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江湖谈琴作者:王威3发表时间:2010-09-02 23:28

 

4、涿鹿争霸

 

黄帝战蚩尤 汉砖

 

 

蚩尤像,汉砖

 

蚩尤统合东夷北上远征图

广西左江岩画,战争胜利庆功献俘图,想来黄帝大败蚩尤之后,也必是这等场面。

 

 

在蚩尤武力扩张过程中,对于政事的处理,秉承的方针,就是从重从快。

为了彻底震慑新征服的民众,蚩尤第一个发明了刑法。

《尚书·吕刑》谈到刑法的起源就说——

古代有遗训,蚩尤开始作乱之后,牵连影响到了到了平民百姓。

乱世之中,无人不做贼寇,他们轻率而不遵循正道,内外勾结,交相作乱,争夺窃盗,诈骗强取。

当苗民都不遵守政令了,蚩尤就发明刑法,用刑罚来制服震慑平民百姓,为此制定了五种酷刑。

蚩尤的倒行逆施,使得失去民心,为了巩固威权,他大肆杀害无罪的人,开始放肆使用劓、刖、椓、宫、黥等刑罚。

最终,他变成一个施行杀戮,抛弃法制的暴君,既不去鉴别有罪和无罪,也不听申诉,而是靠着滥施酷刑以维持统治。[1]

 

《尚书》乃是夏商周三代之国家文献,权威性很高。然而,一个国家文献,所持立场,从来是成王败寇。

蚩尤与黄帝争霸,最终失败,因此很不被史官待见,成了暴君。

实际上,蚩尤之发明刑法,意义至为重大。

有了刑法之震慑,蚩尤遂得以将治权延展至于自己所领导的各大部族之中。这样,才能将各大部族团结在一块。

又经过几年整合之后,蚩尤觉得自己已经有能力向黄帝王朝挑战。

于是他高举为炎帝的报仇旗号,称兵作乱,为了宣示自己是正义之师,他还让自己的军队树起了炎帝一族的图腾——牛的旗帜。[2]

由于蚩尤施政之地,距离涿鹿比较远(就古代的通讯水平来说),蚩尤之最初兼并战争,总体而言,又属于诸侯的内政,黄帝也不好干涉。

眼看着蚩尤一步步坐大,黄帝不可能对蚩尤一点警惕之心也没有。

从他和伯高的谈论便可知,黄帝对蚩尤已经不惟是警惕了,而是异常的紧张。深知华夏集团和东夷集团之间必有一战。

然后,他并没有想到蚩尤这么快就整合了东夷集团,这么快就起兵另立中央。

当蚩尤打着为炎帝报仇的旗号兴师动众而来,黄帝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派已经成为自己臣属的兄弟炎帝亲上战场。

这应该说是一步绝妙好棋——

一则炎帝和蚩尤原有君臣名分。

二则也可以宣示蚩尤起兵口号之荒唐。

 

炎帝和蚩尤两军一经接触,结果不难逆料。

军事本非炎帝所长,他被蚩尤打的丢盔弃甲,急忙撤回涿鹿。

蚩尤则在其后紧追不舍,一前一后,两军先后抵达涿鹿之野的一条河流。

黄帝在涿鹿见蚩尤来的凶猛,也不敢贸然打开城门,接引自己的兄弟。

当然,也可能怀疑炎帝不甘心失败,和蚩尤两个人是做戏,一伙的。

炎帝怎么办,还能怎么办,只能绕着涿鹿一直和蚩尤捉迷藏。

老是这么下去也没办法。炎帝派人进去涿鹿,备述前后经过。

黄帝当此之时,作何决断。

只要蚩尤不攻城,他的战略就是一个字——“

忍下心来看着蚩尤追杀炎帝。

 

