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及讨论 时事体育争论 音乐及影视 焦点新闻转载 新朋友社区 器材车辆及生活讨论 网友作品专栏及留言板 回到首页

搜索精品

相关内容
  • 速度眼中的江湖色摄影展之布展篇()(图)2009/05/15
  • 面对“我们”:看蚂蚁李鼎的摄影()(图)2009/05/07
  • 江湖色十人摄影展画册明信片将出售()(图)2009/05/07
  • 杜曦云:非专业摄影的意义往往巨大()(图)2009/05/07
  • 寄发江湖色十人摄影展明信片()(图)2009/05/06
  • 吴鸿:摄影的主观性和客观性()(图)2009/05/06
  • 蔡萌:摄影有对固有权利消解的功能()(图)2009/05/06
  • 周新京:我从摄影上强调民主()(图)2009/05/05
  •  
    单反传奇:佳能单反50年辉煌之路(A)
    时间:2009/06/18 出处:新浪博客
    原文是配图的,可以直接去看

    单反传奇—讲述你不知道的佳能单反50年辉煌之路

    作者:木木

    前言:

      在摄影已经全面进入数码化的今天,数码相机也早已成为普罗大众的一件日常消费电子产品,普及程度前所未有,而且还在继续扩大中。无论是资深的摄影发烧友,还是懵懂入门的初学者,相信对佳能/Canon和尼康/Nikon两大巨头都不会陌生,就像可口可乐VS百事可乐,耐克VS阿迪达斯一样,经过多年激烈的市场竞争,最终都成为各自行业里相互对抗的两大阵营,说得夸张一点,这些品牌在各自行业内玩的都是“二人转”。

      众所周知,从二战前的德国相机引领世界,到今天的日系相机唱独角戏;从过去的旁轴相机根深蒂固到今天的单反相机风靡世界;从延续百年的胶片时代快速进化到数码时代,过去的几十年,照相机产品和照相机行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为日本企业的相机行业巨头,2009年对于佳能和尼康来说都具有非常特别的意义:对佳能来说是单反相机问世50周年,对尼康来说则是F卡口诞生50周年(其实同样是第一款单反F问世50周年)。既然如此,那么1959年难道只是一个巧合?这个年份的背后,又是怎样的一番情形。日本照相机行业,在半个世纪前凭借的是怎样的境遇和机缘,得以风生水起?

      为此,笔者特意搜集整理了一番,以佳能相机,特别是50年的单反相机一路走来为主线,为大家奉上一个关于佳能、关于相机、关于企业和行业发展的故事。也许透过这半是辉煌半是坎坷的佳能相机发展的道路,从日本明治维新的大胆尝试,二战结束前军工业的迅猛发展到经济奇迹的取得,再到现代化工业管理造就的全球性垄断,在我们把玩这段日本照相机发展过程的同时,也可反观自己的历史。由于时间仓促,加之水平有限,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欢迎各位网友随时批评斧正,笔者的邮箱:xxx,欢迎随时提供宝贵意见。



      从佳能公司的广泛宣传不难得知,佳能的故事是从1933年,精确一点是1933年11月创办的“精机光学研究所”开始的……

      话说当年,作为当时世界的“照相机之国”德国有两大品牌——徕卡/Leica和康太时/Contax。两家都在生产代表着当时最高技术水平的35mm焦平面快门相机。在1930年代初其代表作分别是Leica II和Contax I,是当时最精密最高档的35mm相机。当时带50mm f/3.5镜头的徕卡II相机的价格,相当于从日本最好的大学毕业后进入待遇最高银行业的“优秀人才”半年的工资,约420日元左右,而被认为是日本第一款大批量制造的相机Pearlette(折叠式相机,由柯尼卡的身前小西六生产)1929年款带镜头的价格大概只要25日元。

      在当时这个价格对于普通人来说实在是高不可攀。不过就像现在我们身边也可以找到很多充满理想和干劲年轻人,他们脑海中总是浮现“为什么我不能……”之类的想法,当时的日本也有一群年轻人在为了实现自己的相机梦在努力,吉田五郎(Goro Yoshida,1900~1993)就是其中之一。

