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色彩

论坛:寻音觅影作者:江上飞发表时间:2002-05-30 10:54

我们自以为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兀自空洞地燃烧着,脸上绽放着标明\"年轻\"标签的笑容,手里似乎掌握了自我的青春,就这样晃晃悠悠地青春岁月里左右飘荡,直到最后——青春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渐渐地褪去了血色,开始暴露出无法粉饰的苍白,这便是命运。这个时候需要书写,书写青春的故事,奋起、焦灼、放纵、忧伤……

遗忘的海洋要涨潮了,使出全身力气,让慌张的双手挤出海面,抓住逝去岁月散落的稻草,即使可能已经腐朽不堪。在还可以拥有记忆的时候,一定不要放弃这个权利。

A、焦灼


突然有一天感觉到了,世界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个样子!看着一张张苟活的面孔,从心里泛出无法抑制的恶心。闭上,再一次睁开浑浊的双眼,还是那样的肮脏。扯起改造的大旗,世界,我们的大刀来了!

代表电影:《青春残酷物语》(Cruel Story of Youth)
出品:日本1960年
导演:大岛渚(Nagisa)
编剧:大岛渚
主演:川津佑介、久我美子

二战中惨败的日本没有完全从疯狂中平静下来,这种情绪带进电影、表现在年轻人身上。于是,他们的青春只能与残酷并列。

女高中生新庄真琴夜搭顺风车遇到一个40岁左右的男人的骚扰,大学生藤井清路过,将她解救出困境。第二天,他们来到海滨炮台约会,爱上了对方。藤井对待真琴的态度很粗暴,其实他自己对未来也很迷茫。两人为了钱,决定假装搭车,以此来敲诈阔佬的钱财,不料很快就失败了。真琴怀孕了,藤井只好去向以前的情妇政枝借钱,没想到政枝反而借此机会当众羞辱他。藤井感到绝望,想要离开真琴,被一伙流氓打死在街头。高速公路上,深情恍惚的真琴从一辆高级轿车上跳下,也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真琴和藤井冷然地看着学生示威游行,他们不是投身其中,而是选择与一个时代的激情擦肩而过。不背负梦想,就不用去品尝幻觉中自由的欢跃以及梦想破灭后的巨痛,或者这更是一种明智的态度?在影片中,藤井带真琴去海边,在巨木上强行要与真琴发生关系,他把真琴推到水里,并一次又一次把真琴伸来求援的手踢开,接连的问题是:你依不依我?为什么你不愿意?那你为什么会跟我来这里?你对男性的好奇心……对性的好奇心我会满足你的!影像始终是很冷静的长镜头,是一种压制在冷漠之后的焦灼,加倍生出张力,像暴风雨之前满天的乌云和没有一丝风声的天空。

60年代末的年轻世界曾经流行过一句口号--\"我们什么都要!现在就要!\"可是为什么要?要什么?得到之后又如何?这是被人为踢开的问题,\"得到\"作为一个过程出现,主观地表达着他们的强烈反抗。前进!前进!但他们并不知道前面是什么,青春给他们一杆蛊惑的旗帜,扛起来以为能够风光异常,怎知旗帜越来越沉重,最后只好颓然倒地,落荒而逃,在无人的角落里独自绝望。在影片后半部分他们躺在海边时藤井这样说:\"年轻的时候想改变社会,但太年轻了,犯了很多错误。\"

在这个扭曲的世界里人们像豪猪一样活着,声张身上的利刺,即使彼此爱慕,也不能相互靠近。孤独是私人的,而痛苦将是双方的。能确定藤井与真琴之间的感情是爱情吗?根本不能。他们拥抱残酷青春,靠敲诈和勒索换来享受青春的权利。他们自己选择了逃避和犯罪,这是个恶性的循环关系,因为其中一环的落败最终导致整体的溃烂。

代表电影:《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Brighter Summer Day, A)
出品:中国台湾1991年
导演:杨德昌(Edward Yang)
编剧:杨顺清
主要演员:张国柱、张震、金燕玲