这也难怪,炎帝、黄帝、蚩尤三人各自小九九。

对于蚩尤来说,一路追杀,如果直接攻城,说不定炎帝来个反攻,里应外合,吃不了兜着走。

撤退吧,心有不甘。都好不容易打到这里了。

当他看到黄帝决定闭门不出,心想,黄帝这个老滑头,要借我的手,杀自己的兄弟,好吧,我成全他。

黄帝有没有借蚩尤之手铲除自己兄弟炎帝的心,我们不好说。但是他胸中是有自己的韬略。

他打了那么多年的战,最喜欢的就是以逸待劳,口袋战术。

上次,炎帝就是败在涿鹿之旁的阪泉。

这一次,蚩尤既然送上门来,自然要叫他来得去不得。

涿鹿这块战场,他从小生于斯长于斯,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都有,当然要好好的发挥。

不过蚩尤今时不同往日。

从兵器上来说,黄帝不如蚩尤。

士气上来说,也不如——自己的哥哥不正在城下被敌人追着呢。

 

黄帝闭门不纳,可苦了炎帝。

炎帝此时当真是上天无路,下地无门。

后人描述炎帝窘困之情形,用了一个词九隅无遗

什么意思,就是天下九州,连一块躲藏的地方也没有。

 

就此,涿鹿之战,三方陷入了相持阶段。

炎帝被蚩尤追着打,还舍不得离开涿鹿。原因何在?

因为炎帝心里知道,除了自己的兄弟黄帝,从军事实力上,没人扛得住。跑的远了,孤立无援,最终还是给蚩尤灭了。

于是,他也有一个字——“

这个撑啊,估计嘛,一是要撑到蚩尤精疲力竭,二是要撑到黄帝良心发现。

黄帝呢?偶尔出城骚扰一下蚩尤,反反复复和蚩尤也打了不少遭遇战,一吃紧,就龟缩回涿鹿。

行军打战,学得乌龟法,向来就算成不了名将,至少也是良将。后世的诸葛亮不是一样在祁山下被司马懿调戏至死么。

蚩尤虽然每战必胜,肯定是越打脾气越坏了。锅里的肉,看的吃不得,多闹心。

 

三方就此打打停停,也不知道过了多少时日,据说,先后有七十二场遭遇战。[3]

在这段时间里头,黄帝已经想好的策略——

涿鹿之野有涿鹿山与灵山,灵山海拔2400多米,涿鹿山东面为长达40多里的灵山河谷,灵山河谷东、西两侧都是壁立千仞的高山。

也就是说,这是一处设伏的好地方。

这个地方的气候因素也比较特别,在夏秋之际,一是往往暴雨之后山洪暴发,二是多大雾,大雾一起,就是弥漫两三天。

《三国演义》里头诸葛亮在赤壁大战前夕说,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黄帝欠的则是将蚩尤引进此地,然后堵住谷口,等待一场大雨,来个瓮里捉鳖。

有一次,好不容易将蚩尤引了进去,没想到天公不作美,起了一场大雾。

敌我不辨之际,自然无法堵住谷口,前功尽弃。[4]

黄帝深怕蚩尤起了疑心,所以又和蚩尤相持了好久,才再次又将蚩尤领入灵山河谷。

这一次,天从人愿。

黄帝已经布置好了,他让自己的部将应龙在灵山河水上游拦蓄河水。

当蚩尤一被堵在灵山河谷,暴雨降下之时,便扒开大坝,就此一战成功。[5]

蚩尤带领的九黎和东夷部众在山洪和暴雨的冲击下,可谓惨不可言,尸体填川满谷,积血成渊,聚骨如岳。

据说数年之后,这里凝结的鲜血,化成了石头。白骨成灰,膏流成泉。[6]

不过蚩尤并没有身死其中,而是被生擒了。

在黄帝战胜蚩尤之决定性战役中,黄帝本人也是身先士卒,他拿出他的锵钺,鼓舞士气,使得三军奋起,将士用命,方得以一战成功。

而蚩尤之被擒,巧的不能再巧,正好落在黄帝的手上。当黄帝遇到落荒而逃的蚩尤,毫不客气的蚩尤当场拿下。[7]

黄帝对这个祸首没什么好客气,就在青丘之地杀了他。[8]

