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到《这一代人的怕和爱》,是用了比较便宜的价钱。与现在日新月异的图书出版业相比,出版于八年前的书显然已经老了,但却好看。 让人记忆深刻的文章是关于重温《金蔷薇》。刘小枫说到我们曾在天不怕地不怕的话语中成长,不怕权威,不怕牺牲,不怕天翻地覆,不怕妖魔鬼怪。但是,其实在我们社会中,最缺少的却是“怕”。当然这怕不是一般心理学说所说的心理形式。它是一种精神素质。对“怕”他做了三个层次的区分。第一种“怕”是指对某一具体对象和处境的畏惧心理,但他所说的怕不是这种心理。另一种“怕”是指面临虚无的畏惧心理,虽然这种怕已接近他说所说的怕,但还不就是他说的那种怕。他所说的那种“怕”与任何形式的畏惧和怯懦都不相干,而是与羞涩和虔敬相关。他说“以羞涩和虔敬为质素的怕,乃是生命之灵魂进入荣耀圣神的虔信的意向体验形式。”羞涩和虔敬,其实也正是这个世纪我们缺少的精神质素。 有一阵子,有个问题从来没问过别人,或者问了也怕别人说我矫情。就是我常常感觉到心软,有时候会在别人完全没有感觉的情况下难过不已。不知道这是不是成长的缘故。 比如打开新浪网时,我常常觉到恐惧。不愿意点击社会新闻。担心又会有煤矿事故,沉船事故,还有孩子或者学生被老师砍伤的事情。还比如和一群朋友聊天。一位年长的朋友聊起当年当红卫兵的经历,讲到许多知青们死在一次次莫名的斗殴中。朋友们听得津津有味。我发现我脆弱得不能听下去。会借故走开。我知道自己对那段历史不是不熟悉,但当我听到亲历历史的人描述时,依然会震憾。我可以不相信文字,可我不敢不相信他的青春时光,以及他身上的伤痕。 而恐惧的原因呢,说出来不是特别高尚。我会想到假如我是在文革中,或者就在这个时代的另一个地方――发生事故的地方,我会在哪里会有什么样的遭遇?这样的事情以后是不是还会发生?也许这样的想法会很累,但却真实,真实得不能回避。有时候我会象我的其它朋友一样,不去看这些烦心的事情。假装这些都不存在,没发生。 这不过是掩耳盗铃。 因此,这本书另一个触动我的是《苦难记忆》。这是为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四十五周年纪念而做。刘讲到电影《索菲的抉择》。纳粹军官要母亲索菲在儿子与女儿中选择一个,不然两个孩子都得死。母亲选择了儿子,同时,也留给自己不幸的苦难记忆。甚至面对相爱的人她都不能选择走在一起,因为她认为自己没有幸福的权利。 刘小枫说,索菲并不是苦难的制造者,而只是苦难的蒙受者,但她仍然担当起了苦难中罪的漫溢。 当年,歌德为安慰失去幼子的朋友,写下了不朽的概念。可是说出这个词的时候,他也开始意识到这个不朽是如此的单薄。所以,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想到的是自己的问题――面对着每天都会在不应有的事故中消失的生命,几十年前那么多无辜死去的亡灵,怎么去书写那安慰之言?用永垂不朽么?或仅仅用赔偿和总结经验? 《冰山上的来客》中,中尉把古兰丹姆救出来,自己中了黑枪,临死时,古兰丹姆对死者说:“记住我,我叫古兰丹姆。”活着的人要求死者记住她,有点荒唐。刘小枫说他当时一直不懂为什么。 但后来他懂了。他说:“现在我懂了。让活着的人记住死者,对活着的人来说仍是一种奢侈,面对无辜的死者,活着的人对生命总是亏欠的。我只有恳求无辜的死者记住我,因为,他们活着,而我是将死的。我属于他们,所以恳请无辜的死者记住我,因为,他们活着,而我是将死的。我属于他们,所以恳请他们记住我。” |
罗丹的情人? 唯一的报信人 妹妹(七) 妹妹(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