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莽

共 11551 条结果,以下是第 1611-1620 条。(用时 360 毫秒)

这种极致的暗也挺有想法的~

创可贴2013-03-24 11:04:45

同意!

创可贴2013-03-24 11:02:47

乡间

创可贴2013-03-24 11:02:02

400D

神经病或臭流氓

创可贴雪域棕熊2013-03-23 23:24:51

站马路上拍几个妇女走路。。,其实拍得好!为啥?二会7常委出来,新华社的官方照就这样,每个人脸都露出来了,绝无阻挡。。这个是技术活,一般人抓不全。。2不是1般人。神经病或臭流氓

拍得好!

创可贴雪域棕熊2013-03-23 23:01:35

邪路和邪教虽一字之差,但本质是一样。。胡老师这样按规矩踏踏实实拍下去,以后一旦再走上邪路,会比2走的更远更强大。。哈哈拍得好!

我也看不懂

创可贴2013-03-23 20:50:05

不过这好像不是懂不懂的问题,正因为不同才值得看,多一种视角也很好啊。这书是 以1964年由约翰·萨考斯基策展的同名展览为基础出的书,中文版有文字说明,也很简单,主要看看他怎么选照片的。 布列松的视角,是陈述句,木有批评的意思。

布列松式的视角

创可贴2013-03-23 20:34:34

约翰·萨考斯基(John Szarkowski)的《摄影师之眼(THE PHOTOGRAPHER'S EYE)》,是另外一种视角,不妨看看。这是网上的PDF文件,不过最好买本看看。 http://www.filecrop.com/79630702/index.html

照片可以看到拍摄者的内心

创可贴2013-03-23 20:30:26

心静下来了,照片也就静下来。

两者都重要

创可贴四十不立2013-03-23 20:24:54

老师和石头孩说的都没错。技术是外在的,感觉是内在的,我更倾向于直觉,他是按快门时时最初的冲动。举个例子,街拍,有时候是遭遇,有时候是“陷阱”,大多数时候,想了很多,等了很久

请看我上面刚才的回帖

创可贴2013-03-23 17:00:31

就不再码了。论坛里有时说话比较随便,也容易误解,望见谅。

京ICP备14028770号-1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