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及讨论 时事体育争论 音乐及影视 焦点新闻转载 新朋友社区 器材车辆及生活讨论 网友作品专栏及留言板 回到首页

搜索精品

相关内容
  • 《我们台湾这些年》:1977年至今2009/12/03
  • 天津狗不理餐厅明年台湾日月潭开店2009/11/30
  • 绿营大肆宣传2012大陆统一台湾2009/11/27
  • 台湾出版业:大陆别抢繁体版权2009/11/27
  • 2009年台湾县市长选举评估2009/11/24
  • 开放大陆生源 台湾高校读书好在哪儿2009/11/24
  • 民进党前主席曾秘访北京辩统独2009/11/24
  • 解放军批马英九三不政策是和平分裂2009/11/23
  •  
    一封对台湾土地缺乏热情的家书
    时间:2009/12/03 出处:南方都市报
    刊于南方都市报

    有一篇大陆中央级媒体新闻稿的标题叫“‘台版韩寒’廖信忠实话实说《我们台湾这些年》”,读后顿感如鲠在喉、如芒刺背。最初,由于未读过书中内容,一时半会也说不上来哪里不对劲。但等看完这本“矫情”的书后,这种感觉非但未曾减轻,反而愈加强烈了。

    两岸隔膜六十年,随着近年来国共合作方兴未艾,民间交往日趋热络,这股风潮引领着台湾海峡的形势从“台独备战”的阴影中缓步走出。继而在马英九当选台湾最高领导人后,官方互动也渐入佳境。唯独在热火朝天的“亲情沟通”中缺了纯民间的声音,而这种缺憾显然又不可能由连战、郁慕明、宋楚瑜等退出政坛的“民间人士”来代表,于是沟通断层即可出现。然而,因为这种沟通在现实利益上的交集并不突出,非特定对象的交流也就没所谓动力,哪怕这样的便利性随着直航的实现变得越加容易,但始终不见两岸人民之间有过或可能存在交流了解的愿望。

    本书的出现其内容早在天涯论坛上连载,结集成册后,面临大陆在地化的政策原因,网络行文未必如实地反映到书中,此为本书遗憾之一。

    此书的主旨体现在封面上,有一句开宗明义的阐述:本书讲述三十年来政治巨变下,台湾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很显然,政治变革是该书吸引读者眼球的主要切入点,然而,遗憾的是作者对台湾政治演变本身的理解,及其后在公民社会中的作用都未能有深入解析。

    众所周知,台湾之所以吸引大陆人民的目光,并不纯粹地集中于领土主权问题,所谓“台独”在如今的世界格局中变得越发不可实现,两岸交流的争议于是便就落在了既不能达至统一,独派又经历了陈水扁政权的折腾未能梦想成真后,进退不得的尴尬处境下,两岸未来在哪里。也由此,学界层出不穷地擎画着“两岸一中”、“宪政一中”、“邦联制”等政治蓝图。

    除了站在民族大义的立场关切书中的内容,更主要的一点莫过于台湾的三十年就是逐步走向民主的三十年,在这不短的日子里,从最初“动员戡乱临时条款”治理下的蒋氏威权政府,渐进式过渡到人民与政府就政治权利的博弈、党外抗争与反对党的合法存在、民众有组织或自发的集会游行,都是台湾步入民主转型期后,不容忽视的经验教训。

    诚然,大历史背景下,我们不能苛求小人物做到事事关心,他们自然也做不到对每个重大节点事件都有深刻的理解与刻画,但在这种大潮流下,从“立法院”增选“立法委员”、“国民大会”增补“国大代表”的缝隙中,民主观念在形式上至少开始被人民接触。哪怕这种初步的碰撞还处于国民党政权的完全控制下。

    随着蒋介石进入人生的晚年,对国是不再事必躬亲,儿子蒋经国的治国态度颇为积极。在不威胁国民党政权本身的前提下,台湾各地方的基层选举是有大量空间得以喘息的,正因为有“合法空子”可钻,才造就了施明德、许信良、林义雄等一批党外运动领袖走上前台。

    从更宏观的层面上来谈台湾政治民主化的步伐,大致可以分为国民党体制边缘蠢蠢欲动的民主胎动;到了1970年代党外势力凝聚,通过地下刊物、散发传单、开坛讲座等方式方法,试图启蒙台湾民众去认识、了解、拥抱民主理念。

    用一个小故事足以说明一切:1977年的一天,桃园县中坜市的一个眷村村口来了几个人,眷村的人都痛骂他们是“汉奸”、“忘恩负义”,不让他们进村子发传单。这几个人没办法,只能客客气气地请在村口玩耍的小朋友帮忙发,但大人们马上制止,小孩子们立刻也跟着大人一起骂“汉奸”之类的话,几个人最后走了。但第二天他们还是很客气地来了,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终于,有一天,眷村里有个人问了句:“你们为什么要跟国民党作对?为什么要骂国民党?”这几个人中就有一个叫许信良的36岁年轻人把自己的行为介绍了一番。

    这批人凭借自己的耐心,感化着尽可能多的台湾老百姓,这等党外运动的范围及影响力在当年的台湾社会是绵密但不张扬的实力。作者却是一副身处其外、更像是个眷村居民的形象。此为遗憾之二。

    上述这个小故事除了折射出威权时代党外运动的现状外,还牵出了另一个“伤疤”———省籍矛盾。一个是台湾社会迄今为止裂痕最深、波及范围最广的社会话题。即便民主思潮如火如荼,也不曾丝毫降低其对抗的烈度,只是每次引发族群争议的导火索不同而已。事实上,在台湾戒严的年代里,本省人对国民党政权的反感是全方位的,无论从严肃的党禁报禁等政策方针,还是搞笑的“马克·吐温是不是马克思的弟弟”的警方问话,只要你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时时处处都会受到来自政府的严密关照。

    正因为这样的政治大气候,导致本省人普遍同情并乐于帮助党外社会活跃分子,特别在诸如美丽岛事件及其军事大审、林义雄灭门杀人案、蓬莱岛案引发万人送陈水扁入监服刑;五一九龙山寺绿色抗争行动、郑南榕自焚等指标性社会事件,台湾意识急遽抬升。这股意识形态的形塑,是导致十几年台湾民众对执政前的民进党持友好态度的关键原因。

    所以,对于作者号称自己是本省人,却在对待民进党和他背后的绿色民意时,明显有失偏颇地选择了戏谑、讥讽等不屑态度,这种取态本身就是一种不客观中立的表现,更有违作者矢言告诉读者一个真正的台湾的本意,此为遗憾之三。

    真实地了解一个社会需要对等、尊重、平和、客观地去品味其中的酸甜苦辣,台湾作为浸润着深厚大中华文化底蕴的岛屿,她对大陆人的魅力是不言而喻的。诚然,三十年来的台湾社会发展脉络对照今日的大陆,能起到镜子的反射作用。但我始终认为,两岸消弭隔阂的终极目的在于和平,是一种基于互相认同、欣赏、包容的民族感情,也是一份质朴、豁达、平和的交流态度。

    这是一本对自己的生活充满热情,却对台湾这块土地缺乏热情的作品,但愿它不会误导你欣赏台湾的视线。




    Copyright 1998-2007 Pao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