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姜奇平
互联网的发展,催生出一批新兴阶级,这些人中有的是企业家,比如张朝阳、丁磊;有的把自己打扮成理论
家,比如方兴东;还有的把自己叫做科学家,偶尔还称自己是“先知,”比如姜奇平。
关于IT行业,或者说任何行业需要不需要先知的问题,在中关村曾经有过无数次讨论。其实这是个伪问题,先
知这东西,其实不是需要与否的问题,而是能不能产生的问题。去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家伙获奖原因就是
他的经济发展不可预测理论。倒是他老婆有先见之明,离婚的时候和他约定,如果他2000年前获得诺贝尔奖,
奖金一人一半,结果坐享其成。可见,经济学家有的时候还不如普通妇女,即使是获得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也
不行。
姜奇平在今年年初曾经预言,NASDAQ指数不可能下跌25%以上,还信誓旦旦地在文章里和人叫板,结果不用多
说了,反正现在他自己也不好意思提了。
互联网是好东西,就和电视机是好东西一样,它自然有他发展的规律,而且会发展得很平稳,越来越融入人们
的日常生活。但是像姜奇平这样永远乐观的预测,无疑是在给孕妇大吃猛料,如果按照他所宣扬的方式去操
作,中国互联网势必成为一个发育不全的早产儿。
这些理论家总是爱引用美国网络早期发展的神话来给中国网络业打气,但从来不顾现在美国那些网络公司面临
倒闭时无助的眼神。我不太关心美国网站的前途,但是那些惨痛教训如果不吸取的话,无疑我们也要重蹈覆
辙——这些可贵的教训,可都是用美国人的钱换来的呀,不用太可惜了。
最近,姜奇平又著文《中国潮被逼入“美女坝”》,说中国的互联网就像钱塘江潮通过美女坝的“二回头”,
“我觉得这很像当前的中国网络潮流。潮水一个正常的轮回过程是:涨潮,高潮,回潮。互联网企业也异曲同
工:创业者其兴也勃焉,风险投资引领其进入长跑轨道,最后以赢利为终点线短跑冲刺。如此循环往复,螺旋
上升。”
类似的比喻看起来很煽情,但是他忘了一点,钱塘江潮无论涌进江里多远,最后总是会消失的,总不能直奔上
游不回来吧。
但愿他这个比喻别一语成谶——想到这里,我在凌晨4点没有空调的办公室里猛地打了个哆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