上古之战争是非常惨烈,对待战俘,毫不留情。

处决祸首,更要对其尸体也大加侮辱,因为古人信仰鬼魂之说,只有将敌人彻底的挫骨扬灰,才不至于有后患。

当然,最主要的目的,还是让他的追随者彻底的断绝了东山再起、卷土重来的念头。

降自王权时代,周武王之灭商,还把商纣王的脑袋砍下来,挂在太白旗上示众。

是以,黄帝的这一做法,也就不足为奇。

于是,蚩尤的尸体享受到这样前所未有的超规格的待遇——

他的皮,被剥了,当箭靶子。

黄帝再召集很多人射击,多次射中的,大大的有赏。

他的头发呢,被扯下来(那是应该还没有剃刀吧),和泥土混合在一起,建成一个天门,这个凯旋门呢,叫做“蚩尤之旌”。

他的胃,被塞满了东西。

干什么呢,拿来当球踢。

黄帝还让人拿着这个球球,多次投中者有赏;

至于他的骨头和肉怎么处理?

剁烂了,做成肉酱,送给天下各族的族长。

至于这些族长对于人肉有没有胃口,就不好说了。[9]

 

 

 

 

5、百代兵主

   

 

据专家考证,此皆为蚩尤之族徽。

 

《山海经》中之应龙

 

秦应龙之战蚩尤

汉应龙之战蚩尤、夸父。

 

涿鹿之战之意义,是一场华夏集团和东夷集团争斗领导权的战争。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长征。

我们不要以为蚩尤失败了,便以为他是个无能的军事家。

恰恰相反,他是中国军事史上一个超天才的人物,

蚩尤带领他的部队,由今天的山东一直打到今天河北地界,以现在北京直达济南的火车路程计,不过495里。

然而,在他那个时代,组织一只庞大军队,即便单纯行军,完成这495里路程,几近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春秋时代的军事家孙子在作战篇曾经提到远征之难——

按一般的作战常规,一次大规模的会战,需要出动战车千乘,运输车千辆,军队十万,越地千里运送粮草。

如此一来,则前后方的军需,宾客使节的招待费,胶漆器材的补充,车辆盔甲的供给等,每天都要耗资巨万。

只有作好了准备,十万大军才能出动。

用此军队作战,要求速胜——

旷日持久就会使军队疲惫,挫折锐气,攻城就会耗尽人力,久驻在外,会使国家财政发生困难。

如果军队疲惫、锐气挫伤,战斗力下降,财力不足,那么其他虎视眈眈的诸侯国就会乘机举兵进攻,尽管有足智多谋的人,也难以收拾这种局面。

所以在用兵上,哪怕再怎么笨拙的指挥官也要速战速决,没有见过讲究军事指挥水平高超的将领能接受两军相持、旷日持久的局面。

战争久拖不决而对国家有利的事情,自古至今,都未曾听说过。

因此说,不能全面了解战争害处的人,也就不能真正懂得战争的有利之处。

善于用兵打仗的人,兵员不再次征调,粮饷不再三转运,武器装备在国内准备充足,粮草补给在敌国解决,这样,军队的军粮就能满足了。

国家由于兴兵而造成贫困的原因是长途运输。

长途转运军需,百姓就会贫困。临近驻军的地方物价必然飞涨,物价飞涨就会使国家的财政枯竭。

国家因财政枯竭就会加重赋役,军力衰弱、财政枯竭。

国内百姓穷困潦倒,每家资财耗去了十分之七。

政府的经费,亦因车辆的损耗、战马的疲惫,盔甲、箭弩、戟盾、矛橹的制作补充及丘牛大车的征用,而损失了十分之六。

所以,高明的指挥员务求在敌国内解决粮草供应问题。

就地取食敌国一钟的粮食,等于自己从本国运出二十钟;夺取当地敌人饲草一石,相当于自己从本国运出二十石。[10]

