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及讨论 时事体育争论 音乐及影视 焦点新闻转载 新朋友社区 器材车辆及生活讨论 网友作品专栏及留言板 回到首页

搜索精品

相关内容
  • 记录普通大陆人的迁台史2010/04/11
  • 韩正向台湾中学生推介上海世博会2010/04/07
  • 马英九说方言坐板凳直销ECFA2010/04/03
  • 96岁台湾未婚住持要娶30岁大陆女2010/03/27
  • 河南拆迁户居然赴台湾总统府上访2010/03/25
  • 台湾出尽法宝鼓励生育2010/03/22
  • 台湾史上最强沙尘暴 指数破表2010/03/22
  • 揭秘1949年大陆黄金运台始末2010/03/18
  •  
    廖信忠:我的父辈在台湾住了300年
    时间:2010/04/11 出处:1510部落
    作者:许骥 | 评论(0) | 标签:廖信忠, 台湾, 枫林晚书店

    周六的天气说变就变,上午还艳阳高照,下午时分又下起了雨。不过,这场雨并没有浇灭2009年超级畅销书《我们台湾这些年》读者们的热情。为了一睹作者廖信忠的风采,一百多人聚集到枫林晚书店。这一次,廖信忠围绕“三十年两岸发展的异同”这个题目,一个人讲了两个多小时。精彩的演讲和有趣的图片,使观众席中不时爆出掌声和笑声。

    “我的名字叫廖信忠”

    廖信忠出生于 1977年,今年33岁。三十多年来,他目睹了两岸发展过程中的巨大变化。尤其是从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廖信忠有机会多次往返大陆与台湾。当他见到那个 “传说中”的大陆的时候,发现现实中的大陆跟“官方”宣传的完全不同。“在想象中,北京只有故宫、紫禁城、胡同……可是到了北京之后一看,居然有那么多的高楼大厦,真的很吃惊,心情很复杂。过去接受的教育都说大陆人民‘吃不饱穿不暖’、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但事实根本不是这样。”

    既然大陆和台湾有如此众多不一样的地方,那么,从哪一个点切入来说呢?如果切入点太大,就会显得有点虚。所以,廖信忠干脆就从自己身上着手。一上台,他就跟大家说:“我叫廖信忠,这个名字很能反映出我出生的那个年代台湾社会的特点。1977年美国和‘中华民国’关系紧张,全岛上下风雨飘摇,缺乏安全感。于是,官方就加力宣传‘忠党爱国’。于是,我的名字就叫‘信忠’。”

    那时候台湾岛内的宣传工作渗透到教育里。廖信忠记得很清楚,小学语文课的课文有一篇讲蒋介石的课文:蒋公小时候到河边,看见小鱼在逆流游水,他就想,连鱼都那么上进,人怎么能不努力呢?“哎,伟人就是伟人,从小就跟我们的想法不一样。我们一般小孩子,看到鱼只会想抓来玩,但是他却能悟出人生的大道理。”大家都听得出廖信忠口吻中的春秋笔法,咯咯笑了。

    六年级的时候,蒋经国去世,学校组织他们上街跪哭。“那个哭声啊,随着灵车,‘呜’、‘呜’、‘呜’……从小到大。到我这边,我就跟着哭。然后,又听见哭声‘呜’、 ‘呜’、‘呜’……从大到小,像波浪一样。”

    这部分的记忆都只是跟“国家大事”有关的,其实只占廖信忠成长历程中的很小一部分,大多数的其实还是普通小市民的生活。

    琼瑶时代的兴起与终结

    说起台湾的市井生活,廖信忠印象最深的可能就是电视剧;而说到电视剧,就不能不说台湾言情小说界大名鼎鼎的“常青树”琼瑶。

    在廖信忠的记忆中,“琼瑶的时代”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80年代初,琼瑶的作品被改编成电影。因为当时观众的心态比较保守,一般电影取景都会在餐厅、客厅、咖啡厅进行,所以那时候的电影被称为“三厅电影”,很受欢迎。剧中的主角,像秦汉、林青霞等等,都是风靡一时的大明星。

    到了八十年代中后期,琼瑶的作品被大量改编成电视剧。比如《几度夕阳红》、《烟雨蒙蒙》和《庭院深深》。其中《庭院深深》这部电视剧,在台湾的收视率居然高达60%。每天晚上8点钟,全家人吃完晚饭,就会一起看“八点档”电视剧。可吊诡的是,有一天琼瑶的电视剧突然就没人看了。原因是1988年蒋经国去世那天,大家正在看“八点档”,电视屏幕中突然插入蒋经国的遗照,所有电视节目都戛然而止。这样的状况持续了好几天。几天后电视剧恢复,但是大家已经忘记了之前的剧情,提不起兴趣看了。从此以后,琼瑶就没落了。

    琼瑶的第三个时期,是90年代她的电视剧在大陆的热播,比如《婉君》、《青青河边草》之类;而最高潮,无疑是《还珠格格》。

    说到这里,有一位读者忍不住插话进来:“我记得读小学的时候,每天晚上都要《还珠格格》,然后第二天跟同学讨论剧情。如果哪一天没有看,第二天就答不上话,感觉很没面子。”

    廖信忠听了说:“这一点跟台湾一样啊,哈哈!第二天的讨论,基本上就是社交活动。我们那时候也是,如果头一天没看,第二天还要假装自己看过。但是一深入到剧情部分,就穿帮了。”

    琼瑶已成往事,成为30年来两岸民众的共同记忆。

    读者们的反应

    由于廖信忠在演讲一开始就说过,读者们可以随时打断他说话,分享自己的心得;而他本人,也时不时在演讲过程中停下来询问:“大家有没有类似的经验可以跟我分享?”所以互动效果极好。

    当投影仪上打出80年代小虎队的照片时,读者们惊讶地发现照片中还有两个美少女的身影。有眼尖的读者叫了起来: “那是小猫队!”很少有人知道,当年小虎队暴红的时候,台湾岛内还有一个叫小猫队的团体,成员分别是曹琳、利菁和伊能静。

    廖信忠跟读者们介绍了当年小虎队在台湾火爆的盛况:“那时候我还在读国中,只要有人在班级里叫一声‘小虎队!’,就会听见一帮女生‘啊!’的尖叫,也不知道为什么。”

    有读者跟大家分享了在大陆关于小虎队的一个故事:“90年代初的时候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封读者来信,那个人写道:虽然我知道不可能,但是我有时候还是忍不住会想象一下如果小虎队的三个人同时向我示爱,我该选谁呢?”

    或许是大家对台湾实在是太好奇了,演讲结束后,廖信忠又被读者们“围观”了将近一小时。读者们似乎有问不完的问题,大到“两岸和平统一”,小到“哪里的牛肉面比较好吃”。也有读者问廖信忠:“你是土生土长的台湾人吗?”廖信忠自信满满的回答:“我的父辈在台湾住了300年。”怪不得他有这样的勇气把书名取为《我们台湾这些年》,廖家的“家族史”,简直就可以作为一部“台湾史”了。

    廖信忠透露,接下来他还会再写两到三部关于台湾的书。另外,《我们台湾这些年》会推出“插图版”,加入一些有趣的图片,方便大家更好地了解台湾社会。




    Copyright 1998-2007 Pao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