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晴
手机这东西,外形、功能越来越千变万化,不过说到底,就是个通讯工具。而有了手机的便利后,也衍生出来许多新生事件,给生活带来了许多的改变。刘震云的这个小说就讲述了故事的几种可能。
看过央视那档著名的《实话实说》的人自然都会自觉地将它与小说《手机》里写的电视访谈节目《有一说一》联系起来,对小说里面的细节产生无数会心的笑,即使那不是真的。
彼此心照不宣的感觉可谓是这本小说的一大特色,你可以从《手机》里看到许多关于现实的内容,许多就是时时刻刻发生在你身边的,记忆里深刻的、忽略的、熟知的、幕后揭密的、杜撰的……
故事的最主要部分是讲主人公严守一的节目是以说真话见长,但他的生活中却四处都是谎言。这些谎言和一个现代化的手机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手机变成了手雷,后来手雷就爆炸了。
手机带来了无数的便利,对于做“坏事”的人来说,能起到通风报信的作用。不过聪明反被聪明误,严守一就这样被手机的便利性给毁了,他用手机不断说谎、圆谎,可每次东窗事发却恰好都是手机惹的祸。如同生活的本原一样,既有其偶然性,其实也是必然。
虽然刘震云的写法是很文学的方式,不过好在小说情节轻松流畅,很适合大众阅读的。
《手机》中有许多写的都是广为人知、很有代表性的故事及其延伸和创新,可是却又不是照搬,而是进行了加工,使之短小精练,一个个有趣的、即使是熟知的内容被串进小说里,随着情节的发展一步步地深入,各种新的内容的出现,无数种人生巧合都在这部小说里体现了,让人读起来很舒畅。
“来源于生活”让《手机》变得很有亲和力,许多富有人生意味的情节就在严守一与各色人等的交往中表现了出来。
小说里有句话成了刘震云的经典:“世上有用的话,一天超不过十句。”其实有时候有用的话一辈子一句就够了。不过我们还是要每天说话,每天打电话。
在这样有着人生哲学意味的主旨后,是一个由打电话和话语问题引发的故事,通讯是语言的交流,在这个过程中优秀的口才会讨人喜欢,不过自然免不了贫嘴的嫌疑。
当然,故事里就是透着一股贫,哪怕是1969年那个不爱说话的老严,看了他的那些情节就让人忍俊不禁,就像CCTV的小崔在一脸无辜又坏笑的样子。当然刘震云否认本小说跟他无关。可是就是会给人那么种感觉,还是那种“代表性”的缘故吧。
就像一部电话的发展史,一个偏远乡村的通讯困难到现代化的便捷科技,因为“通风报信”而产生的故事,就是如此了。
俗话说小说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手机的大众化也预示着小说《手机》的大众趣味。没有刻意迎合,却是笑料横生,又不庸俗,基本上跟相声演员故意板着脸逗乐差不多,那种严肃劲反倒更提高了小说的幽默指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