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谈

共 111584 条结果,以下是第 9841-9850 条。(用时 717 毫秒)

图没帖好。看字儿吧。

江湖谈琴谭伯牛2007-08-16 11:20:18

科 分 姓 名 备 注 道光三年 1823 杜受田 1787-1852,官至协办大学士,是清文宗的老师。 常大淳 1793-1852,官至巡抚。太平军克武昌,自杀。 汤鹏 1801-1844,官至御史。才大敢言,因乱吃药而暴毙。 许球 生卒不详,官至道员,鸦片战争时属禁烟派。 黄爵滋 1793-1853,官至侍郎,鸦片战争时期主张禁烟。 道光十二年 1832 季芝昌 1791-1860,官至总督,是曾国藩的“房师”。 瑞常 ?-1872,官至大学士。 单懋...

穆彰阿写真 五

江湖谈琴谭伯牛2007-08-16 11:12:29

前揭“敢为科名致身早,风檐轻与辨骊黄”,系组诗《浙江试竣叙事抒怀》的第二首,考察诗意,似有资格尚浅难肩重任之愧。但是,第三首写道: “绮辞涩体尽澄清,独按冰絃赏正声,放汝元音鸣盛世,黄钟大吕总和平”; 就没有什么愧意了,不仅没愧意,甚而自信那些“绮辞涩体”的文章都逃不过自己的法眼,一律摈弃,从而当仁不让,将自己认作了能辨正声的知音。然而,果否知音,这是穆彰阿一己之认知,且不说他,但他此後幾乎成了一个“职业考官”,似与这分自信有点关系。 《清史稿》本传统计他的考官生涯,最为简要,谓:“自嘉庆...

有点看头

江湖谈琴不高风2007-08-16 10:44:42

文字在浅一些,句子再断一些.

???

江湖谈琴早已女唐僧2007-08-15 08:43:38

啥叫不伦?

比前面的要好

江湖谈琴陈二2007-08-15 00:02:26

注疏之处如果能再多引证,就更好看

我觉得一些小细节强化一下,比较好玩

江湖谈琴王威2007-08-14 23:28:53

比如说接圣旨的时候,说朕安,这一套相关的规矩,是很多人有兴趣。 又比如一大群人去抢主考官吃剩下的东西,有没有别的相关资料再补充一下。 总之,背景的东西还是比较好玩的,至于对于诗词的解释,很多东西都太牵强。 以诗证史这一套,属于很可疑的,恩,基本上玩不动的东西,说来说去,实在是没有什么意思。不是说这些文章不好,不美的,只是这么串,实在是让写诗的人要懊悔写诗的乐趣了。 毕竟写诗这个东西,就和搞音乐差不多,美完全来自于无中生有,你非得落到实处,让人郁闷啊。 ...

唔,很象记录片的解说词

江湖谈琴李白2007-08-14 17:22:08

陈铎捧载手中,积极歪歪念出来的那种。。。。

Re: 穆彰阿写真 四

江湖谈琴大弦2007-08-14 16:50:28

虎皮沙发!

给看成午饭后了

江湖谈琴xihulao2007-08-14 14:17:08

穆彰阿写真 四

江湖谈琴谭伯牛2007-08-14 12:34:51

穆彰阿在浙江贡院写了一首诗,描述他在乡试期间的心情。诗题《至杭州,望南高峰、北高峰诸胜》,前半写景,且生发幻想,说,雨厓霞树之间,“中有松、乔俦”,即谓有像赤松子、王乔那样的仙人,要向他传授长生不老之术。写到此处,笔锋一转,云:“岂不爱逍遥?其如世上缘!束身馆舍中,目远心更酸。心亦不用往,目亦不用存。邱壑那可得?吾自云吾云”。诗中语气,与前述公家人写“纱帽体”诗的本色形象有冲突。然在解说冲突以前,请先解释“束身馆舍中”这句诗。 清代对各省主考的人选、离京、在途、至省、入闱、阅卷诸事都有严格而详...

京ICP备14028770号-1

10