至今一直醉心于陕北民歌,连“山人”的来历
也同它多少有些关系,这个我的中学校友大都知道一二,
在此不想详细道来,以防此文也变成“绝对阴私”之类。
呵呵。
  
  “你晓得?~~
   天下黄河几十几道弯?~~”

  第一次给我真正心灵震撼的是这首歌,连同那部极具
争议的电视系列片,虽然那里面令人头脑发热的言语都已
记不起来,但这信天游却十多年一直挥之不去。

  信天游的歌词采用与《诗经》中一样的赋比兴手法,
情歌缠绵悱恻,颂歌大气磅礴。也许一般人不知道,在一
段时期内几乎成为第二国歌的《东方红》,其实是原来一
首传唱已久的情歌填词后的改编曲。

  “说不清,你流了多少月多少年~~
   你翻过了多少山~~
   向前走背着那九重天~~
   不回头吆着那万条船~~
   黄河呀,你才是真正的男子汉!”

  第二次震撼来自滕文骥导演的《黄河谣》,这是一次
对陕北民歌的彻底折服。在影院里我就看过五六遍,更别
提后来电影台不厌其烦的重播。上面那直冲霄汉的民族男
高音至今仍在耳边轰鸣。
  
  “我把那东山日头背上西山~~
   ……
   脚踏黄土心坦然~~”

  这样的魄力和对人生的感悟,真令我叹为观止。据说
信天游的词都是由当年陕北最优秀的文人墨客所填,再经
过一代代的传唱润色而成。这首曲子被李涣之用到了他的
《春节序曲》里,还有其它信天游中的精华旋律,让人觉
得可惜的是简直用得一点不留余地,就象柴科夫斯基对自
己的旋律一样毫不吝啬。而《梁祝》对于江南曲调的再创
作相对还是下了较多功夫的。

  在电影的最后一幕,老年的当归用苍老而浓重的陕北
口音唱道:

  “我晓得~~
   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耶~~
   ……
   九十九个艄公吆把船儿扳~~”
  
  这歌声里凝聚了一辈子的辛酸体验和希望抗争。

  可惜的是滕导演后来再也没有拍出同样富有激情的
作品。
  
  其实象信天游这样的国粹还是很值得进一步挖掘的,
但是现在从事此项工作的人太少了,象《黄土地》那样
的战争年代都有人积极搜集整理,和平时期不重视就更
说不过去(我到处都找不到《黄河谣》的电影原声音乐
光盘就是一个明证),许多精品将随着一个个民歌艺人
的故去而永远失传。

1999.5  


感受马勒
着想联想
从中国足球到男权主义
感受勃拉姆斯
兰州水果
Previous PageNext Page


看留言 | 写留言 | 万里无云 | 山人漫话 | 大门口 | 泡网俱乐部




Copyright © 1998-2025 Pao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