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左右,作为一个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楞头青年,俺必须经常下乡。下乡这码事儿,老同志们往往很不“感冒”,每次长官刚一张嘴,大家就成了霜打的茄子,尽管窗外艳阳如火、长官笑脸如春。其实不过就是下乡嘛,都是公款消费、白吃白喝,还长见识,何乐而不为。反正没有老婆孩子牵绊,于是俺们那些年轻人只好勇挑重担。
俺就是那个时候,在一个叫海林的县级市认识二人转的。
那天俺看的那出戏,名字叫《四郎探母》,俺依然记得那个男的,是个50多岁的半大老头,嗓子那叫一个好。那以后,依然有机会又看过几次二人转,再也没发现一个能与之比肩的。潘长江的《打虎上山》唱的也不错,但是第一,老潘同志是二人转的嗓子唱京剧,听着总有点别扭,第二,曲调本身而言,扬延辉的唱腔内涵更加丰富。那个50多岁的汉子就那样站在台上,沉郁顿挫、荡气回肠吼叫着,数年后,俺偶然听了一回秦腔,才终于再次体会到这种苍茫悲壮。
俺生于东北,就像歌中唱的“黑黑的土地养育了我,喊出一个名字叫黑龙江。”对于这块土地上的子午卯酉,俺觉得大有必要认真研究,后来也真的抽空看了一点关于二人转的研究资料。
据称,二人转的“老爹”,最大的嫌疑是民间的莲花落。莲花落这种演唱形式,目前早已经绝迹了。我们只能从武侠小说里发现它的影子。在武侠世界里,常有蓬头垢面的乞丐,出场必端要饭碗,唱莲花落,这莲花落应该是要饭人士专用的调门。不要小看这些要饭人士,武侠世界里,最不能惹的有三类人:出家的僧道、单身的女子,要饭花子。这样的人往往身怀绝技,会个三脚猫四门斗什么的。金庸先生笔下的洪七公是其中的代表。旧派武侠小说第一高手还珠楼主写过旷世奇书《蜀山剑侠传》,其中的“穷神”怪叫花凌浑更是神通广大法力无边,能用元神幻化巨手,漫天拿人如探囊取物也。扯远了,打住。
二人转的成型,据考证,最可能是在清朝道光年间。实在算不上历史悠久。几年前,俺曾到湘西小城凤凰公干,当地的古戏台据说是宋朝搭建,每周一次演傩堂戏、阳戏,从台子到唱腔全是古色古香,可惜行色匆匆,终于没有缘分一见。
电视剧《刘老根》里,演唱二人转的场面很多,大家看着热闹。据二人转的演唱者称,该剧唱起来悠扬婉转,“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就是每句唱词的结尾加上“哎咳哎咳吆”,“吆了吆叨嘿”这样的尾音,显得俏皮有趣。这样的尾音往往是不确定的,演唱者可以随意篡改,全在临场机变。二人转艺人还有一样绝活:嬉笑怒骂家常便饭。俺曾亲眼看到一位女演员唱《大西厢》,刚才还满脸笑语,三句过后自己唱得雷雨滂沱。二人转艺人都是天生的好演员。
风水轮转,这几年东北戏大行其道,从黑土地出息的明星们很多都和二人转有关。比如赵本山,还有他的一群人马。本山兄是俺喜欢的演员,二人转俺也不讨厌。不过,饺子好吃,吃多了也腻。俺已经两年多没听过二人转了。
前几天,电视台播放《刘老根》,俺看了,觉得还成。后来又一天,打开电视,又播放《一乡之长》,还是本山、范伟老几位,一嘴苞米叉子味儿,看了五分钟,俺实在忍不住,急忙调台看起《动物世界》的狗熊大象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