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通社评论】可笑人物一箩筐
-黑通社记者 黑心杀手

【黑通社评论】可笑人物一箩筐

黑通社记者 黑心杀手

猛小蛇说俺是他见过网友里肚子最大的一个,俺不在乎,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常笑,笑世上可
笑之人。
进入正餐:
1、 王峻涛&李国庆:各自想拳经
书生公司的IT沙龙举办了30期,成了IT届"腕儿"们畅所欲言的场所,但看了最近一期的简报,11家网络图书
公司老总们的言论让我笑疼了肚子--。
仅以两人为例子吧。
8848的董事会主席王峻涛是个好商人兼球迷,还把上海浦东足球队的名字变成了浦东8848,也算是玩球玩出
了花样。现在,他又踌躇满志地要做图书《空谈》了,把中央电视台的东方时空和焦点访谈搅到一起,真像
《大话西游》里晶晶姑娘说的"放着好好的山贼不做,要做秀才了。"做商人,尤其是大商人,最怕的就是和
现有法律法规闹别扭,8848不是出版社,你现在要做图书选题、策划、出版、推广、发行,书号从哪来?还
不是得买,说好听点叫合作出书,这可是新闻出版署年年都要打击的,小心点。当然,要说8848把新闻出版
署搞定了我也信,毕竟是财大气粗嘛。
最让我感到好玩的就是王峻涛和当当书店李国庆的机锋了,谁都知道8848和当当因为黑客问题闹的满城风
雨,现在又开始坐下来言不由衷了,呵呵。王峻涛说:"我一直在想,可不可能靠卖书来形成一个网上的商业
含义,换句话说,它光卖书是否足以支持整个网站,是否真的能让一个商业网站赢利。"
李国庆马上针锋相对:"再说到对网上书店的分析,刚才讲到单靠卖书能不能支撑一个企业,我们当当在互联
网的定位是很清楚的我就是卖书……我现在通过卖书,永远也不想赚钱,卖书不赚钱干吗呢?我用他,积累
一批客户资料,然后不管他们男白、女的、老太太还是小孩,是干什么的想要什么?然而我再看我往里的
菜,这是我们真正的目标。"
从效果上看,李国庆输了一招,王峻涛说卖书支撑不了整个网站,他马上就承认了。不管你有什么理由,从
辩才上说,虽然王峻涛有点口吃,李国庆也远远不是对手。
想起他们在IT沙龙上谈笑风生的样子,我真服了这帮商人,明明昨天还互相攻击,打得头破血流,今天马上
就大碗喝酒了,呵呵,但是我似乎看到他们眼睛片后恨不得吃了对方的目光。
2、 沈浩波:有知者无聊
最近以沈浩波为"领衔主演"的书《痞子英雄---王朔再批判》热卖于大大小小的地摊,其中他的文章《对王朔
批判者们的再批判》在批评界搅出的风云不下于他的师兄们前一阵子策划的《10作家批判书》,其气势甚至
有过之而无不及。
沈浩波大学毕业还不到一年,他的优势在于年轻,年轻人是不怕头破血流的,所以他敢于破口大骂严家炎、
钱理群、陈平原、洪子诚这些一年前他还只能在教科书的封面和扉页上才看得见的名字,把这些人从他们小
圈子的神坛上掀下来,更不要说这些人的喽罗余杰、孔庆东、摩洛之流了。
看沈浩波的文章,的确是痛快淋漓,火炉前吃西瓜,乖乖龙地东,韭菜炒大葱,NND,我年轻的时候做什么去
了,这么过瘾的事怎么就不干干?
但是文章后半部分对韦一笑和鄢烈山的批判就有些无聊了。
先说鄢烈山,这厮本来就是个那么个人,文章大多和蜡差不多,没嚼头,歪理歪说还总把自己当回事,知识
分子这屎盆子早自各扣自各头上了,你还理他干吗?仗义每在屠狗辈,百无一用是书生,和他这种"知识分
子"较劲是天下最无聊的事情了。用王朔的话说,这些人就是背书背多了,搞不清哪些话是自己的了,不过是
些"知道分子"罢了。跟何况,据说该知道分子最近生病住院,你这么着揭一个病人的老底,忒不厚道了。
至于韦一笑,是另一个问题。谁说韦一笑是网上第一NB人物了?李寻欢的话你也信?网上第一NB人物在美国
是比尔该死,中国是王志东。说韦一笑NB是说该人反应快,嘴巴刻薄,胡闹得NB,说到网上文字,有沙子等
人在那戳着呢,目前还轮不到你和韦一笑。更何况,你和网虫叫什么板啊,诗人侯马早说过了,网虫只不过
是网虫,我同意他这话,我们承认自己没学问,没见识,我们在网上自娱自乐行吗?网虫大部分搞技术出