60年代的台北,父亲是循规蹈矩的小公务员,儿子小四正在建国中学夜间部读初二。当时台湾中学生习惯按地盘结成像帮派的那组织,浩浩荡荡地又威风又可以自我保护。帮派之间经常有摩擦和搏杀。小四喜欢上老大哈尼哥的女友小明,但是小明并不是他想象的那种女孩子,她像浮萍一样依附\"强有力\"的男性,小四在最后一次被拒绝之后,在牯岭街上捅了小明七刀。

电影故事原型是一件真实的凶杀案,杨德昌在电影里书写了少年时期最强烈的体验,切入台湾社会的动荡和危机,充满时代气息和人文关怀。小四小明等等的成长悲剧展现了一个灰暗苦闷的年代,而且绝望:\"想改变我?我就像这个世界一样,这个世界是不会变的。\"(小明的最后拒绝)片尾的英文歌《阳光灿烂的夏天》旋律明朗,但是自毁式的行为终结了对光明的渴望,影片是杨德昌导演的代表作,有四小时和三小时片长的两个版本,前者获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奖,被誉为具有\"台湾史诗\"意义的重要作品。

B、哀恸

当哀恸像潮水一样铺天盖地的时候,只好选择逃离,一路狂奔。一直到世界的边缘,我们坐在一起和着世界末日的倒计时,一起拥抱。我不知道是不是还能感觉到温暖。或者放弃是我们最后一种反抗的姿势?

代表电影:《天浴》(Xiu Xiu)
出品:美国1998年
导演:陈冲
编剧:严歌苓、陈冲
主演:洛桑群培、李小璐



对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来说,那个年代已经久远,即使仍有几声稀稀落落的声音能被人听见,但无可挽回地将渐渐被纷繁的现实所湮没,它只是作为一次悲剧性的牺牲存在着。\"青春无悔\"成了一个辉煌的口号让一代人牢记,在无边的黑夜中独自抹平伤口。

电影开始时颜色还是鲜亮的:学校的运动场上洁白的上衣和深蓝色裤子组成了简洁线条,黄昏的阳光穿过窗户,坐在盆子里洗澡的女孩子,一片温暖美丽的青春。开赴边疆时,一个鲜红色的印章盖在文秀的手背上。

电影缩略了一个时代的片段,整体色调灰暗压抑、苦涩异常,这与电影中表现的人性中极端的恶有极大的关系。除了老金之外,整部电影里男性的正义是缺席的:看电影时偷摸文秀的男知青、孙供销员、场部的领导们、那个自残回城的男知青……他们出现的时间都很短暂,但无一例外地卑劣。老金善良、内敛、习惯了忍受,他个人的力量根本无法阻止罪恶的进行,最后他开枪让文秀离开这个肮脏的世界,这是他所能做的唯一抵抗了。

文秀呈出身体,是为了能结束阴冷的生活,回到温暖的城市结束。失去一次和失去一百次的结果是一样的,而后者可能带来的转机是她当时最大的希望,甚至是一生最强的愿望。到最后她已经不能在乎自己的被蹂躏,脚步已经踏出去,无法再收回。片名是\"天浴\",洗浴是一个过程,一种证明,甚至一种努力。可是她已经不可能拥有从前的纯洁,洗澡成了徒劳的形式。

青春一点点流逝,理想和希望渐渐凋萎。经历丰茂的成长之后,新鲜的枝叶同样会慢慢枯萎,但是被暴力地剥夺了生长过程,只剩下残败,这是个让人伤心哀恸的巨大冲击。红色是电影中一个突出的意象:沼泽的树枝上飘着的红色纱巾、戳在手背上的红色印章、换取文秀贞操的红苹果、离开时系上心爱的红色纱巾……时间流逝,洗涤旧伤口,可是真的能褪去吗?最多只是淡漠到模糊的悲哀吧。

