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可可西里》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在华星影院的放映厅里,并不是人员爆满。但在最后演职人员的字幕慢慢出现时,观众们都礼貌地停留在座位前,用掌声表示敬意。――这并不是一次有组织的观看,掌声发自内心。 坦率承认,我是被《可可西里》打动的那一群人中的一个,也是在电影放映后受到感染鼓掌者中的一员。尽管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评述,我依然愿意忠实于自己的感受。 在被感动的原因中,不能否认的是因为我对可可西里风光的陌生化。但是,这只是表层。它首先触动我的是在美丽的可可西里之上的羚羊骨。当然,我也知道我是以一个城市人的眼光观照这个事实。但是,当镜头讲述到那一群追逐、猎杀动物的人群时,才真正地触动了我。这群衣衫不整的人激发了我的困惑和问题。 简单地说,《可可西里》是以一种本真的方式描述了两个人群在可可西里的一场追逐。他们的目标都是藏羚羊,只不过,一方是为了保护,一方是为了猎杀。与其说是警察与凶手的追逐,不如说是两类同样陷于窘境人群的追逐。在这个追逐中,我看不到一方的强大而恰恰都是无奈。一个为着生计,一个为着理想。 看《可可西里》让我想到了曾经有过的一个电视片。关于救护遗弃动物。那个时候我想到的一个问题是,我们与动物的关系应该是什么样子?长期以来我们的观念是人类如果不保护自然环境,必会受到惩罚。沙漠,沙尘暴,非典等等。但是,在这样一个人类至上的观念中,其实我们正在犯着错误。我们爱动物,仅仅是因为它们是我们的同类。而不是说,如果我们不爱动物,我们的环境问题将会很严重。后面的观点,其实依然是以人类为出发点的。所以看到护卫队时,我的内心里充满着感动。在自我生存环境并不乐观的情况下,他们还在维护着另一群同类的安危――尽管它们并不能带给他们物质上的满足。但他们依然去做,甚至不惜以生命为代价。 在影像所呈现给我们的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内,所有的命运、纠葛死亡的发生都那么难以预料。即便是日泰,也是一枪就倒。姿势、语言抒情全都没有,好象就是一闷棍。――这是一个有头脑的导演对观众、对现实、也是对死亡的尊重。所以在我看来,可可西里为我提供了一个“去熟悉化”影像。别一种生存环境及状态。但这种陌生化只是一个方面。这部电影另一个令我不能忘记的原因在于他对眼睛的尊重。这个眼睛不是日泰的眼睛,而是记者以及马占林的眼睛。记者眼力所及的困惑、不解,无奈以及软弱。而马的眼睛里的狡猾,无奈以及冷漠。这样的眼神并不是马占林所独有,事实上在大部分的中国农民那里都是熟悉的。 所以我很感谢导演用一种尽可能真实的图像还原记者与马占林们的对话,以及他所眼见到的那些猎杀者的境遇。我很难用一种简单的字眼来表达自己当时的感受。在这些人身上,仅仅用缺少动物保护意识说明一切的?仅仅用保护动物的说教来摧毁他们渴望富足的心愿?事实上,这个电影中,震撼人的不仅仅是日泰的死亡,还有那个少年猎杀者大腿上汩汩而出的鲜血。在我看来,这部电影难能可贵之处在于导演对自己良心的忠实。他并没有因对护卫队员表达敬意而忽视问题的另一面。所以正是这种良心的忠实使这部电影具有了一个品质。剧作者把声音们呈现在影像中,使它们对观者以冲击。当然,这里面也有着属于陆川本身态度的游移,这种游移恰恰也成就了这部电影。 但是,仅仅停留在声音当然是不够的,当我们把矛头指向经费不足的制造者时,我认为他的质问只是在表层。 所以,如果说不足,这部电影所提供的与它所应提供的东西是有着一定距离的。当然这并不影响我认为它是一部好电影。 |
浪漫的事 海上花落 这一代人的怕和爱 罗丹的情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