身,用不着你们这些作家诗人咸吃萝卜淡操心,要不你写几行程序和韦一笑比比怎么样?
韦一笑的帖子(你们叫文章)很多,写的最精彩的是足球评论,你拿出他的一篇没写好的或者说是臭的东西
来骂他,公平吗?要不你拿《藏枪记》骂一下艾青或者拿《王昭君》骂一下曹禺试试,板砖不抡死你才怪。
就算你说的都对,网虫们的东东臭,那你们在书里干吗收了那么多网虫对王朔的评论啊,比如艾苇那篇《我
读王朔》,明明还没写完呢,才一半,就给收进去,这不是寒碜人吗?
你自称是"光荣的王朔迷",知道王朔怎么评价网上写东东吗?"我们面对的不是更年轻的作家,而是全体有书
写能力的人民。什么叫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这就是了。"
给沈浩波一点忠告:脾气别太大,牢骚太盛防肠断,小心冷枪。不过放心,打冷枪的绝对不会是网虫,100%
来自你们知识分子阵营。
3、 张抗抗:无智者无耻
张抗抗应该有50多岁了吧,这女人一超过50,很多都变成了碎嘴子。我妈就总爱唠叨,不过她老人家也就跟
我唠叨唠叨,比如说我没出息,不会过日子什么的,也没危害到别人。但是要把自己的唠叨拿出来发表,真
就贻害匪浅了。
我说张抗抗罗嗦,从她一本书的名字就看得出来,那本书被她故作深沉地叫什么《赤彤丹朱》,其实不就是
《红红红红》吗,还不如直接叫个《红》呢,还"赤彤丹朱",费劲劲儿。小说写的也跟琼瑶或者《廊桥遗
梦》类似,没营养。
张抗抗年轻的时候有一中篇《北极光》,虽然说人物扁平了点,发展突兀了点,但还算说人话,到老了弄到
这个地步,真不值当。
这话说起来也有些日子了,其实也没什么,不过就是她先跟网站打官司,告人家侵权,然后又臊眉搭眼地做
什么网络文学大奖赛的评委。很多人都这样,做后边的时候,忘了自己前边做什么,人格分裂得应该看医生
了。
3月1日,张抗抗在《中华读书报》上发表了《网络文学杂感》,絮叨自己当评委的感受,其中有这么一句
话:"'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或者叫"网络写作"?)之间,究竟是否存在着绝对的分界?"
她在犹豫网络的东东应不应该叫"文学",在她眼里,文学都是他们作家的事。你们的"文学"好稀罕吗?你说
说"断竹,续竹,飞土,逐肉"算不算文学?虽然那时候没有网络,不过也没有什么作家啊。有些人也是苦出
身,一当上作家就变脸,也是,"贵族"了嘛--虽然只是精神上的。
还说:"有趣的是,在进入评奖阅读之前,曾作了充分的心理准备,打算去迎候并接受网上任何稀奇古怪的另
类文学样式。读完最后一篇稿时,似乎是有些小小的失望--准备了网上写作的恣意妄为,多数文本却是谨慎
和规范的;准备了网上写作的网络文化特质,事实却是大海和江河淹没了渔网;准备了网上写作的极端个人
化情感世界,许多文本仍然倾注着对于现实生活的关注和社会关怀;准备了网络世界特定的现代或后现代话
语体系,而扑入视线的叙述语言却是古典与现代,虚拟与实在杂糅混合、兼收并蓄的。"
这么长的排比句子,真够作家的。多上上网吧,真正能写好东西的人,谁会去参加什么大奖赛,要不你问
问"冷面狗屎",看看他愿意不愿意参加?
4、 丁磊&叶克勇:儿子和爸爸?
CNNIC要评选最佳网站了,弄的所有网站都绞尽脑汁想辙,甚至给员工任务,必须拉到多少多少选票,不亦乐
乎。我妈说,大学里评职称就是一群饿狗抢别人扔给的几块肉骨头。我看,CNNIC这个评选也差不多。
上上次评选第一是网易,上次第一是新浪,于是网易不服气了,丁磊的手下便想出来个"好"主意,以丁磊的
名义大量给网虫们发信,声称这个评选是网易和CNNIC共同主办的,并以老网虫的身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目的无非是一个:请投网易一票。
信里说:"中国第一封E-mail"越过长城,通向世界"发出时,只有钱天白教授一人在天地间茕茕孑立;网易
创建之初,则有3人肝胆与共;90年代中期,中国网民达数万人;而当2000年到来之际,中国网民已逾千万
