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星期六,雪后的斜阳里,来到798参加付羽摄影作品展览《四季平安》开幕酒会(付羽网名mafada,以下称付羽)。报道链接:http://www.cpanet.cn/cms/html/zixun/yingzhan/20080121/26618.html
这是第一次参加付羽的影展,不知这是不是他的首次个展。这些年一直在电脑、投影或画册上看他的片子,这是第一次看放大的纸质照片。在签到簿上签名后,啜着热咖啡,看了两遍片子,和付羽以及同来的江湖色大侠YN、MX、TD、SD、ER、XB等聊了起来。下面是自己对影展的几点印象:
一、影展内容
一个人拍一张片子容易,难的是一辈子拍片子。摄影师的历史就是坚持的历史。咬住一个主题不放,一口气拍到底。付羽坚持6年,纵横华北西北5个省份,拍了800个胶卷近3万张。这次影展出了30张片子,以1比1000的比率,每张等于从1000张底片里挑出来。记得谁说过,浓缩的都是精华?!
对付羽的片子也有各种评论。有人认为付羽的片子不同于张海儿的视觉冲击,不同于刘铮的幽默揶揄,不同于魏来(contaxxx)的黑色幽默、也不同于王轶庶(哼哼牛)的超现实愣怔。。。
生猛,是付羽的关键词。这种生猛体现在摄影手法上的无遮拦,一个镜头一个机身、不进行任何构图、不利用光影、野战外科手术一样拍摄。看完付羽片子,你只会想起一个场景,刮骨疗毒,你甚至会听到华佗的刀片,在白森森的骨头上,滋啦滋啦刮动的声音。
陕北有一个词,叫“生灵”。付羽的片子如同人种学家采血样一样,真实地反映了我们所处初级阶段的社会状态。因此,他的片子需要从一个更广的视角,更长的一个时间跨度来看他的片子。他所拍摄的不仅仅是人自身,而是生灵,人、动物、植物,以及一切生命体及其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些影像叠加起来,给人一种轮回的感觉,悠悠万物,生死爱恨,“来于尘土,归于尘土。”
二、影展标题
这次影展的标题是“四季平安”,看似一句祈福的话,实则寓意深刻。付羽对这个标题是满意的,在自述中对标题的由来做了解释。
他说,“四季平安”这四个字是苏英志拍的一张木器厂工人的照片上的,是在工人们身后的木屑和锯末堆里的一个工作着的锅炉上写着的,我说这几个字借我行吗,我需要,他说那有啥不行的。”(见附件一)
这段很口语化的文字没有正面说这标题好在哪里,而是讲故事一样,道出了标题的由来。标题对一个影展或者一个主题来说十分关键,付羽选定这个标题,是对他整个拍摄活动的一次总结和概括,也显示出付羽作为一个中国知识分子,对“名正言顺”儒家传统的笃信。当然,付羽已在去年出版的两本画册-《摄影中国:中国摄影50年》画册和《2007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画册中他的片子上用了这个“四季平安”的标题。这次影展坚持使用,看来付羽很喜欢这个标题并可能会继续照着这个思路拍下去。
三、拍摄思路
付羽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解释自己为什么拍摄这些片子。他在自述中只是事实性陈述,罗列了数据,交待了时间、地点等。他说:“这次的三十张照片是来自一个八百四十张的叫四季平安的文件夹,这个文件夹是大概整理的八百几十个卷中的照片,是从2002年底开始拍的,多是北方,主要集中在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一带,拍了诸如劳作、交易、拜神、屠宰、娱乐、婚葬礼、进食、医病、涂鸦等,像是生活的采样,一些接受,一些愿望,一些思考的痕迹。”(见附件一)
