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及讨论 时事体育争论 音乐及影视 焦点新闻转载 新朋友社区 器材车辆及生活讨论 网友作品专栏及留言板 回到首页

搜索精品

相关内容
  • 韩正向台湾中学生推介上海世博会2010/04/07
  • 马英九说方言坐板凳直销ECFA2010/04/03
  • 96岁台湾未婚住持要娶30岁大陆女2010/03/27
  • 河南拆迁户居然赴台湾总统府上访2010/03/25
  • 台湾出尽法宝鼓励生育2010/03/22
  • 台湾史上最强沙尘暴 指数破表2010/03/22
  • 揭秘1949年大陆黄金运台始末2010/03/18
  • 加拿大無法承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2010/03/12
  •  
    记录普通大陆人的迁台史
    时间:2010/04/11 出处:凤凰周刊
     □ 段宇宏
      来源:凤凰周刊2010年第10期 总第359期

     《扎根台湾六十年——百万人的奋斗、成长、融合》(共五册)张玉法等编台湾渤海堂文化事业公司

      1949年1月,“太平轮”沉没没多久,一位叫应美君的大陆女孩离开自己家乡浙江淳安,开启奔波流离的生活,辗转千里,最终到达台湾高雄,并与当宪兵的丈夫龙槐生聚首。离家前,他们认为这只是短暂的告别,台湾在哪里,什么样,并不知道。没想到这一去,就在台湾生活了60年。
      幸运的是,平凡的龙家夫妇生了一个有名气的女儿——龙应台,他们的故事被写作成书广为流传,这就是去年备受关注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龙应台在书中写道:“所有的颠沛流离,最后都由大江走向大海;所有的生离死别,都发生在某一个车站、码头。上了船,就是一生。”
      上世纪40年代末,两百万军民背井离乡,东渡台湾,在这场生离死别的大迁徙中,有数不尽的平凡人,他们既不是高官,也不是名人,也没有声名显赫的子女,他们的故事谁来记录,历史是否会遗忘他们?
      台湾渤海堂文化事业公司出版的《扎根台湾六十年——百万人的奋斗、成长、融合》,即做出了这样的尝试,讲述大量普通人“上了船,就是一生”的故事。
      从小伙到耄耋
      1949年,江苏徐州的高本钊还是个毛头小伙,不足17岁。此时国共内战已至尾声,在他看来,北方地区的时局已彻底“崩坏”。
      父亲是小学校长,家中又有百来亩田地,这样的家庭成分,自然难免被“清算”。为了生存下去,上至父母,下到兄弟姐妹,高本钊一家纷纷逃往青岛避难,没想到好日子没几天,时局继续“崩坏”下去,全家划整为零,继续四处奔逃。
      父亲往东北逃跑(后亡于东北,死因不明),而他则跟很多同乡青年进入山东的流亡学校,随着军队一路南下。5月份,随军第一次踏上台湾土地,不久之后,又被调往广州,不久,再次回台,先后驻扎在北投、林口、淡水等地。
      只是一个16岁的孩子,故乡远隔,家庭离散,深夜独处之时,一种迷茫感常常袭上心头。幸好身边有一批同乡、同学,也未感到太寂寞。
      高本钊不是一个特“安分”的年轻人,只要一个地方他觉得没有太多“前途”,就难以老老实实呆下去。那种时局之下,台湾对军人退役有着严格限制。高本钊私自离开部队,可是没有正规的手续,无法获得身份证,就不能在社会上立足,如若被抓回去,必定被严惩。在同乡刘修保的协助下,他冒名顶替了刘修保弟弟“刘修桥”的名字,申请到身份证。这个假名字,高本钊一直用到1980年。
