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去活来的《活着》

  死去活来的《活着》

  悠晴

  读余华的《活着》,我哭了个死去活来。

  《活着》的故事看似是有些普通的:在乡间搜集民间歌谣的“我”在偶然的机会下,坐到了田边,听一个老农民讲述他的一生而已。时代的背景,也不过就是在小说中常见的解放前、土改、文革这几个时期。这不难让人想到作者的经历,下乡知青的那段生活了。

  可看似普通的故事,让我一次次的叹息,一次次的被泪水蒙住了双眼。哭的感觉是那么的好,畅快淋漓。

  小说的语言是简单的不能在简单了,没有过多的描写,简简单单的话语,便描绘出了一个坎坷悲苦的人生。

  小说的主人公福贵是带着乐观和风趣出场的,娓娓道来的大半个人生经历却如同轻描淡写,往事已矣中透着刻骨的悲切。

  福贵吃喝嫖赌把家败光本是不值得同情的一件事情,可是却看着父亲、母亲、妻子、女儿的那伤心欲绝的样子,让人产生的点点同情。“我心里咚咚跳着在他身旁坐下来,他摸到了我的手,他的手和冰一样,一直冷到我心里。”,“爹说完后又长叹一声,听完他的话,我眼睛里酸溜溜的,我知道他不会和我拼命了,可他说的话就像是一把钝刀子在割我的脖子,脑袋掉不下来,倒是疼得死去活来。”这短短的几句话,便营造出了那股辛酸,福贵对不住父亲的内疚心理,跃然纸上。

  福贵的爹死了以后,家道更是穷困不堪,老婆被迫回了娘家。再后来,福贵他娘生病,福贵去药房请医生的时候,被国民党抓去做壮丁,家里却浑然不知,两方互无音信,想做逃兵而不得,乱世加上一家老小,日子过的可想而知,而福贵没能找医生救他娘,可怜福贵他娘死的时候都不知道福贵身在何处。

  福贵在国民党军营转战南北的日子里,让我们看到了一幅狼藉的战争场面,逃兵被杀,抢夺大米、大饼;抢人胶鞋煮米,带着苦中作乐的感觉,却始终让人乐不起来,一丝丝的苦笑只后,也只能是再次的叹息了。

  小说写到福贵回家以后,给人一种一切会变好起来的感觉,设赌局骗他财产的龙二成了恶霸地主,被枪毙了,而且是代替福贵去死的,让人感觉出了一口气之余,是大祸不死必有后福的。

  而经历了如许坎坷的福贵,也逐渐的懂得了珍惜生命,对老婆也好了起来。

  为了让儿子有庆读书,不得已只能把女儿风霞送到别人家去。没有生离死别时的那种号啕大哭,却在默默无声中,让人感觉到阵阵悲凉直从心底涌上来,“凤霞的眼泪在脸上哗哗地流,她哭得身体一抖一抖,凤霞哭起来一点声音也没有,她时不时抬起胳膊擦眼睛,我知道她这样做是为了看清楚她爹。”心一阵痛过一阵。而儿子有庆对姐姐的离去的反应激烈程度,更让人感觉到了离别的无奈与酸楚。

  风霞半夜逃回家、有庆的高兴、送风霞走时全家人的难受劲儿,都一次次的拍打着我们的心,唏嘘不已。而当福贵痛下决心,不再送风霞回去的时候,让我们在悲酸中找到了短短的喘息机会。

  日子虽然过的很苦,可是,一家人一条心勤劳肯干,还是在苦中其乐融融的。家珍的病,让我们再次陷入了揪心的痛中,心沉沉的,欲哭而无泪。

  有庆的羊一共失去了两次,一次,被公社的人宰杀了,这时候的有庆还小,哭哭闹闹,并觉不出那种人和动物间的深深感情,而第二次,福贵用有庆的羊,去换米的时候,我们感觉到了。有庆懂事了,不再说什么,可怜巴巴的样子,反而更让人难受不已,低着脑袋跟羊亲亲热热的样子,又一次的写出了离别的哀伤。

  全家都把心血放在有庆身上,而有庆也是全家人的希望之时,有庆却因为献血被抽血过多而死了。真是让人难以置信的,一切是那样的突然,让我看的都有些震惊,震惊之后,便是无限的感叹着,更被福贵瞒着家珍的做法而感动着,福贵坐在坟前,一抔土一抔土的埋葬儿子的时候,一种撕心的痛让我难以自己,泪水哗哗而落,可怜天下父母心,白发人送黑发人的那种痛,虽然没有体验过,却可以从简简单单的字里行间读出,悟出。人生之痛,还有什么更比得上这个呢?

  有庆死了以后,家珍的病情也越来越重,重到让我们都做好了思想准备,迎接她的死亡。而先死的却并不是她,是风霞。

  当风霞找到了二喜,走进了幸福的时,我们原以为一切会好起来,带着乐观向上的心态来看待的,在大痛之后,逐渐的回过神来,用希冀美好的眼光来等待着以后的故事。可是在大家迎接新生命到来时,风霞却意外的因生孩子而丧命。总是那么出人意料,本以为要保大弃小,留得青山在,求的不幸中的万幸之时,却得到消息说大人孩子都平安,本以为一颗吊着的心终于可以落下之时,风霞却因失血过多而死了。“那两个影子又黑又大,一个躺着,一个像是跪着,都是一动不动,只有二喜的眼泪在动,让我看到一颗一颗大黑点在两个人影中间滑着。”看似没有感情的叙述,却刺激着我心底那根最最脆弱的神经,眼泪也跟着吧嗒吧嗒往下落着。

  悲悲切切间,福贵又送走了重病在身的老婆,“凤霞、有庆都死在我前头,我心也定了,用不着再为他们操心,怎么说我也是做娘的女人,两个孩子活着时都孝顺我,做人能做成这样我该知足了。”寥寥数语,让我们看到了那可叹可敬的父母心。生命到头之时,最牵挂的还是亲人。

  女婿二喜和外孙苦根的相依为命也让人辛酸不已。前面种种突然的亲人去世,历尽人生悲剧的福贵,又眼睁睁的看着最后的两个亲人逐一的走向了黄泉路,福贵已经在次次的惨痛中坚强起来,而我却始终承受不住那漫天而来的愁苦酸楚,依然泪水涟涟欲收不得。

  而我也不想再去忍着泪水了,即使在哭,却也依然无法发泄出压抑着的揪心之痛,每句每字,都用着最简单,最朴素的话语,却从字里行间,铺天盖地的给了我们一种痛,一种用哭都无法排遣的压抑,时时想来,都会觉得叹息不已。

  没有煽情的话语,却比任何煽情的小说都催人泪下,在煽情泛滥的当今,看多了故事中的悲欢离合生生死死,原以为早已麻木不会再为什么而感动了,可《活着》却让我痛着、呼吸受阻……哭得头痛而几欲晕厥。

  不想说《活着》所带来的现实意义,所谓体现人生宿命论之类,只是为故事而感动,足矣。余华的语言简单到让人觉得是农民福贵在耳畔讲述般,真实而毫无颠倒反复的累赘之语。而偶尔穿插的回归现实中的景色,让我们有着些许喘息的空间,不会被压抑而致晕厥。

  活着即是幸福,健康的活着更是幸福。

  我们都是有福之人。

  


CEO李煜的悲惨世界
网络女写手李清照的网恋
1
镇关西的明星之路
1
Previous PageNext Page


看留言 | 写留言 | | 大门口 | 泡网俱乐部




Copyright © 1998-2025 Pao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