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山人
那个下午我在旧居烧信
寻音觅影新几内亚白人2004-10-25 13:59:15
「達明一派為人民服務演唱會」10月28日公開发售 萬眾期待, 「達明一派為人民服務演唱會」將於2004年12月9 至11日於紅磡香港體育館舉行!「人山人
库克版
寻音觅影山人2004-08-03 13:02:30
西蒙·拉特尔指挥,留声机两千年的年度唱片 只不过是自己下载刻录的马屁三,和和 首先听的是贝三不是贝五,随后是戴维斯的西贝柳斯的第三(飞利浦小双张),修正补充一哈
尖顶屋子是不是音效好一些?
寻音觅影山人2004-08-02 17:54:24
俺上周末在自家阁楼上的客厅把老音响摆开了听,有焕然一新的感觉,空间感明显增强,回声适度 俺脆弱的音乐神经似乎增强了,先后听了卡拉杨贝五和莫扎特安魂曲,马友友勃拉姆斯四重奏,古尔德第一版巴赫葛德堡变奏曲,最后重头戏是马勒第十,哈哈,突然觉得不算太闹啦!
唉,俺这文盲该信谁呢?!
寻音觅影山人2004-07-28 12:45:31
现代英汉词典,现代英汉综合大词典,简明英汉词典里面都把CANTATA译作清唱剧的。。。 回家俺再去翻翻牛津音乐词典去!不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俺誓不罢休,难道俺这四年是白听乐,连听的是啥都没整明白,可悲啊:( 现在暂且信你说的:) 俺现在个人又觉得,把CANTATA意译做清唱曲比较靠谱一点 —————————————————————————— 巴赫是最伟大的整蛊专家(这个没有“之一”),“马太受难曲”是巴赫最伟大的毒品(这也没有“之一”)。:P...
是你说的康塔塔
寻音觅影山人2004-07-28 11:21:58
一般情况下,这两种译名是没啥区别的,字源都是CANTATA,俺比较喜欢按照意译过来的译名,但是有时又觉得意思还是不太准确:( 俺的理解,如果一定要特意分清唱剧和康塔塔的话,前者篇幅大一点,人物多一点而已 不是马勒伤乐俺,而是听了巴赫的康塔塔以后,感觉被其下了药,回头再听马勒觉得太闹乐 在听康塔塔以前,俺把主要的室内乐都过了一下,勃拉姆斯年轻时候的四重奏是那样的浓烈,一点也不像它后来那样含蓄,俺都怀疑出自他人之手;贝多芬的晚期室内乐又是那样的含蓄博大,俺又开始怀疑乐;莫扎特的室内乐和他其它东西一样...
俺单独拿这小曲子出来说,
寻音觅影山人2004-07-27 15:37:19
只是因为相对于拉威尔其它的作品而言,波莱罗更顺耳一点 除了主旋律没啥变化以外,配器一直还是在变化的 记得年轻的时候,特喜欢这类色彩强烈的音乐,比如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柴的曼弗雷德,马勒的全部大部头器乐曲 但是自从两千年时买来巴赫的全部清唱剧以后,到现在都没听完:(,同时也不敢放那些强烈的东西乐,听伤乐,也就海顿不会刺激俺脆弱老迈的心灵乐 —————————————————————————————————————— 看来爬爬鸭对音乐与AV的跨学科关联很有研究,啥时候给咱上上课,俺洗耳恭听,:P...
山人,那“波莱罗”太不好听
寻音觅影文思不动2004-07-27 12:48:56
and going and going,然后末尾来个高潮,就完事了。再粗制滥造的AV片,里面也是有变 化的。 你喜欢简单的海顿,我喜欢朴实古董的巴赫,除了那个波莱罗,咱们口味差不多。 山人,那“波莱罗
杜普蕾演奏海顿《C大调第一大提琴协奏曲》
寻音觅影迷糊唠2004-07-26 22:57:33
山人喜欢海顿,就贴一首海顿的协奏曲 杜普蕾演奏海顿《C大调第一大提琴协奏曲》 巴伦伯依姆指挥英国室内乐团伴奏 APE格式,文件每个约35-50M,记得要把文件名替换成下面的文件名
握手
寻音觅影山人2004-07-26 17:44:12
德彪西也一直是俺最强劲的催眠药! 拉威尔的协奏曲俺也很不习惯,叮里当啷的,真够闹,不过波莱罗不错啊,够猛够强劲,旋律也够简单 ——————————————————————————— 俺是农民,俺好简单,俺爱海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