这里,付羽没有说为什么拍,他只是量化了自己的拍摄,800卷胶卷,6年的拍摄,华北西北五省,劳作屠宰进食。。。这恰恰说明作者从事的是一项系统的、跨度年拍摄活动,不是心血来潮。自述寥寥226个字只是罗列事实,看似平淡,实则借景抒情,一方面显示出他在摄影上的像自然科学家一样执着,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他含蓄而有力的表达方式。
四、影展前言
这次影展策展人是鲍昆,他写了一个556字的前言。原先在他博客里拜读过他2006年3月写的介绍付羽的文字 —《虚无诗篇 - 看付羽摄影有感》。两者相比,可以发现基本差不多,大致有两点不同。一是鲍昆这次在前言中统一把“照片”改成“影像”。二是鲍昆删去原先博客上对付羽拍摄内容的白描式的记叙(见链接:http://baokun.blshe.com/post/27/5216),而着墨于高屋建瓴的概括上。
这次前言中鲍昆主推的一个概念是,“优秀的视觉影像是不必被“美”所累的”。他在前言里说,“付羽的摄影也会引起部分人的强烈排斥反应,他们会认为这位摄影者的心理“过于阴暗”。其实,这些人还是在付羽的摄影中读出了神秘,只是他们被以往的视觉经验禁锢,一时无法适应。”(见附件二)
这个概念的推出,为网络数码时代的观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时俱进,不要“被以往的视觉经验禁锢”。
向Mafada致敬!
今儿大年廿九,拜个年先!
————
附件一:付羽为自己“四季平安”影展写的自述
附件二:鲍昆为付羽“四季平安”影展写的文字
------------------------------------------
附件一:付羽为自己“四季平安”影展写的自述
这次的三十张照片是来自一个八百四十张的叫四季平安的文件夹,这个文件夹是大概整理的八百几十个卷中的照片,是从2002年底开始拍的,多是北方,主要集中在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一带,拍了诸如劳作、交易、拜神、屠宰、娱乐、婚葬礼、进食、医病、涂鸦等,像是生活的采样,一些接受,一些愿望,一些思考的痕迹。
“四季平安”这四个字是苏英志拍的一张木器厂工人的照片上的,是在工人们身后的木屑和锯末堆里的一个工作着的锅炉上写着的,我说这几个字借我行吗,我需要,他说那有啥不行的。
-----------------------------------------------
附件二:策展人鲍昆为付羽“四季平安”影展写的文字
爱,与苦涩和沉重
鲍昆
优秀的视觉影像是不必被“美”所累的,甚至与此毫无关系,它所能带给人的“审美”,恰恰是能够引发观者内心一系列的、关于情感和记忆,和发现有关的活动。付羽的摄影就属于这一类,也因此,付羽的摄影也会引起部分人的强烈排斥反应,他们会认为这位摄影者的心理“过于阴暗”。其实,这些人还是在付羽的摄影中读出了神秘,只是他们被以往的视觉经验禁锢,一时无法适应。
付羽的影像经常显得怪异,这些影像是无数的时间场景碎片,甚至显得鸡零狗碎,但却都充满生命无常的悖论,呈现偶然在生命过程中的无奈。无数偶然的时间碎片串接成一个连贯的丰富的情感世界。
付羽的眼光开阔而又细腻。他的视野涉及动物、人类活动和人类活动的痕迹及自然、社会中带有象征意味的角落。他能从生活中毫不经意的细节中发现世界关系中那些沉重、苦涩的永恒问题。付羽的高明之处,是让我们看到他冷峻背后的忧虑和愤怒。这种忧虑和愤怒来自爱和身量的热诚。
付羽的影像中的一些影像元素都有暗喻的指向。在能指上都具有鲜活的表达,所以他的所指就意义深远。黑、白、灰三个影调的运用,付羽达到了娴熟的境界。照片的矩形视框里的影调元素,付羽运用得自由随意。他从未被什么“构图法则”、“视觉语言”之类的匠人之技所累,一切都来自内心和与对象地对应。付羽镜头内所组织的影像群,都是他自己内心对社会、自然和人的敏锐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