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报·中关村夜话】6月意味着迷茫?
文/王小山
虽然美国NASDAQ指数下跌的幅度远远超过了自封为“首席
科学家”的姜奇平“规定”的25%,但是这丝毫不妨碍
他的信心,他还是和胡泳联袂出演,成立了中国互联网研
究中心,并宣称中关村的事业需要他这样的先知。研究中
心的名头可要比方兴东早些时候成立的互联网实验室大得
多,他们两个企业性质的咨询机构如此一致的卖点,标志
着早先的数字论坛8人组合正式分崩离析,到目前为止,
这8个人大多正式走向了“卖水”的生涯。当然,说是卖
水,实际上有的人不过是混水摸鱼,讨些残羹冷炙罢了,
这一点很多人都清楚。只不过他们把持着IT界的话语权,
别人面对他们的时候不得不微笑而已。
很多人现在都在笑,或微笑或大笑,丁磊和张朝阳估计就
在大笑,甚至在被窝里都会笑出声来,这不奇怪,因为网
易和搜狐上市的计划终于接近成功了。网易公司的股票计
划发行450万股。预计每股上市价格(IPO Price)在14-17
美元,计划筹集资金7650万美元。搜狐计划在其IPO中发行
460万股,每股13-16美元,计划筹集资金6100万美元。如
果真能成功,NASDAQ又多了两位来自中国的新贵,
但是,他们将拿什么回报他们的股东呢?仅仅是PAGE
VIEW吗?正如香港Kim Eng证券的首席分析家史蒂芬·
布朗(Stephen Brown)所说:,“这就像一个店主老是数
经过他的商店的人有好多好多,却拒绝去数进了他的商店、
实际买了他的东西的人到底有多少。”但愿他们成功,别
重蹈中华网和新浪“残胜”的覆辙。 在股市中大胜的是联通,6月22日,中国联通公司股票
在香港上市首日即出现大幅上扬,在早盘的交易中股票升
幅超过10%,他们在香港股票交易所公开发行的一亿两
千三百万股股票超额认购达三倍之多。跟网站相比,联通
的实际业务量和竞争力都大大领先,这可不仅仅是鼠标和
水泥的关系,要想取得良好的业绩,光靠嘴皮子和眼珠子
是没什么指望的,得拿出点真才实学来。
有的时候,眼珠子吸引多了,也未必是好事,比如恒升公
司现在就在持续地吸引着大家的注意力,26日,恒升诉
王洪案二审开庭,王洪的两位代理律师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王洪也做了总结陈辞,虽然判决还没有作出,但是无论如
何,恒升公司都是输家——输掉的人心不是区区100万
能够买回来的啊。另外的一场官司虽然小了很多,但也蛮
有趣味。天津女大学生黄某遭到了莫名其妙的电话骚扰,
原来“雅宝竞价交易网”里出现了一条信息,内容是:今
有天津某某学院98某某2班女生一名,名叫黄某,出租,长
相可以,可干任何事情,每天10元(处女)。信息上还标
出了黄某真实的宿舍电话号码。显然这是有人在玩恶意游
戏。由于雅宝的交易模式是C2C,网站难以控制网民交
易内容,造成了这样的恶果,这给了那些热中于电子商务
的大佬们一个致命的打击——网络安全问题一天不解决,
所谓的电子商务就不可能给人以信心的模式,无论是C2C
还是B2B,莫不如此,如果说传统的商业模式中的欺诈
更容易有据可查,那么网络时代,一个小孩子的个人黑客
行为就能给亚马逊这样的公司以近乎毁灭性的打击的话,
电子商务是无法给人以安全感的,道理就这么简单。
在我看来,互联网的功能更重要的是信息传播功能而不是
商业手段,尤其不可能成为重要的甚至某些人所说的唯一
的商业手段。我也深知,那些操纵着电子商务的人们心里
比我明白得多,只不过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
为利往,他们的眼前利益使得他们欲罢不能而已。我盼望
着亚马逊公司倒闭的那天早些到来,越早越好,越早损失
越小——这损失是全球性的。1996年,我在一篇文章
说过“高科技将毁灭人类”的话,我指的是计算机和基因
工程,虽说技术无罪,有罪的是人,但是现在看来,网络
的发展速度说不定要使经济崩溃的那一天来得早些——经
济崩溃了,人类的劫数也就不远了。
亚马逊危在旦夕,比亚马逊先行一步的是boo.com,这家英
国最大的网上零售公司由于资金周转不灵而倒闭,这是距
离他们开业的时间仅仅半年,这是一声警钟,重重地响在
所有渴望电子商务成为老鼠会的人们的耳边。
和boo.com的倒闭比起来,中国一家刚刚开张的网络公司
R518.COM的倒闭更像是一场闹剧,他们的存在只有13
天,很快传出CMO率众辞职,CEO携宽款潜逃的消息,
但旋即,有传来CEO要告发表他携款潜逃的媒体的消息,
乱七八糟的,如果这只是为了宣传而制造声势的化,也未
免太拙劣了。但这就是中国IT业的现状,有什么办法呢。
说道辞职,目前一个值得注意的方向就是前几个月从传统
媒体被挖到网站工作的那些编辑们又纷纷“逃”回传统媒
体,这固然和网站支出紧缩有关,但更大的可能是这些人
眼明心亮,看出来网站“虚弱”的一面有关。如果越来越
多的人看出了这一点,那网站们离死的一天也真就不远了。
真正“死”定了的是CNNIC的网络评选,现在他们已
经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境地,由于针对他们这个评选的丑闻
不断,使得评选的权威性受到严厉的质疑,而号称非赢利
的CNNIC竟然也推出或即将推出多项收费服务,更是
让人不知所从。这就和那些号称是严格中立,只发表独立
观点的IT评论家忽然做起了生意,这不能不让人怀疑——
如果你的判断和你的客户利益冲突,你将如何抉择?如果
你发表了一篇违心的文章,又如何让人相信你的第二篇呢?
先知们,先回答这个简单的问题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