      想去读书,却身无几文,高本钊最后投奔刘修保旧友、台南盐场盐务局七股科长王家诚,当上了临时工。1951年,因春节期间前往机场探望一位亲戚,遭到盐务科长的训斥,科长认为高本钊未尽到轮流值班的责任。年轻气盛的高本钊心里冤屈,一气之下离开盐场,经人介绍做上了自来水工程的粗工,收入仅够糊口。他深感天下之大,却难有容身之地。
      年底,一位老乡告知盐警队有缺额,正在招人,并介绍高本钊前去应聘,18岁的他又当上了盐警,负责查辑私盐。这次遇到了好上司,礼遇有加,月薪有两百多元,扣除掉伙食费与接济刘修保的钱,余下部分可以买数学和史地书籍,因战乱耽误的学业就靠这种业余学习来弥补。
      高本钊发现,盐警队在大陆时是个好差事,但到了台湾,变得“非警非军”,内部官员都是老官僚,升迁调动极其无望,也禁止员工报考学校。他又动了离开的心思,虽然在当时很多落魄的人看来,这已是个相当好的工作。24岁那年,以眼疾为由,他辞去工作,经朋友介绍去当代课老师也未果。
      “我的前途到底在哪里”,像大多数来台的青年人一样,高本钊对生活充满困惑。“家财万贯,不如一技在身”,高本钊揣着一点积蓄,只身独闯台北。“那里人口多,同乡多,兴许会有更多出路”。
      高本钊来到台北,投奔远房表哥杜朝君。表哥有一份送报的工作,在当时是个收入颇高的行当。高本钊晚上打地铺睡觉,白天看报纸找工作,但因不通闽南语,好多工作在面试时告吹。
      1955年秋天,命运有了一次转折,一位长辈介绍他到制版厂当学徒,虽然薪水少,工作累,职位低,但他觉得能学到技能,便欣然应允,当上一个大龄学徒工。此后,他在几家制版厂之间辗转,不过把这行的技术学个精透。1960年,他终于实现创业梦想,耗尽积蓄开了自己的制版厂。
      虽说是老板了,但高本钊连三轮车都舍不得坐。创业过程十分艰辛,开张不久,重要器材照相镜头被盗,险些歇业,幸在朋友资助下,渡过难关;因顾客要求虚开发票,被税务部门盯上,最后关门停业,搬家走人。再次在朋友们的帮助下,换了个地方重新开张,命名为新文化影印馆。
      从事这制版,因印制佛经的业务,高本钊结识了颇多从大陆迁台的高僧,人生从此与佛门结缘。公司先后经历失火、员工受伤、打官司,多次蒙受劫难,终于走上正轨,事业逐渐蒸蒸日上,高本钊也从个愣头青变成熟了。他将良师益友南怀谨的话一直铭记在心:做生意要忍得住气,受得侮辱。
      高本钊靠印制佛经起家,事业渐渐从制版而步入出版业,台湾重要的佛学典籍几乎都出自他公司之手,后来业务逐渐扩展到儒学、道家经典及文史资料的印制。
      在他出版生涯中,有很多引以为傲的产品,印制极其珍稀的《乾隆大藏经》、《石刻史料新编》;在孙立人将军夫人张清扬的引荐下,与学者共同整理出版《敦煌宝藏》;出版现代儒藏大成的《业书集成新编》。
      高本钊的出版物,被两岸学术界所重视,早年大陆开放后,学界屡从台湾大量订购公司的出版品。高本钊在事业初稳之际,遇到了他一生最感激的“牵手”白雪珠女士。妻子相夫教子,成为他事业成功的背后推手,二人同甘共苦,把家业一点点做大,养育了两子一女。
      高本钊与当年来到台湾的所有大陆人一样,认为对故乡的离别只是暂时的,可当事业辉煌之时回头掐指一算,上了船之后,一晃已经六十载,一个毛头小伙已步入耄耋之年。
      之所以把高本钊的故事单拎出来说一说,是因为这位老人正是渤海堂文化公司的董事长,《扎根台湾六十年》的策划人和发行人。
      我是中国人
      “台独”人士有个说法:中国人是殖民者,台湾人是被统治民族,1945年中国人统治台湾,是台湾的不幸。
      既然是占统治地位的殖民者,在绿营惯用的悲情描述中,不是权高位重,就是骄横跋扈,要么腰缠万贯,以衬托出被殖民的本省人的凄惨。反驳的声音则说,当年遍布台湾街头巷尾,卖饺子的,干杂活的,做苦力的,不也到处是“外省人”。