代表电影:《处女之死》(Virgin Suicides)
出品:美国1999年
导演:索菲亚.科波拉(Sofia Coppola)
编剧:Jeffrey Eugenides
主演:
詹姆斯.伍兹(James Woods)
凯萨琳.特纳(Kathleen Turner)
柯尔斯滕.邓斯特(Kirsten Dunst)
乔诗.哈特耐特(Josh Hartnett)



70年代美国密歇根州李斯本的普通家庭。父亲是高中数学教师,在自己的世界里选择孤独地徘徊,母亲是守旧的主妇,对女儿管教严格,甚至不近人情。

小女儿西西莉亚的自杀让他们死板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小镇充满了猜测,附近的四名男孩更加关心四姐妹的举动,他们收集生活中残留下的蛛丝马迹,试图去了解她们的内心世界。舞会后莱西的夜不归宿让母亲彻底封闭她们与世界的交流信道。最后一天,她们一起离开了这个没有生机的世界。

电影里青春的秘密通过几个男孩的叙述展现出来,他们找到西西利亚的日记,日记的内容枯燥无味,像被扼杀的青春。但是在男孩们的想象里却充满了虚幻的宁静:毛茸茸飘起的蒲公英、雀跃的身躯等等。

青春是放纵的合理理由,每个人都有权力品尝人生这段最美妙的时刻。来西和特里普在经历了球场上的第一次性爱之后彼此远离。他们的性爱是个柏拉图式的理想,经历探索和疼痛之后的真实终结了青春的幻想,剩下的真实是来自母亲更加严厉的管制。

歇斯底里的母亲看不到女儿们的厌倦,\"我的女儿从不缺少爱,我们家从来就不缺少爱,我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她永远都不会想到太多的爱更是更残酷的剥夺,70年代的自由世界也有专治与抑制。

这是大导演科波拉的女儿索菲亚.科波拉的处女作,在电影节上得到众多专家的肯定。

C、明亮

夏天阳光充足,让我眼前一片发黑,空气中飘起烧荒草味道的时候,我忘记去寻找方向。生命在各种想象的可能中肆意飞奔,冲向各种出口,组成各种生命的幻象。我只是选择了其中的一个作为真实。

代表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In The Heart of The Sun)
出品:中国1994年
导演:姜文
编剧:姜文
主演:夏雨、宁静



那段时间阳光明亮,大人们都走光了,城市里除了偶尔的露天电影的场地上可以看到很多人之外,其他好像都消失了,没有人知道他们在哪里,也没有人想知道他们在哪里。这是一段彻底属于马小军们的时光,他们的荷尔蒙击败了那个年代的压抑和疯狂。

有没有想起第一次抽烟的情景?几个毛头小伙拥挤在一个黑暗的角落,从远处看去隐隐约约可以看到一团团蓝色的烟雾不停地冒出来,伴随着不规则的咳嗽声;有没有想起第一次和人口角甚至打架?或者你也楞楞地要去打群架的时候,是参加了还是在旁边远远望着,末了还说自己是个出色的军师?应该还有这样的一幕,把自己甩在马路边的栏杆上,张开大大小小的嘴巴,看着比自己成熟或者生涩的女子一个个从眼前划过,然后指着她们的背影说这个不错刚才那个一般,青春期的目光永远是慌张而胆怯,唯一不能退缩的是语言和蠢蠢欲动却不知就里的欲望……

那段时间无忧无虑,可苦闷也会不请自来,偶尔光顾。马小军光着膀子在坚硬而炎热的屋顶上来回逡巡,在黄昏深黄色的阳光里,从嘴里吐出一串不完整的烟圈,那个女孩怎么还不出现?\"有劲!\"这次艰涩的成长是超越他合理存在的举动,他理所当然地被所有人遗弃,背叛总是相对的,影片最后他漂在无人的游泳池里,孤独地晃。