孙子是一个高明的军事家,曾经指导吴国的军队侵略楚国,攻入楚国的国都。对于远征之难的体会,自不是纸上谈兵。

然,孙子所处之时代,乃是春秋末期,其时中国人古代造车技术已经基本定型,可用于长途运输。

即便如此,孙子还是认为,一个国家一方面保持政府的稳定运转的同时,在另一方面还能承受一次旷日持久的远征所带来的财政压力,实在是很大的挑战。

吴国立国已经有五百余年,各种制度蔚为完美,压力尚且如此之大。

再回顾神农王朝时代,蚩尤带领的东夷集团犹自处于部落联盟时代,如何整合内部力量已经是很大的难题,更遑论驱使整个部落联盟之民众进行如此之大规模的远征。

更重要的一点,孙子提出的解决方案——因敌就粮的上上之策,乃是基于春秋末期土地之开发,农业之发达,为三代以来所未有。

而在神农王朝时代,天地茫茫,皆未开辟。粮食欲就无从,只能从本根之地运输而至。

须知蚩尤之远征,不惟要在后勤得到保障,尚需在敌人的地盘做持久战。则其所处之困境,所挑战之难题,可以说是孙子想都不敢想象的。

蚩尤做到了,失败了。

但是我们要说,他是虽败犹荣。

为了取得这次涿鹿之战的胜利,蚩尤肯定花了好长的时间,才建立一个与以前松散部落联盟显异的运转体制——中国之最早国家政府的雏形。

从他始作刑法的努力,则知他必然创兴了一套国家机器,以便使得战争资源得以快速征集、运转和调配。

总而言之,蚩尤不惟能够打败炎帝,将炎帝追的九隅无遗。

更在涿鹿城下顿兵,以强龙之霸道挑战黄帝这个地头蛇,展开旷日持久之相持战,其动员力和组织力实在是开辟以来第一雄奇伟绩。

是以百代之后,蚩尤虽为异端败寇,然而东夷集团之故地山东半岛依旧长久地祭祀他为兵主、战神。直到两千年之后的秦汉时代,齐地仍有兵主蚩尤祠。

当汉高祖刘邦起兵之时,便曾以蚩尤与黄帝并祀。[11]

这种蚩尤崇拜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并没有被岁月所消磨,梁朝任昉所著的《述异记》上,便有对民间这一蚩尤崇拜现象狂热不衰的描述——

秦汉两代相传,蚩尤氏的长相,其耳边的鬓毛坚硬有如剑戟,头上长角。

当他和黄帝作战的时候,用自己的角顶住敌人,没有人能够抵挡蚩尤角的威力。

现在冀州还流行一种玩耍的游戏,叫做蚩尤戏。

在游戏中,民众三三两两的各自头戴牛角而互相抵触。

考察蚩尤戏的源头,当是出自汉代人发明的角抵戏。[12]

 

蚩尤之生前,凭借着强大的军事实力,震慑九黎、东夷。他这一死,各部族却没有想黄帝想象的那样,就此顺服,而是纷纷起兵。

天下就此纷纷扰扰多年。

黄帝能怎么办,只有一个打,不服打到你服。

黄帝在处决了蚩尤之后,乘此大胜之威,率兵南下。那个部落不服,就灭了那个。彻底扫荡蚩尤的残余势力,一口气打了五十二场战役。[13]

只是华夏集团和东夷集团,几百年来积不相能,矛盾由来已久。蚩尤之起兵挑战黄帝,只不过顺应了时势。

现在,黄帝打算借此机会,彻底荡平东夷集团,想法很好,实现起来,却是艰难无比。

这点,即便是黄帝手上拥有当时东亚最强大的军队,也无法很快实现。

黄帝觉得这么打来打去的,没有尽头,于是他就把蚩尤形像画了出来,宣示各部族,连最强大的蚩尤都被我打败,你们凭什么跟我斗。[14]

最终,东夷集团其中一部分人愿意归顺黄帝王朝,黄帝就将他们迁到邹、屠两地定居。

最终这里的人民,形成了邹、屠二大姓,均以居住地名为姓(邹、屠二地均在今山东境内)。

而东夷集团顽抗到底,不愿意臣服于黄帝王朝的,则一律被黄帝放逐到寒冷荒凉的北方去。

还有一部分死活都愿意追随蚩尤,但又打不过黄帝的九黎部族,大举南迁。

这些部族至始至终,都一直认定黄帝王朝是他们的敌人,不愿意和解,他们在南方新开拓的地盘所建立的国家,被黄帝王朝称之为三苗之国。[15]