      《扎根台湾六十年》中,几乎没有一个名人。名人要么自己会写,要么有人为其立传。唯独那些不起眼的普通人,历史总缺乏他们生存的痕迹。
      2007年,已经是资深出版人的高本钊鉴于岛内某些政客操弄族群问题,伤害彼此感情,就有筹划一本书、讲述普通人迁台故事的念头。
      “当我听到有些激进‘台独’人士骂‘中国猪滚回去’时,我就忍不住说:‘你这是骂你阿爸阿妈啊’,他们不就是早来了几十年上百年。”对于一些处处自诩只是台湾人而不是中国人,又排斥外省人的人士,高本钊不解,“看看,我在台湾生活了60年了,比你年纪都大呢”。
      虽然来台60年,高本钊乡音未改。他一再强调,出版这本书的目的,是让一些人看看那些普通大陆人在台湾的创业史、生活史,“我们可没有白吃白喝,是为社会做了贡献的”。
      “我是中国人,认同中国,认同我的中华民国,喜爱中国文化,我对我的祖国有感情”,他操着浓厚的苏北口音说。
      《扎根台湾六十年》共分五大分册,共挑选收录江苏、山东、河南、湖南等18省来台普通人的故事。高本钊自身的经历,就在第一册的江苏卷中。
      张玉法,山东人,台湾著名历史学家,早年也是流亡学生,因内战一路南下,1949年先进入澎湖防卫司令部子弟学校,再入读台湾师范大学史地系、国立政治大学新闻所,后又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历史硕士学位,任职于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作为与高本钊有相似经历的同学和朋友,他担当了此书的史学顾问。
      高本钊感慨道,这套书出得太晚了,是最大的缺憾事。即使刚成年才来台的人,现在已近80岁,很多人已不在人世,而有些人疾病缠身,人事不省,已无法亲自动笔或动口。筹划这套书时,通过在台各省同乡会,寻找个案,抢救历史。多数人的故事,由高本钊的公司派人采访撰写,某些故事由子女代笔,个别人亲自动笔,最后才交出版社编辑校订。从事本书编辑工作的曾小璎女士更是伤感,“历时三年,仍有些‘阿伯阿姨’在出版过程中就离世了!”
      书中收录的个别人,是传奇历史的亲历者,只不过是重要历史事件中的平凡人,后来也曾拜过官,但其名字,如果不通过阅读本书,也将永远不为社会所知。如福建卷中收录的陈鸣铮,曾是中山舰老兵,亦是当今仍在世的中山舰幸存者,赴台后,参加过“十大建设”的“台中港建设”,官至少将和国民党中央候补委员。
      河南卷中,还有个非常独特的人物——褚德三,台湾嘉义人。按照现今的观点来看,德三是地道的台湾本省人了,因为他家在清朝年间即迁来台湾,已历180 余年。不过家自认源在中原,所以也把自己当作“河南人”。
      1949年,天南海北中国人东渡台湾,老乡聚在一起,自然格外亲热,褚家只要遇到来自河南的人,总是倍感亲切,热情款待,向其打听故乡的一切故事;来者惊讶之余总是问道,“老,你们家河南哪的”,褚德三总是闷笑不语,连忙转移话题。这位老先生要求,把自己的故事登在本书河南卷,他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明示:“我是中国人。”
      书中的故事,文笔十分普通,自难与《大江大海一九四九》相比。不过全是最朴实的人生经历,人物可以说是涵盖了“工农商学兵”各行各业,读来时而令人忍俊不禁,时而又使人伤感,在保证无文学史实纰漏的情况下,维持原汁原味。正如出版者在前言中所说:他们非知名文人,文采并不华美,只是将他们一甲子的岁月,据实陈述……为21世纪的中国历史留些史料。




    Copyright 1998-2007 Pao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