这部电影被无数人津津乐道,其中的大多数人并没有经历过那个具体年代,但似乎每个人都与片中人一样拥有相似的经历,不知道那是一种英雄式的崇拜、还是关于不完整青春的一种弥补?也许正是因为有了这部电影我们内心的乌托邦似乎丰满了起来。

D、祭奠

不管经过怎样的挣扎,不管挣扎之后留下的痛苦会持续多长的时间,这一切终将会停止,经历风雨的一代人开始坚强。我可以想象时间飞逝几十年之后,可以抹平身上的伤痕,修补好残破匆促的青春。在暖暖的午后,提及一段往事。

代表电影:《青春祭》(Sacrifice Of Youth)
出品:中国1985年
导演:张暖忻
编剧:张曼菱、张暖忻
主演:李凤绪



班驳苍老的大青树、碧绿清澈的江水、傣族古朴的民风、年轻的傣家男女青年从不掩饰自己对美的追求,这一切让刚来到这里的李纯感到些微的不适应。她是个从城里来的女孩子,对生活有着远大的理想,但同时也受到多年积淀下来的封建思想和当时极左思潮的影响,傣家这种自然的状态和她思想中原有的关于美和生命价值的判断都产生了新的变化。生活是很容易改变一个人的。这一片纯净的绿色重新点燃了内心的火花,她和傣家的少女们一起穿上了漂亮的花筒裙,佩上银腰带,自由自在地在江水里游泳。她开始知道么是青春,什么是女孩子的笑声和美丽,什么是青春的悸动。

那个时代的爱情总是显得羞涩,她只会把爱情深深地藏在心底,甚至不敢去真正面对它。月夜的池塘边,她和知青任佳一起坐着,静静地听不远处傣族青年男女关于爱情的歌唱。可是他们依旧羞涩,不敢像傣家的姑娘那样大胆地表达,她只说:\"我……我在想,天凉了,我们该回去了。\"大哥也深深地爱着她,但她选择了逃避,去山区小学当了老师。虽然在傣家的生活非常温馨,可是与城市里相对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她的选择是后者。两年后她回城上大学。这段时间里疼爱她的老人\"伢\"去世了,初恋情人任佳消失在一次突发的泥石流中。

知青上山下乡作为一个历史行为已经被彻底否定,庆幸的是在动荡的年代里她竟然可以拥有一段合乎天性的自由,虽然青春已逐渐消逝,理想也经历了幻灭,但他们同时获得了傣家人民的关心和喜爱,最后还可以重新建立起对生活的追求。

总是要离别,也许从此不能再相见了。挥别善良的乡亲、逝去的青春年月、宽广包容的土地。李纯站在覆盖了村庄的泥石流残迹上,没有去抑制内心的痛楚,捂着脸,久久地低咽。不远处的山谷和旷野里,一群白鹭展翅飞翔。

E、成长

在青春里的某一天,我们突然知道了思考。我们在狭小的空间里寻找关于生命的意义,关于自我的实现的可能,关于路上的努力奔跑……我们用力地挥动手里的工具,摆出一副披荆斩棘的姿势,直到另一天,长大成人。



代表电影:《死亡诗社》(Dead Poets Society)
出品:美国1989年
导演:彼得.韦尔(Peter Weir)
编剧:汤姆.舒尔曼
主演:
罗宾.威廉姆斯(Robin Williams)
罗伯特.肖恩.伦纳德(Robert Sean Leonard)
伊桑.霍克(Ethan Hawke)
乔希.查尔斯(Josh Charles)
盖尔.汉森(Gale Hansen)

\"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以免当我在生命终结时/发现自己从没有活过\"。

这是\"死亡诗社\"的开幕词。七个青春激越的生命在那个黑压压的山洞里宣告他们成长的开始。基廷老师是他们生命成长中的领路人:他告诉学生们要\"掐住时间的脖子\",在急促的时间流逝中发觉自我;他让学生撕掉教科书上关于诗的界定的篇章,让心灵真正去接近诗的灵魂;他跃到课桌上--\"换一个角度去看世界\"……这个父亲般的领路人指引着他们走进人生:他们闯入黑夜,聚在山洞朗诵自己和别人的诗,他们重建\"死亡诗社\",重新发现生活的诗意,快感如天空游云般肆意闯荡。