三苗之国其后一直和黄帝王朝对抗,之间战争一直打来打去的,成了一笔谁也理不清的烂账。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黄帝王朝的尧舜禹时代,其中黄帝王朝第七任君主帝舜还因南征三苗﹐死于苍梧﹐连尸骨也未运还。

不过,随着黄帝王朝越来越强大,三苗最终无法抵挡,迫于压力,再度南迁到汉水一带,在今天湖南岳阳、湖北武昌及江西九江一带落地生根。[16]

 

6、釜山合符

 

黄帝之黄,乃是一只大乌龟的象形。所以周人自称“我姬氏出自天鼋。”是一句大实话。

就是说黄帝一族是信仰龟图腾的氏族。

 

少昊四子中,熙氏之族徽。上面是条蛇,下面是只乌龟,因此熙氏身上,当是继承了太昊氏(蛇图腾)和黄帝(龟图腾)两族之血统。

 

 

天鼋氏之徽铭

黄帝之釜山合符,各氏族手上之各种形制的圭璧玉制礼器,

 

 

 

 

 

涿鹿之战之对中国之历史影响莫大。

蚩尤所创建的国家制度对于一向自以为领先于东夷集团的华夏集团是一次震撼性的颠覆。

当代治史学者黄仁宇曾经就中国近代史提出过一个观点——

蒋介石及当日之国民党替新中国创造了一个高层机构,使中国独立自主。毛泽东及中共则翻转了农村基层。

两者之合力,才掀开了中华民族的新篇章。

蚩尤与黄帝之争斗天下的角力,给中华民族带来影响也大抵如此。

这也是为什么黄帝在此役之后,立即全面展开国家改制的工作。

首先他抛弃了神农王朝的官制,炎帝时,神农王朝的官制是以火命名的。而黄帝所封官职则都用云来命名。[17]

春官为青云氏。

夏官为缙云氏。

秋官为白云氏。

冬官为黑云氏。

中官为黄云氏。

炎帝在兵败投降之后,就被黄帝封为缙云氏,这一官职在黄帝王朝时代,历来由炎帝之后裔世袭。[18]

 

 

黄帝成为华夏集团和东夷集团的共主之后,天下有不归顺的,黄帝就前去征讨。其中就有夸父部族,被他手下大将应龙所杀。[19]

根据《史记》记载——

他平定一个地方之后就离去,一路上劈山开道,从来没有在哪儿安宁地居住过。

他几乎是个大旅行家,往东到过东海,登上了丸山和泰山。

往西到过崆峒,登上了鸡头山。

往南到过长江,登上了熊山、湘山。

往北驱逐了荤粥部族,在釜山(今河北涿鹿)之上,召集天下个氏族的首领前来合符[20]

 

符,就是玉制的圭版。

上古时代,各氏族自有其悠久历史,族长本身便是大巫师,他们和上天沟通的工具,就是圭版。

因为圭版本是用来规矩计算日晷影长度的量天尺,有了这个本事,才能掌握历法,指导民众四季的渔猎农耕。

黄帝支持这一釜山会盟,将天下各氏族族长和上天沟通的符信物聚敛起来,是为,然后再定出等级和使用制度,颁发给各氏族族长新的圭版,表示他们已经受到黄帝王朝的正式任命。

这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会盟。

黄帝通过武力,第一次将征服的各地、各民族联合起来,从而统一军令和统一政令。可以说是第一次向奠定中华民族多元一统的国家制度迈进。

在此之前,中国人尚没有统治如此辽阔之国土的经验,因为这是之前的政治体制——松散部落联盟所决定的。

然而在涿鹿之战后,东夷集团彻底败北,再也无法阻挡华夏集团的强大,最初的国际制衡体系已经被打破。

枪杆子里头出政权,则国家之建制已然由黄帝一人说了算。

 