      吉田五郎出生在广岛,中学还没有毕业就跑到东京闯荡,在一家从事电影摄影机和电影放映机修理和改装的公司当学徒,由于吉田五郎机灵能干,天生就喜欢跟机械仪器打交道,对于修理和改造摄影机和放映机乐此不疲,很快成为了业务骨干。到了1920年代末期,不到30的他经常会被老板派到当时的“东方小巴黎”上海,去设法搞到公司所需要的零部件。

      可见当时上海的繁华程度并不逊于东京,既然在莱特兄弟发明飞机不到6年之后,就有冯如完成了第一架中国人自己设计并制造的飞机,想必当时也有中国人想过仿制徕卡或康太时相机,可是……说偏了,还是回到正题。在上海时,吉田五郎碰到一个名叫Roy E. Delay的美国商人,在聊天时这个老美提到“既然你们日本连飞机和战列舰都能制造,你怎么还跑到上海来买摄影机零件啊?”

      此处有一个背景需要介绍一下,日本在1920年建成了采用当时世界上口径最大的16.1英寸,即410mm主炮的长门级战列舰“长门号”,标准排水量33,800吨,最大排水量高达43,580吨。而在1922年华盛顿裁军会议上,美英日法意五个主要海军国家对战舰的吨位、火力和总吨位进行了限制并制定了华盛顿裁军条约。按照制定的标准,长门级战列舰属于被条约禁止的舰型,列强们要求日本终止该级战列舰的建造,同时销毁已下水但尚未完工的同级陆奥号。但日本以国内的小学生已为建造该舰捐款并且该舰已经建成,如果废弃将引起国民的不满和火炮制造中所用标准不同而造成差异为由拒绝,而长门号的建造费用为当时价格4390万日元以上!长门号在1940年大和号战列舰建成服役之前,20年里一直是日本帝国海军最强大的战舰,并作为联合舰队的旗舰,被看作是日本帝国海军的象征。结局?1946年在比基尼岛海域进行的美国核试验中沉没。

      显然,这位老美对当时能制造大型战列舰的日本却不能造摄影机零件感到奇怪,这刺激了吉田五郎的自尊心。而对美国商人的认识也为后来佳能相机在美国市场的开拓埋下了伏笔,后文再详述。

      多年后吉田五郎回忆当初为什么要拆解徕卡并制造出日本的35mm高级照相机时说道“我漫无目的地拆开相机只是为了看看每个零件而已(这个经历相信很多人都有,20多年前笔者也曾经只是出于好奇而把家里的一台东方6大卸八块),发现所有零件无非都是由黄铜、铝、铁和橡胶制造的,并没有钻石!而就是这些不值钱的零件组合在一起,却能卖到天价!这让我非常生气”。这番话无疑非常朴实,甚至我们会感到似曾相识,每当身边的报刊杂志在报道某些企业家创业初衷的时候,我们不也会看到类似的话语吗?在 “山寨”流行的今天,你敢说那些“山寨寨主”们没有类似的想法吗?

      客观分析当年的情况,由于资本主义国家在1920年代,特别是1920年代后期,普遍采用高关税来鼓励所谓的“经济民族主义”,所以造成了德国相机在日本价格高得离谱的局面,而这一政策却直接刺激了包括相机在内的一系列行业的发展。1929年至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自然也波及到了日本,于是日本开始加紧对外扩张。从1928年“皇姑屯事件”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再到1932年的“一•二八事变”,日本开始为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做着各种准备,主要偏向于娱乐的电影拍摄和放映业自然受到了比较大的冲击,但对军工光学用品,如测距仪、望远镜、照相机等等需求量大增,这也直接刺激了包括摄影器材在内的一系列平时民间需求量较小的工业门类发展。

      吉田五郎觉得单飞的时候到了。俗话说,“打仗亲兄弟”,1933年11月,吉田五郎在得到了他的妹夫,曾在山一证券工作的内田三郎(Sabura Uchida,1899~1982)经济上的支持后,与内田、内田以前的一个部下前田武男(Takeo Maeda,1909~1977)一起在今天东京都港区六本木的竹皮屋大厦(其实是间木制建筑)3楼的一个房间成立了“精机光学研究所”(Seiki Kogaku),正式开始研制35mm高级小型照相机。当时东京六本木地区远不是像今天这样的重要中心商业区,而是集中了很多军事设施,直到二战后,这一点也让人充满联想。