诗歌因为死亡而深刻,生命也如此。尼尔在父亲面前扮演了多年听话的孩子,演出《仲夏夜之梦》是他第一次完整的反抗,也是最后一次。他已经无法再面对父亲愠怒的脸,所以选择自杀。月光如水,带花冠的少年,拥抱了另一个静谧的世界。

在任何一个时代,与保守势力之间的斗争过程都是曲折的,基廷因为尼尔的自杀被学校开除。这是一次教育形式上的失败,但在精神上取得最终的胜利,学生们延续了基廷的自由思想。在托德的领导下,他们相继站到课桌上,面容坚毅,真诚地注视着热爱的老师,饱含激情地喊着\"船长!我的船长!\"。这是从内心迸发的真正反抗,在反抗中成长。

代表电影:《比利.艾里奥特》(Billy Elliot)
出品:英国2 000年
导演:史蒂芬.达尔德利(Stephen Daldry)
编剧:Lee Hall
主演:
朱丽.沃尔特斯(Julie Walters)
杰米.贝尔(Jamie Bell)
杰米.德拉文(Jamie Draven)
加里.刘易斯(Gary Lewis)



11岁少年比利的人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他无可救药的爱上芭蕾舞。舞蹈老师维尔.肯斯夫人发现比利有很好的芭蕾舞天赋,给予他极大的帮助,比利经过刻苦努力舞蹈水平提高很快。比利偷偷学芭蕾舞的事情被家人知道后,父亲大发雷霆,哥哥说他是个同性恋,比利开始变得沉默。

肯斯夫人准备推荐比利进入著名的皇家芭蕾舞学校学习,如果通过考试就意味着他将有可能成为舞蹈家。但是他必须做出一个决定:离开日渐憔悴的单身父亲和家人,去一个遥远的城市,走上只有他一个人的光明大道……

父亲改变了态度,他支持比利去参加考试,为了赚到足够的钱支持比利完成梦想,他放弃罢工,作为\"叛变者\"回到矿场工作。
几年后,比利表演的\"黑天鹅\"在舞台上高高跃起。

这是一部青春励志电影,故事很简单,讲的是一个小男孩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甩开疑惧、孤单、挫折,去积极努力地追寻的过程。

相对美国,英国是个保守的国度,自私裹藏在爱的外衣里,暴躁的父亲觉得比利应该学习拳击,似乎那才是真正男孩子的运动。成人往往会忽略儿童心里真正的梦想并且理所当然地把自己的喜好或者传统的习惯强加在孩子身上,这样的亲情在另一方面残酷地封闭了沟通的途径。这部电影更多的是在教育成人,要放开手让孩子自己去飞翔。

比利只好用舞蹈表达自己的愤怒,甚至抛弃了语言这种抗争方式,他拥有的是内心澎湃的激情,他在空旷的练习场上独自跳跃,腾空而起,直到那个下着大雪的深夜,父亲被儿子的热诚感动。

青春是一部崭新的引擎,找到目标开足马力努力往前闯去,哪怕是路上布满荆棘,哪怕路上高山险阻,没有什么艰难具备击垮青春的可能!青春是一个追寻梦想的过程,没有尝试和冒险的青春苍白得没有回忆,人生不会完整,最后只能剩下对往日的追悔和叹息。

F、苏醒

青春期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没有人可以逾越这个阶段。我们在晃晃悠悠的青春里拥抱梦境,开始对人生进行思考,开始经历生活的磨难,还有,我们昏暗灯光里开始的相互摸索。或者她让你激颤,或者她让你忧伤。

代表电影:《教室别恋》(All Things Fair)
出品:丹麦1995年
导演:伯.威德伯格(Bo Widerberg)
编剧:伯.威德伯格(Bo Widerberg)
主演:
祖安.威德柏格(Johan Widerberg)
托马斯·万·布朗森(Tomasvon Bromssen)
玛丽嘉·娜戈康兹(Marika Lagercrantz)



