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谈

共 111584 条结果,以下是第 18861-18870 条。(用时 364 毫秒)

恭喜!送我一本啊

江湖谈琴四川好人2006-01-20 20:19:03

到时我争取去现场捧场

封面喜欢

江湖谈琴如影随形2006-01-20 19:31:54

这个颜色惹眼,激情澎湃~~~~~~~~ 祝贺祝贺!!!!

个人以为高阳不能算索隐派

江湖谈琴绿漪2006-01-20 19:25:13

他基本上还是考证的路子,搭一点索隐的边儿

勘误

江湖谈琴fallen2006-01-20 19:17:15

此处应该用"智力"而非"智商"

好贴要顶!

江湖谈琴江海红狐2006-01-20 18:51:57

根据艾柯《诠释与过度诠释》一书中提出的理论,“某一东西要想成为另一东西的证据和符号,必须符合三个条件:简洁‘经济’(没有比此更加简单的解释);指向某一单个(或数量有限)的原因而不是诸多互不相干的杂乱的原因;与别的证据相吻合。” 四 最后,我们再来分析一下,索隐派红学的阐释实践,在根本上的解构特征。 波兰哲学家英格丹(R.Ingarden)采用胡塞尔的现象学方法将作品分为几个层面:第一,声音的层面;第二、意义单元的组合层面。“每一个单独的字都有它的意义,都能在上下文中组成单元,即组成句素和句型。在这...

恭喜恭喜恭喜你

江湖谈琴沙子2006-01-20 18:16:58

给俺一本先。

江湖谈琴米单2006-01-20 16:45:08

看看这个对拍砖还是有帮助的吧.

江湖谈琴碧血汗青2006-01-20 16:43:54

[红学]一种奇特的阐释现象:析索隐派红学之成因/孙勇进

江湖谈琴碧血汗青2006-01-20 16:37:41

[红学]一种奇特的阐释现象:析索隐派红学之成因 孙勇进 摘要: 在《红楼梦》问世迄今二百余年的复杂接受史中,索隐派的阐释活动构成了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一脉虽屡经考证派等红学主流的严厉批判,然历二百年而绵延不绝,至上个世纪转加兴盛,这种奇特的阐释现象背后实有其深刻之学理动因。对此,本文拟从三个方面加以分析,即:1、以经史之眼观小说及民族主义的期待视野;2、《红楼梦》文本之特殊性提供的索隐空间;3、考证派自传说的缺陷。最后得出结论:红学索隐派的兴起及不绝如缕,是《红楼梦》文本外部、内部各种合力推动的结...

恭喜恭喜我订一本!

江湖谈琴冷月2006-01-20 16:34:35

京ICP备14028770号-1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