    二 Kwanon——迷一样的观音

      精机光学研究所挂牌半年后,也就是1934年6月,第一台相机“Kwanon”试制出品。即使不懂梵文,我们从Logo上的千手观音也能够一眼明白,Kwanon就是我们熟知的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原来吉田五郎笃信佛教,对观世音尤其虔诚,而相机所采用的镜头取名“Kasyapa”,则是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首的大迦叶的梵文名。作为佛教流行的日本,用梵文作为商品名和商标名的情况并不少见。从字母组合和发音我们很容易就能看出Kwanon与后来Canon之间的关系,佳能的起源就是从Kwanon开始的。

      吉田五郎曾说他一共试制了共10台的Kwanon,但这些相机从来就没有出现在市场上销售过。是因为没有打广告所以没人知道吗?不,恰恰相反,Kwanon还真做过广告!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现在1934年6月号的《朝日相机》上的Kwanon广告。

      先说说《朝日相机》。这是一本创刊于1926年4月的相机或者说摄影刊物,隶属于日本最知名的朝日新闻。当时除了《朝日相机》之外,日本还有两份比较知名的摄影杂志——《写真新报》(日本最早的摄影期刊,创刊于19世纪80年代)和《Camera》(创刊于1921年4月)。在那样的年代就有数家摄影/相机杂志,不难想象出日本当时的相机行业欣欣向荣的局面,毕竟行业媒体与行业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精机光学”当时选择了在《朝日相机》上做推广,前后做了三期。除了一些性能介绍的文字和具体价格之外,用大号字体的广告创意着实吸引眼球——“伊号潜水艇、九二式飞机、KWANON相机都是世界第一”,好大的口气!作为军事迷和看过近20年三大知识的笔者,就浪费大家一点时间,先仔细介绍一番这个伊号潜水艇和九二式飞机。

      1918年一战结束后,日本作为战胜国“分得”了7艘德国潜艇,由于受到一战时德国U系列潜艇“无限制潜艇战”辉煌战绩的影响,日本开始加速研制新型潜艇。而战败的德国由于《凡尔赛条约》的限制不能拥有潜艇,大量的技术和人才储备无用武之地,于是日本开始与之展开了深入合作。

      二战时日本帝国海军装备的大型潜艇均以伊-XX或伊-1XX命名,其中最早的两艘伊系列潜艇分别是1924年竣工的伊-51和1925年竣工的伊-52。伊-51是当时日本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艘大型潜艇,不过该艇的主要设计都是基于德国一战末期的U-139型潜艇,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也是之后伊系列潜艇的蓝本。而伊-52同样都是基于U-139设计的,但改动更多,并装有当时德国最新研制的柴油发动机,借此当年的伊-52确实还拥有了一项世界记录——水面航速最快的潜艇。不过这两艘潜艇都属于试验性质,但为后来一系列的大型潜艇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与此同时,在当年世界潜艇设计权威、德国人泰黑尔博士(一战时德国大部分潜艇均出自此君之手)为首的一批德国技术人员指导下,以德国U-142潜艇为原型,日本还在首次建造排水量超过2000吨的大型潜艇。1926年,水下排水量高达2791吨的伊-1竣工。伊-1携带有侦察机,续航能力超强,在当时确实属于顶级水平。

      说完了潜艇说飞机。当年控制日本的四大财团之一的三菱财团所属的三菱重工一共生产了两种采用九二式命名的飞机,一种是1932年定型的单发双乘员的侦察机,另一种则是1931年首飞的四发十乘员的重型轰炸机。不过笔者认为当年广告里提及的是后者。九二式侦察机一共生产了210架,后来很快被更先进的九四式侦察机取代,如果说九二式有什么值得一提的,那就是它是第一款搭载日本独立设计并制造引擎的军用飞机,从民族产业创新的角度还有点噱头,但跟“世界第一”实在扯不上什么关系。