二战期间的瑞典小镇中学。15岁的少年史迪逐渐陷入青春期的迷惘,内心懵懵懂懂的性意识逐渐被外界唤醒,他不可救药地爱上了37岁的女教师维奥拉。这个美丽成熟的女人给了史迪很多幻想和期待。

而维奥拉热切地回应了小男孩。暧昧挑逗的眼神和笑容、故意撩开的裙子、成熟诱人的躯体,这足以考验一个成熟男性的矜持了,更何况这个性心理还处于幼稚时期的少年。就是这么被俘获的,初尝禁果的欢娱让他乐此不疲。青春期性爱的诱惑是难以想象和把握的,类似的故事很多,因为这根本就是个容易发生\"错误\"的年纪。

在这场不平等的情爱中,史迪逐渐成为这个女人的性工具,他溜出教室,终日与她厮混。维奥拉则一直处于事件的主导地位,拥有绝对的控制权,不管是教室还是在床上,直到反抗的到来:他抛弃原来那个沉溺于性爱的自己,不再理会维奥拉的诱惑和报复,而是去寻找另一个女孩。他想着去寻找的是一份性爱之外的情感,在这份情感里他可以不再是被操纵的傀儡和工具,而将是被深爱的对象。

面对颁发毕业证书的女教师,他穿堂而过,将门在身后关上。这是一次简单而彻底的决裂,他开始具备了勇气和力量。这是史迪付出了代价换来的成长,从性的成熟到精神的成熟。

代表电影:《偷香》(Stealing Beauty)
出品:法/意/英1996年
导演:贝尔纳多.贝托鲁奇(Bernardo Bertolucci)
编剧:苏珊.米诺特(Susan Minot)
主要演员:
杰瑞米艾朗(Jeremy Irons)
莉芙.泰勒(Liv Tyler)



19岁的美国女孩露西在母亲死后来到意大利的艺术山城塔斯肯尼,这是四年后的故地重游,为了解开母亲日记里凌乱迷人的爱情谜团,找到自己的父亲。

她是一朵即将灿烂绽放的花蕾,搅动了这个慵懒小镇潜流的爱欲。在夏日的塔斯肯尼,露西爱上了两个男人:正在养病的阿里克斯引领了她的精神之路;在舞会上认识的腼腆的男孩让她知晓了成为女人的痛楚与喜悦。来的时候,她是个\"女孩\";走的时候,她是个\"女人\",她偷走了塔斯肯尼的美丽,或者她把美丽留给了塔斯肯尼。

Stealing Beauty,也许片名就明确表示了\"偷窥\"的状态,露西在一个游客的拍摄画面中出场,以她的眼引领我们进入她的世界,影像就像露西写出的文字,是没有段落的诗,跳跃的情感挑动我们心中遗落的悸动。我们走进露西的生命,跟随她走上寻觅之旅。

《偷香》是导演贝托鲁奇远离意大利15年后回归家园的作品。在此之前他经历了一段对东方世界的人文凝视,拍摄了《末代皇帝》、《遮蔽的天空》、《小活佛》,他说:\"游走东方题材十年之后,我回到意大利拍这部电影,直到拍完,我才了解银幕上所呈现的不是所谓的归乡情,而是一种重新开始的感觉,我以异乡人的眼光看塔斯肯尼,是游子的恶灵已深植我眼中了吗?\"他像安东尼奥尼电影《云上的日子》里的那个寻觅的导演,也在旅行过程中寻找适合自己的题材,最后他选择了自己的故乡,却有了点恍惚的感觉。巧的是《云上的日子》的部分外景也是取自塔斯肯尼这个美丽的小镇。
标签: 添加标签

0 / 0

发表回复
 
  • 标题
  • 作者
  • 时间
  • 长度
  • 点击
  • 评价

京ICP备140287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