釜山会盟之后,黄帝在逐鹿山的山脚下建起了都邑。

黄帝四处迁徙,没有固定的住处,带兵走到哪里,就在哪里设置军营以自卫。

他的军队则号称云师。又设置了左右大监,由他们督察各诸侯国。

这时,万国安定,因此,自古以来,祭祀鬼神山川的要数黄帝时最多。他任用风后、力牧、常先、大鸿等治理民众。

据说,黄帝还获得上天赐给的宝鼎,只是上天到底是怎么把这么重的东西交给他,书上没说。

他还很注重天文历法,命人观测太阳的运行,用占卜用的蓍草推算历法,预知节气日辰。

他还是一个哲学家,懂得顺应天地四时的规律,推测阴阳的变化,讲解生死的道理,论述存与亡的原因。

至于他的执政风格么,非常之勤政。

他教导督促老百姓按照季节播种百谷草木,驯养鸟兽蚕虫,测定日月星辰以定历法,收取土石金玉以供民用。对于从百姓身上征收的各种财物有节度地使用。

总之,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任劳任怨, 身心耳目,饱受辛劳,把身体的彻底的搞垮了。[21]

 

关于黄帝统治下的盛世,淮南子上有这么一段话,很可疑很可疑的一段话——

以前,黄帝治理天下,有力牧、太山稽两位贤臣辅佐他。

所以,黄帝能顺应日月运行、阴阳变化的规律来调节四季的法度,修正律历的标准。

他又区别男女雌雄,明确上下贵贱等级,使的整个社会强不凌弱、众不欺寡,趋于公平。

黄帝缔造的盛世是这样的:

人民百姓能保天命而不无故夭折,年成按时成熟丰收而不闹灾异;

各级官吏公正无私、上下协调而无过失;

法令严明而不昏暗,辅佐大臣公正不阿;

耕田者间不互相侵犯田界,猎渔者间不争夺鱼多水域;

路不拾遗,市场无人哄抬物价;

城门昼夜敞开,城镇没有盗贼;

穷乡僻壤之处的人还互相谦让财物,这时连猪狗都因粮食丰富而将豆谷吐弃在路旁,所以百姓无争论之心、怨恨之情。

于是,天下清平安定、日月明亮,星辰运行正常不偏离轨道,风调雨顺而五谷丰登;

虎狼不随意扑咬,猛禽不随便搏击,凤凰都飞临庭院,麒麟都闲游郊外;

青龙进献车驾,神马安伏马槽,诸北、儋耳等边远国家无不震于黄帝王朝之声威,而前来奉献贡品。[22]

 



[1]若古有训 ,蚩尤惟始作乱 ,延及于平民,罔不寇贼 ,鸱义奸宄 ,夺攘矫虔 。苗民弗用灵 ,制以刑 ,惟作五虐之刑曰法 。杀戮无辜,爰始淫为劓刵椓黥 。越兹丽刑并制 ,罔差有辞  ——《尚书·吕刑》

[2] 南北朝任昉.《述異記》:「有蚩尤神,俗雲:人自牛蹄,四目六手。今冀州人提掘地得髑髏如銅鐵者,即蚩尤之骨也。今有蚩尤齒,長二寸,堅不可碎。秦漢間說蚩尤氏耳鬢如劍戟,頭有角,與軒轅斗,以角觝人,人不能向……」,这段话中值得注意的是提到蚩尤人自牛蹄。

[3]黄帝百战,百战之数未尽闻也,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七十二,其大略也。(《鹖冠子》注

[4]蚩尤作大雾,皆迷四方,于是作指南车,以示四方。遂擒蚩尤而即位。——《古今注》卷上《舆服》

[5]  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妭。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蓄水,蚩尤请风伯、雨师,从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山海经》卷十七《大荒北经》

[6]昔黄帝除蚩尤,及四方群凶,并诸妖魅,填川满谷,积血成渊,聚骨如岳。数年中,血凝如石,骨白如灰,膏流成泉。——《拾遗记》卷一《高辛》

[7]太山之稽曰:可矣.於是出其锵钺,奋其戎兵,黄帝身遇蚩尤,因而擒之。——《黄帝四经》

[8] 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役中,历代都提到黄帝因指南车而摆脱大雾,黄帝时代可能已经有车,所以后人给他安了个轩辕氏的名号。