      至于九二式重型轰炸机,可说的就多了。1928年日本陆军希望拥有一种能够从中国台湾省起飞轰炸菲律宾大型四发重型轰炸机,并要求载弹量不低于4000千克。但当时的日本根本不具备这样的开发能力和技术积累,大功率发动机研发能力更为薄弱(上面采用日本国产发动机的九二式只不过是小型侦察机,而且还是1932年的事了),怎么办?还是找德国人! 1929年,著名的德国容克飞机公司研制成功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陆上飞机(相对水上飞机)容克G38,这是一款可以容纳7名机组和34名乘客的四发大型客机,该机采用类似飞翼(简单的理解就是机身机翼一体化,典型设计有美国隐形轰炸机B-2)式的设计,最大的特点是把客舱布置在宽厚的机翼内,因此舒适性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并得到了“飞行旅馆”的美称。在容克G38还在研制的过程中,三菱重工就对该机表示了浓厚的兴趣,在和容克公司签署了授权协议(发动机也达成了类似的协议)后,三菱重工在容克公司工程师的帮助下根据军方的技术要求将G38客机改成了轰炸机,并命名为九二式。

      1931年九二式在德国人的驾驶下实现了首飞。尽管九二式飞机的载弹量和航程等指标甚至超过了军方要求,但军方还是只定购了6架,而且从未投入实战。原因是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飞翼式布局的飞机无法克服操控性能不佳、稳定性不足的缺点,而且航速太慢。但是要说九二式“世界第一”,倒也有理有据,不算太吹牛。

      即使是抛开商品营销和广告创意概念中的夸张成分,我们还是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当时日本人那份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哪怕这些世界第一或多或少都是站在了德国巨人肩膀上取得的。借知名的人物或事物来提升大众对于广告商品的关注是很常见的营销行为,不过拿军舰和军机作为引子来宣传相机,当时日本民众对于本国军事力量的关注可见一斑。

      还是回到相机上来,我们今天广泛看到的佳能官方一直宣传的Kwanon跟当年广告上黑黑的家伙差别极大,完全就不像是一款的产品。原来我们看到照片的Kwanon其实是1955年在大阪发现的,是一台仿制徕卡II型的Kwanon样机,而且肯定不是出自吉田之手,至于其来源,可能跟谁刺杀了肯尼迪一样永远都是一个迷了。而且佳能官方网站介绍称没有任何人见过哪怕一台Kwanon,以至于有人怀疑Kwanon是否存在过,抑或只是一个木质模型。

      但是2006年6月,在美国波士顿的一次拍卖会上,编号为“2”的Kwanon出现在世人面前,并以138,000美元的高价拍出。这台2号机与当年广告上的形象基本一致。它的存在证明了Kwanon确实是日本第一台35mm高级相机的地位,也可以终结所有怀疑吉田五郎作为佳能之父的各种争论。

      这台Kwanon采用黄铜作为机身主要材料,涂有黑漆,局部镀镍。设计有弹出式取景器,快门速度可选1/2s、1/25s、1/40s、1/60s、1/100s、1/200s、1/500和T门,曝光记数器在机身前方,机身底部有三脚架接孔。Kasyapa镜头规格为50mm f/3.5,黄铜镜身,螺口镀镍。可能有人觉得,即使当年加工技术有限,但是仿制一台徕卡相机应该也不是很困难吧,为什么做出来的Kwanon与徕卡II、康泰时I没有太多的相似性呢?这是因为直到1945年二战结束之前,35mm相机的大部分专利技术都掌握在一个人的手里。这个厉害角色是谁?——Leitz!把他的名字前半部分加上相机的单词Camera的前半部分,就是众所周知的Leica徕卡了。当时想要正大光明的制造35mm高级相机,就必须尊重知识产权,不能侵犯人家的专利(当然由于德国战败,1945年之后的情况就完全不同了,这是后话),于是我们看到的这款Kwanon在边角处理上就融合徕卡的圆滑和康太时刚直,按键的设计和布局也感觉是两者的组合,但又故意进行了调整。这样的风格以被后来的佳能相机所沿用。

      然而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在Kwanon推出后不久,1934年秋天吉田五郎在就离开了亲手创立的精机光学,原因是研究所研制相机的方向与他的想法有很大出入,从佳能官方日文介绍中,从语气看似乎吉田五郎是被动离开的,真是令人唏嘘。

    三 德国——徕卡与35mm

      由于前面两篇写的都是佳能的“前传”,对当时的历史环境交待较少,为了让大家尽可能多地了解当时德国和日本照相机行业的整体情况,今天笔者就专门介绍一下1934年之前德国照相机行业的一些简单情况。

