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看起来相衬的未婚男女走在一起,人们总希望他们之间发生点什么。
崔莺莺千呼万唤始出来,很不情愿地拜见了她新冒出来的大哥时,一对金童玉女令这个场景显得非常辉
煌,所有在场的人包括崔莺莺的母亲都觉得,这场战乱的发生就是为了安排这一对璧人见面。他们会发生一点
什么吧?所有的人都在担心着,同时也希望着。
就好像张曼玉和梁朝伟,自从在《花样年华》里传神地表演了一对互相暗恋又互不承认的男女,看电影的
人们就疑心他们之间应该有一点不同。为什么没有呢?他们气质接近,脾性合适,样貌登对,身份相当,没有
的话倒是怪了。按这个角度想下去,越想越是那么一回事,你看,梁朝伟的女友刘嘉玲,与张曼玉比起来好像
差了一个层次;而张曼玉的老公阿萨耶,竟然是个法国人,这恋爱真是没法谈。
现在好了,梁朝伟和刘嘉玲12年的恋情终于要走到头,看热闹的人们长吁了一口气:本来就不合适嘛!
对爱情来说,公众的眼神有时会带着善意的残酷,而且这种眼神经常是没有原则的。假如一对看起来不合
适的人走到一起,人们就会以外在条件上的差异为由希望他们分开,而一对看起来合适的人要分手,人们又会
以道德为由要求他们厮守。看起来很登对的哈里森·福特最近和他的才女太太分居了,人们的反应跟对梁朝伟
刘嘉玲的反应不同,他们大声惊呼:为什么,他们这么合适?
一句老话:婚姻就像一双鞋,合适不合适只有自己知道。两个人有感觉的时候,怎么都合适,没有感觉的
时候,怎么都不合适。爱情本来不需要承担对得起观众的责任。
然而公众不会理会爱情与他们无关的现实。张曼玉与梁朝伟,到底有没有一点什么?他们还是很想知道这
个问题的答案。可惜这样的答案很难找了。在1200年前,判断一场爱情的有无,可以根据结局:同居或者结
婚;可以有证人:如红娘或小青;可以有证据:如在同一个屋檐下悄悄写就的情书。在公元2000年,爱情与这
种结局的对应越来越少了。人们越来越喜欢站在爱情的边上,做一个快乐的看客,做张罗爱情结局的热心人—
—如红娘?还是免了吧。爱情就是结局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