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及讨论 时事体育争论 音乐及影视 焦点新闻转载 新朋友社区 器材车辆及生活讨论 网友作品专栏及留言板 回到首页

搜索精品

相关内容
  • 俄总统总理都有意参加下届总统大选2009/12/04
  • 俄共魁久加诺夫:我更相信共产主义2009/11/24
  • 俄总统:以自由人社会取代领袖定一切2009/11/14
  • 齐奥塞斯库女儿为何要开棺验父母尸2009/11/14
  • 绥芬河:百年口岸的起落2009/11/12
  • 历史是否会铭记戈尔巴乔夫2009/11/06
  • 追求自由的力量:纪念柏林塌20周年2009/11/06
  • 中国最后叛逃飞行员毁掉无数苏联军官2009/11/04
  •  
    戈尔巴乔夫:东欧转型的关键人物
    时间:2009/12/14 出处:金融时报
      在我们庆祝1989年的东欧革命(6月份的波兰选举,11月份的柏林墙倒塌,其它东欧国家的自由化,罗马尼亚的流血结局)时,我们可能会忽略一件让这一切成为可能的事件:“改革”(Perestroika)——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MikhailGorbachev)在苏联导演的伟大革命。

      人们在当时认识到了“改革”的作用。波兰反共反对派的一位领导人——亚当·米奇尼克(AdamMichnik)曾在1989年7月说道:“若不是有‘改革病毒’,我们的‘民主运动’便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

      人们可以追溯到另一件辉煌但已被人遗忘的事件:1956年的波兰“十月事件”。当时,波兰一群自由派共产党人推翻了奉行斯大林主义的领导层,赶走了无处不在的苏联顾问,其中包括国防部长罗科索夫斯基元帅(MarshalRokossovsky)。他们还警告赫鲁晓夫(Khrushchev),如果他派出坦克,波兰军队就将迎战。

      在一段时间里,波兰所进行的尝试曾是共产党世界走向相对自由的指路明灯。但随着勃列日涅夫(Brezhnev)在莫斯科掌握领导权,这盏明灯在随后几年里逐渐失去了光芒。

      戈尔巴乔夫在1985年3月当选为苏共总书记。当选后不久他即表明,如果苏联想避免衰落,那么该国的政治体制就必须彻底改变。1987年1月他表示,苏共将实行无记名投票和差额选举。1988年夏他宣布,同样的原则将适用于苏联议会的全国选举。

      选举在1989年3月举行。莫斯科、列宁格勒和基辅的市委书记,近四分之一掌握实权的地区党委书记,以及多数此前铁定进入议会的将军,被选下了台。新议会的会议过程得到电视直播。苏联各地以及其它国家的人们,放下自己手头的工作,看电视里的苏联领导人(包括戈尔巴乔夫自己)在议会中受到指责,军队和克格勃(KGB)因野蛮行为受到抨击,与会者进行结果完全不可预知的投票。

      这或许算不上成熟的民主制,但它仍然相当令人振奋;这是任何共产党国家到那时为止发生过的、最接近真正民主政体的现象。莫斯科出现的大规模群众示威活动,迫使苏共在1990年放弃了宪法赋予它的一党专政权力,并挫败了保守派在1991年发动的、恢复旧式苏联的努力。波兰自由派人士自1956年起就一直期待的变革终于到来了。

      戈尔巴乔夫早在1985年10月就曾对华约(WarsawPact)国家领导人表示,各国执政党现在必须自主负责国内事务。1986年他又告诉这些领导人,曾经在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动用的手段不会再有效。这些领导人并未相信他的话,而他在1987年4月访问布拉格期间未能否定1968年苏联出兵干涉捷内政的做法,加深了他们的疑虑。

      但到了那时,被波兰的雅鲁泽尔斯基将军(GeneralJaruzelski)于1981年根据《戒严法》取缔的反共组织——团结工会(Solidarity)已开始东山再起。波兰的共产党人知道,他们将不得不做出妥协。1988年9月,他们派出一名高层人士去与戈尔巴乔夫商讨。戈尔巴乔夫回答说,波兰领导层应自行确定战略,并作出自己的决策。

      随后,波兰政府与团结工会举行了圆桌谈判,谈判于1989年4月结束。团结工会在当年6月的选举中获胜,这是一起令人震惊的事件。东欧各国民众随后纷纷向当局施压,要求变革,其势头已不可阻挡。但到了那时,苏联的选举已指明了出路。

      如今,许多西方人批评戈尔巴乔夫未能控制住当时的动荡局面,而大多数俄罗斯人将其视为毁掉一个超级大国的叛国者。俄罗斯仍是一个内向、民族主义、得不到邻国信任、对自身及其在世界上所处地位没有把握的国家。它的历史、疆域和贫困意味着,它从未像欧洲其它国家那样,有机会相对快速和从容的转型到民主政体。

      如果俄罗斯有朝一日克服了自身的种种畏惧感,那么该国未来的历史学家会更加正面地评价戈尔巴乔夫的角色。我们其他人则没有理由忘记:若不是戈尔巴乔夫,共产主义在欧洲落幕的过程,可能会血腥得多,持久得多。

      注:本文作者罗德里克·布雷斯韦特爵士是英国前驻莫斯科大使




    Copyright 1998-2007 Pao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