      由于上世纪初摄影师大多使用笨重的座机,用三脚架进行拍摄,使用的也是大型底片,所以那时候的摄影还真是个高技术+高体力需求的差事。很多喜欢摄影的人开始希望能有一种小巧的相机出现。当时电影摄影机所使用的35mm胶片比较容易获得,所以使用35mm胶片就成了当时制造体积小巧的照相机的比较理想的选择。

      徕兹公司的工程师奥斯卡•巴纳克(Oskar Barnak) 在一战前的1913年就设计并手工制造了一台后人称之为“Ur-Leica”(原型徕卡)的历史上第一台35mm相机。1914年巴纳克用该机拍摄的威兹勒小镇街景至今仍然清楚。由于一战的影响,这款机型没有及时投入生产,但从1914年到1923年间一共制造了31台,机身编号从100号开始。1925年,徕兹公司才正式推出由“Ur-Leica”改进而来的Leica A型。与当时折叠式木制相机完全不同,这是一款全金属制造的相机,一经推出,很快就受到了市场的欢迎。

      A型Leica配有固定式的50mm f/3.5镜头,因为没有测距装置只能目测对焦。生产了870台左右(机身编号从131到1000)后,1926年,采用Compur镜间快门(Compur shutter)取代了焦平面快门的Lecia B型推出,并取代了A型,这是徕卡所有相机中唯一采用镜间快门的机型,后来的收藏家称之为“Compur Leica”,生产一共持续了5年,总共制造了约1500台。1930年,可以更换镜头的Lecia C型问世,除了原有的50mm f/3.5镜头外,同时还有25mm f/2.5和135mm f/3.5共三支镜头与之配套,39mm螺口,即M39也成为了日后的标准。

      A、B、C三款相机后来被统称为Leica I型。除了相机外,徕兹公司还推出了配套的放大机(1925年)和放映机(1926年)等等,构成了一整套的摄影系统。Leica I的出现,对艺术摄影,特别是让报道摄影的方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Leica I不仅仅是世界上第一款35mm相机,它的出现也是摄影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改变了摄影在人们心目中的观念,直接促进了摄影和摄影艺术的发展。尽管价格非常昂贵,但到1931年,Leica I型相机累计生产就高达约70,000台,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徕卡的地位也由此奠定。

      Leica I型相机的问世轰动了整个世界,徕兹公司进一步改进产品,在1932年4月推出了Leica D型,也就是日后所说的Leica II型相机,这是第一款装有联动测距装置的35mm徕卡相机,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在日本卖420日元的35mm “顶级相机”,快门可选1/20s、1/30s、1/40s、 1/60s、1/100s、1/200s、1/500s和B门。Leica II的同样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到1932年Leica相机累计产量已达90,000台左右。

      1933年,在增加了可选T门和1s、1/2s、1/4s、1/8s和1/20s几档快门的慢门转盘(机身前方)后Leica E型,也就是日后所说的Leica III型相机面世。1935年,将最高快门速度提升到1/1000s的徕卡IIIa问世,这也是巴纳克先生生前最后设计的一款相机。需要说明的是,Leica II与Leica III是同步生产的,并非前后代产品,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很贵而且都很好卖。

      关于徕卡先说到这里,再扯就没完没了了,最后看几幅1932年《朝日相机》上的徕卡相机广告。

      当时与徕兹公司同样以显微镜等光学产品为主营业务的卡尔•蔡司基金会为了抗衡徕兹,建立了蔡司•伊康公司,并在1926至1931年间制造了很多类型的相机,但都未获成功,直到1932年的Contax推出。与Leica II同样装有联动测距装置的Contax I拥有当时之最的100mm长的测距基线,以期获得更精准的对焦效果,装有纵走式金属焦平面快门(徕卡系列用的是横走式布料快门),最高可达1/1000s,还具有一个可拆卸后背方便快速更换胶片。Contax最显著的特点是拥有特别的镜头卡口,支持最大光圈大f/1.5的镜头,而且还有大量配套镜头,到1934年,已经有覆盖28mm到500mm的共12支镜头。