人……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数量递增,这意味着中国互联网事业依托的大众基础在迅速苏醒和成熟,他们的密
切关注和积极参与如同最肥沃的土壤滋养了中国互联网事业的蓬勃发展。"真把自己当成人物了。
这封信,有的网虫甚至收到50几封,如此的网速,简直是在谋财害命。在下受害较轻,收到7封,7封同样的
信,NND,我的回收站辛苦了。
其他网站马上开始声讨网易、声讨丁磊,不过反而中了丁磊的计谋--他的知名度更高了。
知名度高也有高的麻烦,旋即丁磊就冒出个"爸爸"来。
这"爸爸"是china.com的CEO叶克勇,叶克勇从香港跑到北京来,操着鸟语说自己才是天下第一,丁磊、张朝
阳和他儿子年龄差不多,怎么可能是竞争对手呢?的确,china.com第一个到NASDAQ上市,但是在我看来,
除了china这个域名外,他还真没什么好得意的,在NASDAQ跌的那叫一个惨啊,弄的员工们都开始以泪洗面
了,还有什么好吹的呢?论内容不如新浪,论知名度不如搜狐,论朝气不如网易,论方向性不如8848,只剩
下牛了,再这么吹下去,估计全中国的牛都给吹起来,飞跃喜玛拉雅,掉到印度洋里喂王八去了。
5、 杨铭:白痴记者代表
杨铭是个什么报的足球记者来着?我忘了。我只记得他奉报社之命,写了一篇《本什么色》,开门见山地
说:"最近网上有一帮白痴,不知道是哪根筋错了位还是春药吃多了,平时在家里鬼鬼祟祟活得挺开心,忽然
跳出来要记者摸摸自己的良心,认为辽宁队被搞得这么惨,张玉宁每天在家里温习《完全自杀手册》全都是
记者的错。白痴同志们认为,如果当时记者们不是众口铄金总是批评张引和辽宁队,辽宁队不至于出现今天
的车祸。白痴同志更白痴的认为,辽宁队出了车祸之后,记者同志们不报道曲乐恒的伤势进展情况,老是在
一些花边新闻上做文章。最后白痴同志像领导一样说了一句:希望记者同志们要自重,要还新闻报道的本
色。本色?什么是本色?本什么色?有病。"在这之前,网友东莱居士写过一篇《记者还是妓者》,戳到了记
者们的痛处,也连累了一批网友同作了"白痴",哈哈,白痴就白痴吧,偏偏杨铭文章最后说最后说:白痴们
在家里抠脚指看小儿识字日子本来挺爽,非要跳出来展示白痴,白什么痴。
怎么,白痴就不能展示吗?白痴记者可以胡说八道,白痴网虫就一定要早家里抠脚指头?同样白痴,还分个
高低不成?
自然,杨铭的文章使他扬名了,真个是大名鼎鼎.他骂了网虫,自然网虫不会客气,东莱居士、沂水秀才、叼
得一、明月彩云等人发起了反击,一时间,妙文迭出,轰轰烈烈,很是壮观。有趣的是,曾经和网友论战的
另一个足球记者董路也参与其中,写了〈我们不得不相互习惯〉,文中检讨了自己98年和网虫MACGUAN掐架
的事情,比较诚恳,得到了网友们的谅解。
事情的结果是无聊的,杨铭在某网站的配合下,和网虫们大聊了一次天,号称什么〈化去心中千千结,相逢
一笑泯恩仇〉,全成了朋友了,呵呵。
没劲,对我这样惟恐天下不乱的人来说,这是最没劲的结局了。(这是反话,千万别误会了。)
还有一些人物,比如潘苏通(退还是不退,真是个问题)、朱振国(鲁迅就不能评论了?)张艺谋(选演员
还是选妃?)贺雄飞(这次又蒙着谁了?酋长)、黄晓勇(还真把自己当天之骄子了)、陈村(先读了李敖
的文章再骂好不好)、余秋雨(把历史谦虚光了)等等,今天就不说了,太累。
(版权属于泡网俱乐部,paowang.com,转贴请注明出处)


《大话西游》乱弹 -文/王小山
[黑通社专访]中华网CEO叶克勇:我不和儿子比大小 -黑通社记者 黑心杀手
黑通社消息:足协缩小联赛规模 -<南方体育>
假话真说 明年联赛改制几成定局 -<南方体育>
对刘心武“忠告妙龄少女”的评论的评论的再评论 -稍微解释一下
Previous PageNext Page


看留言 | 写留言 | 板砖买卖中心 | 天下文章数三江…… | 大门口 | 泡网俱乐部




Copyright © 1998-2025 Pao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