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折杀我。老师实不敢当。
我一向思维不连贯,刚想到的问题不记录下来就再也想不起来,是以文章逻辑混乱,词不达意,见笑了。
我的话还有些过了,这本是大家开心的地方,大家玩的好才是。
很多想法不成熟,以后想清楚些再一一向先生请教。我先把对这几张片子的看法谈一谈。
摄影构图从无定法,就象抱着语法书与人交流,总无甚乐趣,再好再多的构图理论书籍也无法把问题说清楚,全凭个人的感觉和判断。色彩、明暗、形状、质地及其分布的区域大小及度都构成了衡重的一部分。看这片子如同看柜子里的画册一样,这样构图是不平淡的,以后可以效法的。人总有一种习惯性,多看多想多实践,熟练了就能左右逢源。但片子给我深刻印象的是,即使在午时,衣衫和墙面的质感仍表现出惊人的亲和力。色彩和形状对于描述物体固然重要,但物体特有的质感表现增加了一种触觉的体验。摄影对质感的表现是独特而异乎寻常的。
回家那片子我一直心存疑问,总觉得是举高了相机拍的,但构图的完好又让我否定了这种想法。这片子一反常用的大景深,突出了背影,加上稍斜转,构图丰满且孩子负重平衡的感觉也显现出来。但似乎觉得动起来会好些(大景深慢快门,主体虚背景实),既然背影没有太多可说明的,俺也是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