      再说说前苏联的情况,前面提到徕卡II是1932年4月问世的,捷尔任斯基劳动公社(后改为费得机器制造联合公司)当年6月即决定开始生产仿徕卡相机。1932年10月,仿徕卡Leica A的“苏联徕卡”问世,1934年1月,仿Leica II的FED-1型开始生产大批量生产,到年底就生产了1800台左右。不过考虑当时到前苏联当时正处在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高潮时期,国家行政指令来仿制徕卡,即不用考虑知识产权的问题,也不必太在乎成本和销售,这是当年各个日本企业根本无法想象的。

    四 群雄——逐鹿的年代(上)

      上一节简单说了一下德国徕卡与康太时等相机厂商的情况,今天笔者就再交待一下1930年代中期之前日本相机行业的大环境。

      在德国两大品牌的压力下,吉田五郎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一开始就把目光瞄准35mm相机,的确是非常有理想和有魄力的举动。不过如果不做出点惊人之举,刚刚草创的“精机光学”想要有一番作为,确实也不容易。当时,日本市场已经有好多家正在生产相机的公司或者成为工场,相信很多读者不禁要问,目前知名的几大相机品牌,如尼康、美能达、奥林巴斯、宾得等等,当年又是怎么个情况呢?下面一一简单介绍一下。

      1917年7月,成立于1881年的东京计器制作所的光学部门为了配合当时日本政府的军需采购,在三菱合资会社长岩崎小弥太(Koyata Iwasaki,1879~1945)的支持下,组建了“日本光学工业株式会社”(Nippon Kogaku Kogyo Kabushiki Gaisha,简称Nippon Kogaku K.K.),专门生产日本政府及军队所需要的望远镜、潜望镜、军用测距仪、航空照相机等各类军用光学仪器,后来又与藤井镜头制作所(当时日本第一家现代化镜头工场)合并,公司发展很快。1919年还聘请了八位德国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多年。

      1931年,Nikkor品牌的镜头推出,并很快得到市场的认可,不过那时候日本光学工业株式会社还只能说是一家镜头生产厂,生产Nikon品牌相机都已经是二战结束之后1948年的事情了。很显然,Nikon与其镜头品牌Nikkor相关,很可能后来考虑再加上日本的英文单词Nippon的结尾部分,再把把双k改称单k,就有了Nikon。1988年,为了顺应国际化的需要,公司才改名为尼康株式会社(Nikon Corporation)。关于尼康,后文还将有比较详细的介绍。

      再说奥林巴斯,山下长(Takeshi Yamashita)是一位1915年从东京大学法学部法律专业毕业的高材生,毕业后做了一段时间的律师,后来又服了一年兵役。1918年他进入了贸易公司常盘(Tokiwa)商会,因为在砂糖经营方面有突出贡献,老板为了奖励他,专门出资让他成立自己的商行。于是山下长同他做律师时候认识的朋友寺田氏一起在1919年10月建立了致力于显微镜国产化的高千穗制作所株式会社,并在1920年推出了日本第一台量产的显微镜,当时使用的是Tokiwa的品牌名字(显微镜的销售由常盘商会负责销售),不过1921年就注册了奥林巴斯商标。

      之所以用奥林巴斯这个名称,是源于希腊神话中众神居住的地方,而高千穗在日本神话中也是神仙居住的地方,为了让产品知名度更高、更国际化,后来就一直使用奥林巴斯作为产品商标。与徕兹和卡尔•蔡司基金会这些生产显微镜的厂商一样,奥林巴斯后来也开始制造相机,不过奥林巴斯的第一款相机是1936年推出的Semi-Olympus I,这里就不在详述了。1949年为了公司贸易国际化的需要公司改名为奥林巴斯光学工业株式会社,2003年改名为奥林巴斯株式会社(Olympus Corporation)。

      接下来谈谈宾得。宾得的前身是旭光学工业合资会社(Asahi Kogaku Kogyo G.K.),由梶原熊雄(Kajiwara Kumao,愣是没找到他的照片,不知哪位DX可以帮忙搞到)创立于1919年,一开始主要生产眼镜,后来开始生产电影放映镜头。不过直到1933年旭光学才制造相机镜头,但是都装在小西六(柯尼卡的前身)生产的照相机上。