但是像指南车这么高科技的东西,也要远到了南北朝时代,才有人根据传说,搞出一辆来。

所以这里不予采信。虽然这是个很有趣的传说,不写都有点手痒痒的。

[9]剥其皮革以为干侯,使人射之,多中者赏.浚其发而建之天门,曰蚩尤之旌.充其胃,以为鞠,使人执之,多中者赏.腐其骨肉,投之苦醢,使天下噍之.——《黄帝四经》

[10]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民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于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车罢马,甲胄矢弩,戟盾蔽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

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萁秆一石,当吾二十石。

——孙子《作战篇》

[11]汉魏古籍载东平寿张县境(在今山东东平)有蚩尤墓,高七丈,民常十月祀之;

另在巨野县有蚩尤肩脾家,与寿张蚩尤墓规模相同,传说蛋尤被杀后身首异处,故为别葬。

[12]秦汉间说,蚩尤氏耳鬓如剑戟,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低人,人不能向。今冀州有乐名蚩尤戏,其民两两三三,头戴牛角而相抵。汉造角抵戏,盖其遗制也。——《述异记》

[13]神农氏衰,蚩尤氏叛,不用帝命。黄帝于是修德抚民,……讨蚩尤氏,禽之于涿鹿之野。诸侯有不服者,从而征之。凡五十二战,而天下大服。(《群书治要》卷一一注引)

[14] 《龙鱼河图》:蚩尤没后,天下复扰乱,:黄帝遂画蚩尤形像以威天下,天下咸谓蚩尤不死,八方万邦皆为弭服。

[15]《国语·楚语下》说:及少皞衰也,九黎乱德……其后,三苗复九黎之德。尧复育九黎之后,不忘旧者,使复典之韦昭注:三苗九黎之后

[16]《史记正义》:吴起云,三苗之国,左洞庭而右彭蠡,今江州鄂州岳州也。

[17]《左传》:“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而《史记》各家的注解则说,

黄帝以云为官,盖春官为青云氏,夏官为缙云氏,秋官为白云氏,冬官为黑云氏,中官为黄云氏。(服虔)

黄帝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也。春官为青云,夏官为缙云,秋官为白云,冬官为黑云,中官为黄云。(应劭)

[18]西汉孔安国云:“缙云氏之后为诸侯,号饕餮。东汉贾逵:“缙云氏,姜姓也,炎帝之苗裔,当黄帝时任缙云之官也。马融云:缙云,国名,缙云氏之后为诸侯,号饕餮。

[19]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山海经·大荒北经》

[20]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史记·五帝本纪》

[21]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万国和,而鬼神山川封禅与为多焉。获宝鼎,迎日推筴。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顺天地之纪,幽明之占,死生之说,存亡之难。时播百谷草木,淳化鸟兽虫蛾,旁罗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史记·黄帝本纪》

[22]昔者黄帝治天下,而力牧、太山稽辅之,以治日月之行律,治阴阳之气;节四时之度,正律历之数;别男女,异雌雄,明上下,等贵贱;使强不掩弱,众不暴寡;人民保命而不夭,岁时熟而不凶;百官正而无私,上下调而无尤;法令明而不暗,辅佐公而不阿;田者不侵畔,渔者不争限;道不拾遗,市不豫贾;城郭不关,邑无盗贼;鄙旅之人,相让以财;狗彘吐菽粟于路,而无忿争之心;于是日月精明,星辰不失其行;风雨时节,五谷登熟;虎狼不妄噬,鸷鸟不妄博;凤皇翔于庭,麒麟游于郊;青龙进驾,飞黄伏皁;诸北、儋耳之国,莫不献其贡职,——《淮南子·卷六 览冥训》

标签: 添加标签

0 / 0

发表回复
 
  • 标题
  • 作者
  • 时间
  • 长度
  • 点击
  • 评价
  • 王威3 
  • 2010-09-02 23:28
  • 19767
  • 1188
  • 0/0

京ICP备140287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