      1938年正式改组成立旭光学工业株式会社,主要生产光学仪器和望远镜。至于第一台相机,还是有很多可说的。1951年日本第一台35mm单反相机Asahiflex问世,1952年正式发布。改进型的Asahiflex IIb因为采用可以快速复位的反光镜,从此导致了单反相机结构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这个笔者后面再详述。

      1957年旭光学开始使用Pentax作为相机的品牌,Pentax的前面部分取自五棱镜的英文pentaprism,而结尾的又故意类似Contax。Pentax商标原先一直是蔡司•伊康的所有,后来转让给了旭光学。直到2002年,旭光学工业株式会社才正式改名为宾得株式会社(Pentax Corporation),2007年宾得与另一家光学制品大厂HOYO合并。

      也许有人会奇怪,上面介绍的尼康、奥林巴斯和宾得推出相机比佳能都晚,那么1934年之前的日本相机市场上有些什么知名的日本国产相机品牌呢?除了佳能、尼康、美能达、宾得和奥林巴斯五大品牌(Big Five)外,当年日本市场还有什么重要的相机品牌吗?

    五 群雄——逐鹿的年代(下)

      接上节,后来并成日本相机五巨头中,我们已经介绍了除佳能之外的另外三家,下面就简单说说美能达。

      1899年11月田鸠一雄(Kazuo Tashima,1899~1985)出生在今天日本南海市一家经营漆器的生意人家,1923年毕业于日本三大名牌大学之一的庆应大学(另外两大是前面提到的奥林巴斯创始人山下长毕业的东京大学和早稻田大学)经济学部后,进入日本电报通信社(今天大名鼎鼎的电通)工作,但是当年9月关东大地震后,他离开了电通,回到了位于兵库县父亲经营的贸易公司。1927年11月,在父亲的劝说下,他代表他父亲参加了日本商旅团来到今天中欧和东欧等国考察,半年后商旅团行程结束,但他并没有回国,而是独自一人又去了德国和法国。在法国他找到了他的同乡日疋诚,他带着田鸠一雄参观了法国的专门生产军用光学产品的工厂,同时告诉他当时日本也需要这些产品,于是田鸠一雄开始对光学产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回国后便开始着手相机的制造,1928年11月11日,也就是日本昭和天皇即位这个良辰吉日的第二天,取名为 “日独写真机商店”(意为日本德国相机店)开业,地点就在有着田园风光的兵库县武库川河畔。这个所谓的商店,其实销售和制造都做,而且还有一名在神户做德国商品生意的德国合伙人,再加上一位有着光学仪器背景的德国工程师,工厂规模在30人左右。很快,1929年3月,第一款取名为Nifcalette的首台相机完成。这是一款使用127胶片的折叠式相机,售价高达45日元。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该机的镜头和快门都是从德国进口的。在三个月内,月产量就提高到100台左右。

      但是由于受到1929年开始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冲击,公司发生了劳资纠纷,事业也因此受到影响,在1931年公司进行了改组后, 1932年推出了首台使用“Minollta”商标的相机120相机,1933年公司又改称“田鸠光学机器”(Machinery and Instruments Optical by Tashima)。注意加粗的英文字母,连在一起就是美能达的英文商标,而发音则类似工厂周围遍野的“成熟稻穗”。

      1934年,经典的Minolta Vest问世,让公司大获成功,并在海外赢得了声誉。这是一款用酚醛树脂(俗称“电木”)制成的三节伸缩结构取代皮腔的折叠相机,价格十分低廉(之前皮腔一般都用羊皮材料,而日本的羊皮只能靠进口,战争阴云笼罩下自力更生就成了很自然的选择)。1937年,公司又改名为“千代田光学精工株式会社”,1962年才改称“美能达照相机株式会社”。2003年,美能达与柯尼卡合并成立柯尼卡美能达控股株式会社。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柯美于2006年1月宣布退出相机和影像事业。但是在1934年之前,美能达在相机制造方面品种之多、技术水平之高绝对是当时日本的巨头。

      除了佳能、尼康、美能达、宾得和奥林巴斯五大品牌(Big Five)外,还有一家历史更悠久的厂商需要重点介绍一下,就是前文中多次提到的柯尼卡(小西六)。如果要说1930年代以前的日本照相器材工业历史,少了谁都不能少了小西六,所以多费点笔墨。

      1873年,也就是柯达成立7年前,当时在和父亲一起经营专卖医药产品的小西屋六兵卫店(当时是东京最大的药房,英文名为Konishi-ya Rokubei Ten,注意粗体部分)的杉浦六三郎,看到东京的照相馆日渐流行,于是说服父亲开始贩售从欧美进口摄影耗材和石板印刷材料等产品。1876年,时年29岁的杉浦六三郎经过父亲的允许把店铺转交给弟弟,自己开设了专门经营冲洗药剂、医疗仪器、化学仪器等产品的“小西六右卫门本店”,也就是“小西本店”(需要说明一下的是,杉浦六三郎是杉浦六卫门家族的第六代,所以这个“六”就沿袭了下去,也就有了日后的“小西六”)。1882年又开始设立工场制造摄影相关的产品,以取代进口产品。后来小西本店获得了多个国家品牌镜头的在日本的代理权,到1894年2月,小西本店甚至专门推出了一本刊物《写真月报》专门介绍在售的摄影相关产品,当然还有一些摄影知识,算是推广摄影与推销产品两不误。1902年又建立了专门生产感光材料的工厂“六樱社”,后来成为日本屈指可数的大型的摄影器材制造工场

      1903年推出了日本第一款便携式相机“Cherry”(樱花),当时的宣传用语是“儿童用教育相机”,售价仅2日元30钱,是当时最便宜的面向初学者的相机,极大地刺激了摄影的普及,同年樱花牌相纸问世。当时无论是相机还是相纸都是日本市场占有率最高。1907年,日本第一台单镜头反光相机Sakura-flex Plano问世,配备Tessar镜头售价为225日元。

      随着杉浦六三郎年纪越来越大、产业规模也越来越大,1921年,公司改组成为小西六本店合资会社。1923年,为了普及摄影,还成立了“小西摄影专门学校”(后来改制为东京工艺大学,培养出很多摄影人才),以实现杉浦六三郎普及摄影的夙愿。

      进入1920年代中期,小西六接到日本帝国海军的军用相机的订单,但是那时候所有日本相机使用的镜头都是进口货,军用物资岂能总依赖进口(这里也有一个背景,一战时期由于德国和日本分属同盟国和协约国阵营,因此德国玻璃材料的进口中断,这极大的刺激了日本。一战后,在军队的主导下,日本企业开始研究光学玻璃的熔铸技术)?于是乎,小西六从1925年(比尼康早了好几年)开始模仿卡尔•蔡司的Tessar镜头,制造被称作Hexar的镜头,也因此成为日本第一家制造日本镜头的公司。同年,被认为是日本第一款大批量制造的并且获得了极大成功的Pearlette系列(第一节和本节前文都提到过,是柯达Vest Pocket相机的仿制品)相机推出,而且一直生产了20年。因为产量巨大,所以有了与旭光学合作,使用其生产镜头的故事。

      后来,小西六还组织使用这款相机的用户成立了俱乐部,经常举行各种活动,这种方式一直被其他日本厂商沿袭至今。1929年,日本第一款胶片樱花牌胶片问世。1938年,当时日本政府已经开始限制民用相机的生产,小西六的主营业务也因此变成了为日本海军和陆军生产航空照相机和红外照相机等等。

      1943年,还处于战争中的公司改名小西六写真工业株式会社。不过直到战后的1948年才推出第一款采用Konica品牌的相机Konica I,这款相机就是根据当年生产的红外相机改进而来的。用“小西六”英文的前四个字母,再加上模仿Leica结构的后两个字母,于是就有了 “Konica”。1987年公司正式改名柯尼卡株式会社。

      至于日本的富士、理光、玛米亚、雅西卡、确善能、启能等等老字号相机品牌都是34年乃至二战后成立的,这些就不再一一说明了,笔者将在后文中陆续引出介绍。如同历史总是波浪式前进一般,当年日本有众多的生产摄影器材及相关产品的公司/工场,包括上面提到的,还有更多没有提到的,这些企业大多都辉煌一时,但有很多现在都趋于沉寂,有的甚至销声匿迹。

    (待续)




    Copyright 1998-2007 Pao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